做好領導者和管理者的10條法則
出處:筆記俠 2021-09-13,6123字(13分閱讀)
內容來源:本文摘編自中信出版集團書籍《足夠》, 約翰·博格 著
大多數大企業都面臨著管理過度而領導力不足的問題。
不只是企業,金融機構也是如此。
每一個團體、組織乃至國家都需要同時具備好的管理者和好的領導者。兩種角色都很重要。
但兩者的內涵卻不一樣,而同樣重要的是,要認清這兩種角色之間的差別。管理大師沃倫·本尼斯認為:
管理與領導差異巨大,但兩者都很重要。管理意味著執行、完成、掌管、負責與處理。領導則是施加影響,引導方向、路線、行動與意見。這種區別至關重要。
本尼斯列舉了管理與領導的幾個不同點:
管理者重行政;領導者重創新。
管理者是複制;領導者是原創。
管理者以體制和架構為本;領導者以人為本。
管理者依賴於控制;領導者激發信任。
管理者注重眼前事物;領導者具有長遠的眼光。
管理者關心盈虧;領導者重視願景。
管理者模仿;領導者創造。
管理者接受現狀;領導者挑戰現狀。
本尼斯教授最後以一句話總結:“管理者是要正確地做事情;領導者要做正確的事情。”
本尼斯博士提到的幾點大部分正確,不過,我認為這樣簡單的二分法有點兒問題。
比如,哪有領導者不重視盈虧?哪有管理者無法激發信任、永遠只看眼前?因此,我的觀點是,這是兩種重要的能力,而不是兩類不同的人。
為了使企業發揮最大潛能,良好的管理、較高的專業標準和信任必須遍布整個企業,從收發室到會議室。
這些特質必須融入企業,而不是停留在嘴邊。當然,這些特質必須從領導力開始,即領導者要做更多有價值的事,必須將企業價值觀置於最重要的位置。
當然,為了運作得更有效率,企業在各個層級都需要有經驗、積極投入的管理者。他們必須認同和遵守企業的價值觀。
領導者和管理者都必須注意,一定不能把一起共事的員工(無論職位高低)視為可以任意擺布的棋子,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擁有和我們所有人一樣的需求,也需要被關注。
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堅毅的領導者塑造企業的品格、決定未來的方向和策略,即便有最好的管理者,企業發展還是會事倍功半。
好的領導力與好的管理有什麽特征?對此,我有一些自己的見解。
我在業界摸索60年,其中有40年擔任領導者的角色,我擔任威靈頓管理公司CEO長達9年,擔任先鋒領航集團CEO長達22年。
我主管先鋒領航集團旗下的博格金融市場研究中心也有9年時間,儘管這個中心包括我在內只有4名成員。因此,我是從自己廣泛的,第一手的、經常是來之不易的經驗出發講這些的。
從本質上講,我的核心信息始於關懷。以下是建立起一個優秀組織必備的十條法則,我想傳達的內容就藏在這十條同時適用於領導者和管理者的法則里。
第一條法則:關懷是組織的靈魂
我第一次跟先鋒領航集團的員工談及“關懷”是在1989年。
“關懷是一件相互的事情,包括第一:最上級和最下級之間的互相尊重,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將會)因這份有價值的工作而被禮貌、坦率、友好、尊敬地對待。
第二,提供晉升發展、參與創新的機會:先鋒領航集團是一家企業,需要很多人來做日常例行工作,但任何工作都很重要。如果我們想讓先鋒領航集團運作得更有效,那麽不管你們做什麽工作,一定要投入全部熱情。畢竟,你們站在第一線,比其他人更清楚問題出在哪里,也更清楚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此外還有:維護有吸引力、高效的工作環境;提供有意義的交流計劃;支付合理的薪酬。
當時,我只把它們作為常識講述。而在20多年後的今天,我確信自己很難拋棄其中的任何一條。在這個越來越冷漠的世界里,我和霍華德·約翰遜一樣,相信組織的成功取決於對所有與組織息息相關的成員的深切關懷。
第二條法則:把“員工”兩個字丟掉
1974年先鋒領航集團剛創立時,我想通過迴避“員工”這個讓人無法聯想到團隊精神和合作的詞,來建立我們這家新公司的企業精神,我用“船員”替代了它。
“船員”是航海用語,我取這個詞的目的是向我們的守護神納爾遜上將致意。我們公司的名字“先鋒”就是以他指揮的戰艦命名的。
“員工”在我看來,是描述那些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工作、永遠悶不作聲、領取固定薪水,而且周末必須放假休息的人。
“船員”雖然聽起來有點兒奇怪,卻可以讓我聯想到積極、奮發、忠誠、關懷;船員是團隊中的一員,他們願意為了一段不虛此行的航程團結合作,盡己所能避免成為團隊的短板。
我想領導的,正是這樣一群感情深厚、互相依賴的船員。
第三條法則:設定高標準,明確價值觀,並嚴格堅守它們
在1980年先鋒領航集團資產規模首次達到30億美元的慶功會上,我呼籲我們的船員要擁有“工作的技能;創造所需的想象力;對產品的誠信;對目標的判斷力;在危難時刻的勇氣,在逆境中的幽默感在有所成就時的謙卑”。
如果讓我今天重新開始,我依然會毫不猶豫地堅持同樣的標準。
至於價值觀,從先鋒領航集團成立的第一天起,我就決心做到“以人為本”。這麽多年來,我反覆強調,要將客戶和團隊成員視作“對上帝誠實,腳踏實地的普通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希望、恐懼和財務目標”。
在實踐中,這意味著,我們務必竭盡所能地為客戶服務,要審慎管理客戶交給我們的資產,我們希望別人怎麽管理我們的資產,我們就要怎麽管理別人的資產,要懷有同理心,以公平公正的態度誠信對待客戶。
在主管先鋒領航集團期間,我不曾把這些標準和價值觀寫在工作手冊上。相反,我只在工作手冊上寫了一條看起來很簡單,卻能囊括一切的規定:做正確的事。如果你不確定某件事是否正確,就問問你的領導。
為什麽這樣要求?因為,我已經說了一千遍:“好的道德等於好的生意。”
這是一個新想法嗎?當然不是!古希臘詩人荷馬在長篇史詩《奧德賽》中就告訴過我們:且聽忠告並將之傳播,公平交易終將帶來更多利潤。
我看過太多探討企業管理與公司策略的書和文章,但我從來沒有看過哪篇文章或哪本書把商業領導力的重心放在“人”上。
但每當想到客戶和我們的船員,我就會強烈地感覺到“人”才是先鋒領航集團成功的關鍵。
第四條法則:反覆重申價值觀
如果說建立強大的團隊需要優秀的領導者,並且優秀的領導者一定要具有德行,那麽我們可以把“領導者”定義為:發起並帶領大家按照既定原則執行計劃,最終達成結果的人。
從CEO到其他高管、從項目負責人到最基層的具體任務負責人,不管是哪個層級的領導者,都需要激勵和說服他人一起努力,朝著一個有價值的目標攜手前進。
想要建立偉大的組織,必須找到最恰當的能夠描述目標、熱情和願景的語言,以傳達最好的理念和最崇高的理想。
我們擁有一份無價的禮物:英語。讓我們用它鼓舞人心,建立一個能夠永續經營的組織,一個令參與其中的領導者、管理者、執行者都感到非常自豪的組織。
第五條法則:行動起來,行勝於言
不管是管理者還是領導者,最糟糕的行為莫過於光說不練。因此,不管你宣揚的是什麽理念,一定要將其融入實踐。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希望別人信任你,你就要做一個值得被信任的人。如果你希望大家努力工作,那麽你也要努力工作。如果你希望同事跟你說實話,那麽你也要跟他們說實話。這應該是很簡單的道理吧!
還有一件事情也很重要,那就是“行動”本身。你需要經常在公司里走動,到各部門、各單位或各小組走走。善於深入基層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關鍵素質之一,你如果一直坐在辦公桌後面,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如果你是一位高管——一般的說法是穿西裝的,請不要整天待在會議室里跟一大群同樣穿西裝的人開會。多出去走走,看看那些真正在基層工作的人,如收發室的管理員、保安、程序員、會計、基金經理,還有你的日常工作所依賴的每個人。
第六條法則:不要過度管理
我在前面已經說過,不管是在人生還是在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往往都是無法被衡量的。
有句老話是這麽說的:“你如果能計算它,就能管理它。”這句話是阻礙我們建立偉大的組織、評估現實經濟世界的障礙。
推動這個世界運轉的是品格,而不是數字。
對於賦予我們人生與事業意義的美德,我們要怎樣去衡量呢?我們要怎樣去衡量仁慈、親切和誠信呢?我們應該給激情、熱愛和信任定多少價值呢?開朗愉悅的聲音和一點點自豪感能為我們的人生增添多少價值呢?還有,你打算給友誼、合作、奉獻、鼓舞定多少價值呢?如果你知道怎麽算,請告訴我。
總之,那些不把同人的貢獻當一回事的公司,永遠不可能建立強大的團隊或偉大的組織。
關於這一點,凱恩斯的認知與我一致:“說企業是建立在對未來收益精確計算的基礎上,是一種最純粹的偽裝……我們需要動物精神,一種自發的行為沖動。如果動物精神不再,樂觀的天性受挫,我們就只能依靠數學上的期望,那麽企業注定會衰落,甚至消失。”
的確如此。所以,我們必須將動物精神注入組織,注入我們的體內。
第七條法則:認可每個人的成就
先鋒領航集團成立之初,我們就率先制訂了“員工表彰計劃”。我記得這項計劃始於1980年前後,直到今天都還在進行,基本上沒有發生改變。
每個季度,我都會在船員面前親自給其中的一位頒發先鋒領航集團卓越獎。
這個獎先由船員之間相互投票,再由高層主管開會研究,最後評選出獲獎人。
這個獎會頒給最有團隊精神、最善於與同事合作、最努力服務客戶和同事、最有上進心以及最有才幹的人。
我們每一季度的卓越獎有6到10個名額,獲獎人會得到1000美元的支票,其中500美元會捐給他最喜歡的慈善機構。我們還會送給獲獎人一塊小獎章,獎章上刻著:“一個人也能改變世界。”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在頒發先鋒領航集團卓越獎。
頒這個獎的意義並不在於讓獲獎人發筆小財,而是為了在表彰獲獎人的同時強化一個信念:我們十分重視每個人對組織的貢獻。
雖然我已經卸下先鋒領航集團董事長的職務,但我還是會找每位獲獎人來我的辦公室坐一坐,和他們聊上一個小時,彼此認識認識。
我們會一起交流,互相指導,向彼此學習,我還會送每位獲獎人一本我自己寫的並且親筆簽名的書,我還會在書中夾上一張紀念他們這次獲獎的藏書票。
這些獲獎人的力量也許很渺小,但他們能感動公司上下,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幫我的忙,幫助我保護我想留給這家公司的精神財富。
第八條法則:忠誠是相互的——這是一條忠告
很少有領導者不需要下屬效忠,但很多人只會要求下屬向自己效忠,自己卻從不對下屬忠誠。最優秀的領導者一定會確保自己給予下屬等量的忠誠。
我曾經在1988年跟船員們說,“僅要求普通員工忠於公司,公司卻不做出對等承諾的做法是不正確的,真是無法想象絕大多數公司居然要花那麽長時間才明白這個道理”。“雙向忠誠”的概念必須成為先鋒領航集團的傳統。
光說不練假把式。因此,當先鋒領航集團在20世紀80年代初財務基礎穩固後,我們就展開行動,以證明公司對船員的忠誠。
通過先鋒領航集團合夥人計劃,每名船員進入公司後就可以分享我們幫投資者賺到的回報。每名船員都可以分享公司的盈利,而且不用投入一分錢的資本金。據我所知,只有我們一家公司采用這樣的做法。
公司的盈利源於以下幾方面:① 低成本優勢(即我們基金的管理費率低於主要競爭對手);② 我們的基金表現超過或低於競爭對手的程度;③ 資產規模優勢。因此,隨著我們的成本越來越低、基金業績越來越好、資產規模越來越大,公司盈利也隨之大幅增加!每名船員都持有一定數量的公司份額,份額數量會隨著工作年限和職務級別的提升而增加。
每年6月,先鋒領航集團的船員都會收到一張支票,這張支票的金額通常是年薪的30%(這個計劃的本質就是共享公司所有權)。
第九條法則:用長期視角進行領導和管理
領導企業是一項嚴肅、艱難、坎坷、壓力重重的任務。
激烈的競爭使得管理者和團隊成員疲於奔命,在波動起伏、盛衰無常的產業發展過程中,領導者為了企業的生產和持續發展往往必須做出令人痛苦的決策和取舍。
但同時,領導企業也是一件令人振奮、充滿挑戰、(可能)回報也頗豐的事業。我認為,領導者的關鍵在於,盡一切可能專注於長期機會,盡量不要被短期的困難嚇倒。
我經常提醒我的船員:“一旦你決定了自己是要做長期生意還是短期買賣,大多數正確的決策就很容易做出了。”
不妨這樣想:人們對企業的淺顯印象大多來自腦海中的想象、媒體上膚淺的標題,以及企業偶爾遭遇的短期挑戰,而這一切都會讓我們忽略真正重要的部分。
為滿足消費者需求,以合理的價格提供好產品與好服務的能力才是企業永久的真實面貌。沒錯,當經濟環境不景氣時,客戶對企業的印象也許會短暫改變。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企業(甚至是股票價格)的印象都會如實反映企業真正的價值。
因此,我們一定要把團隊當作長期資產來管理,領導者和管理者也一定要具備長遠的眼光。
我提幾點建議:避免在經濟短暫下滑時裁員;在薪酬方面不要過於吝嗇;不要因為短期的預算緊張就削減員工福利;永遠不要武斷地設定不合格人員的比例。永遠不要!(在行業中,這被稱為末尾淘汰制)如果以長期視角指導實踐,你就能創造良好的環境,也能建立偉大的組織。企業品格是企業長期發展的根基。
第十條法則:勇往直前
假如只能用一句話形容優秀的領導者或管理者,我認為應該是,“勇往直前”。
打我記事起,這句話就是我們一家的座右銘,我依靠這句話撐過了很多艱難的時刻。
這個座右銘出自我舅舅的一艘名為勇往直前號的捕蝦船,我舅舅名叫克利夫頓·阿姆斯特朗·希普金斯,他是一名投資銀行家。
他捕蝦船的船舷上,刻著美國第30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說的一段話:
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比堅持更重要。才能沒有那麽重要,懷才不遇的人隨處可見。天才也一樣,一事無成的天才比比皆是。教育也沒那麽重要,受過教育的廢物充斥著這個社會。只有堅持和決心才是無所不能的。“勇往直前”這句口號已經幫助人類解決了很多問題,未來也將如此。
不過必須提醒大家的是,很多領導者從直覺上明白,在狂風暴雨的環境里,當事情進展很不順利時,一定要勇往直前。
然而,卻沒有幾個領導者意識到,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在事情進展得很順利時,同樣要勇往直前。
我想提醒領導者和管理者,好日子和壞日子都會過去。最好的做法是,不管情況好壞,都要勇往直前。
與任何偉大的觀念一樣,“勇往直前”一點兒都不新鮮。
聖保羅說服信徒按照他的指示去做,力勸他們腳踏實地。佛陀早在2500年前就表達過類似的觀念,“精進,勤修”。
羅伯特·格林利夫提出了“仆人式領導”的概念。
他是這樣描述“最優秀的公司”的:用來區分最優秀的公司及其競爭對手的標準,並非是否擁有更卓越的科技、更敏銳的市場分析、更穩健的財務基礎等,而是是否可以用非常規的方式思考公司的夢想——這家公司想要成為什麽樣的公司,它的優先事項是如何設定的,以及它如何組織資源、提供服務。
它有一套激進的哲學體系和一個清晰的自我形象,公司對夢想的非常規思考(通常)來自一種自由的願景。
但為什麽自由的願景如此稀缺?因為它很難實現。然而,這還是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那些能夠總結願景、清晰表達願景、進而說服別人的人,很少有沖動或勇氣去嘗試。
不過,必須有仆人式領導者的一席之地,而他們也要能夠對未來做出非常清楚的預判,能夠創造出自由的願景。有了這些願景,我們才能建立一個充滿關懷和服務的社會。
如果公司的領導者和管理者都能學習並實踐這些法則,而且能堅信不疑、始終如一地堅持下去,那麽,任何公司都能成為羅伯特·格林利夫口中的“最優秀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