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如何更快吸收《峰言峰語》?想節省時間,先了解峰仔的分類方式唷! 連結:如何閱讀《峰言峰語》?
目前分類:做事方法 (33)
- Apr 16 Sun 2023 15:37
稀釋效應:優點只說1項、缺點愈多愈好/萬維鋼
- Mar 31 Thu 2022 15:09
做事,求難還是求易?/羅輯思維
- Sep 19 Sun 2021 08:47
三種對錯觀:法學家、經濟學家、商人/劉潤
- Jun 10 Thu 2021 09:28
金子和金子怎麼比?運氣、順序、點綴/萬維鋼
金子和金子怎麼比?
老百姓們有句話叫“是金子總會發光”,經濟學家有句話叫“勝者通吃” —— 我發現這兩句話是矛盾的。
勝者通吃,就是在一個領域中,最厲害的人會拿走絕大部分的蛋糕。可能第二名的表現只比第一名差那麼一點點,但是你的成功是我們決定的,而我們只喜歡第一名。
- Jun 07 Mon 2021 09:54
時間能給出什麼辦法?
1.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寓言,說有個哲學家被國王判處了死刑。
哲學家就說了:“您判得對,但是我請求這死刑啊,緩期兩年執行。那為啥呢?因為我有一項本事啊,能在兩年時間裡面教會您的馬說話。”
- Jul 29 Fri 2016 17:10
猶豫,是這時代最大的失敗
什麼才是這個時代的失敗?
1. 最近,我聽Facebook一位公司高管的分享。他說,他們公司對於什麼是成功的產品,有一個奇怪的定義。二種產品,都算是成功的。一種是上線之後快速增長的產品。還有一種呢?是上線之後快速死掉的產品。
- Jul 22 Fri 2016 07:58
找到你的哲人石:加大『反脆弱』的籌碼
如何用兩條曲線改變人生?
我們繼續講期權的智慧。
我們人生在世不只有權利,還必須承擔很多義務。理想的人生,一方面要通過行使權利而不斷成長,讓自己變得很厲害;另一方面又能安全、妥當地承擔義務。
- Jul 07 Thu 2016 08:09
時間管理:管理好身體和社交,你的情緒就不會太差
如何用半年時間完成全年目標?
1.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時間總不夠用?其實,多數人事情做不完,不是因為沒時間,而是做了太多根本不需要做的事。
2. 要事第一。很多時候我們容易被緊急的事牽著走,忽略了重要的事情。要知道啥事最重要,建議你問問自己:這件事我不做會後悔嗎?這件事我現在不做以後還有機會做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趕緊去幹。
- May 28 Sat 2016 05:32
臉書戰領英:數量優勢無法取代關鍵質量(人月神話誤區)
你相信「人月神話」嗎?
最近,我們欄目的策劃人,王占景老師推薦我看了一部紀錄片,是講波音飛機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其中有一句話,給我印象很深。
這家飛機製造廠,其實就是一家總裝廠。飛機上的全部零部件都來自其他地方,比如座椅來自德國、機翼部件來自中國。你能想像出一架波音747飛機上總共有多少個零部件嗎?600萬個!
- May 03 Tue 2016 07:08
吳軍:科技是唯一可疊加式進步的動力
- Apr 29 Fri 2016 12:39
巴菲特名言合集
作為身價超800億美金,全美排名第三的富豪,「股神」巴菲特雖然已經88歲的高齡,但仍被認為是全球最會投資的人之一。
幼年時期就向鄰居賣報紙賺錢,11歲開始炒股,15歲投資房地產的巴菲特,除了在商業上的成功,他樸素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智慧,也值得人們借鑒。
以下是從巴菲特致股東信以及網路上精選的巴菲特名言,哪一條最打動你呢?
- Apr 27 Wed 2016 12:42
做事的二種方式: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做事的能力分幾種?
1. 我的同事李南南老師跟我說到一個比方,說世界上的事,分成兩種。一種像「麻」,雖然看起來很亂,但是只要你花功夫一點點地去理,總能夠理得清的。
2. 還有一種事像「水」,一盆水要是很臟很渾,你能拿它怎麼辦?你能把水洗乾淨嗎?不能。你花再大的力氣也不能。所以只能等,時間一長,雜質一沉澱,水自然就清了。
- Mar 01 Tue 2016 06:42
加選項決策法
- Jan 09 Sat 2016 11:56
宇航員的啟示:避免情緒失控而犯低級錯誤
宇航員如何面對風險?
最近我的同事王木頭又推薦我翻了一本書,叫《宇航員地球生活指南》。這本書的作者就是一名宇航員,克里斯·哈德菲爾德上校,曾經擔任國際空間站指揮官,那是在天上生活過的人。這本書讓我對「風險管理」這個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過去,我們理解風險,那都是可以管理的。比如,一個煤礦,如果完全按照規章制度來操作,應該是可以防範絕大多數安全事故的。所以,如果你聽說一個煤礦出了事,那基本就可以斷定,大概率就是安全責任事故,就是有人沒有遵守規章制度。
- Sep 08 Tue 2015 10:36
如何科學休息保持工作狀態?
1. 科學休息,是高效工作的前提。學會休息,才能長期保持「巔峰表現」。日常工作中,最簡單有效的休息方法,就是去散步。實驗表明:休息時戶外散步,創造性水平比在室內坐著高60%。就算沒法做到出門散步,每隔一小時站起來走幾步,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 午休時打盹,是恢復能量的好方法。但要注意:一定不要超過30分鐘。一旦超過30分鐘,人就會進入深睡模式,這時候被叫醒,反而會昏昏沉沉,影響精神狀態。
- Feb 28 Sat 2015 15:55
為什麼寬容變得那麼難?
1. 有個年輕人跟我抱怨,說在團隊里曾經犯了一個錯,他也道歉了,也當眾反省了,毛病也改了,其他人也表示原諒他了。但是他就是感覺,大家還是在排斥他。所以他就感慨,這個時代的人怎麼這麼不寬容呢?
2. 我說,可能還是你自己沒有搞清楚狀況。我們這代人受的教育總是說,錯了不要緊,改了就是好同志。沒錯,在是非對錯這個維度上,世界確實變得越來越寬容,大家不會揪住你的小辮子不放。
- Oct 21 Tue 2014 07:42
分清感受與事實,然後變得有建設性
如何避免被操控?
感受是加工過的事實,它正在被各種人運用越來越精湛的技術,來達到他們的目的。我們要是稍一疏忽,就容易被他人操控。
最近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查德·泰勒,提出的溫和的專制主義,其實就是利用人在感受和事實之間的差異,來影響人的決策。
- Sep 21 Sun 2014 08:48
馬徐駿:用每天1小時的「複合時間」,投資你的未來
那些世界級別的成功者,他們的業餘時間都花在哪了?有人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對「複合時間」的利用十分高效。「得到」作者馬徐駿最近在《世界名刊速讀》專欄中詳細解讀了這個話題,並為你創作了這份清單。
1. 複合時間,英文是compound time。另一個和它很像的詞是compound interest,複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利滾利」。複合時間,其實就是把「複利」這個概念遷移到時間管理上。它們強調的,都是那些當下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對自身長期發展卻很有好處的事情。
- Aug 21 Thu 2014 13:11
萬維鋼:關於高手如何休息的清單
對於高手來說,集中精力認真工作,不是為了有朝一日停下來徹底休息。相反,高效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工作,抵達巔峰狀態。萬維鋼的14條建議,告訴你高手休息的秘密。
1. 人生是一場長跑,光努力贏了起跑沒用,得悠著點。
- Aug 02 Sat 2014 09:37
關於日常生活中訓練專注力的清單
1. 成年人專注力的訓練,需要很強的儀式感。日常生活本身不能訓練專注力,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在平常的生活中營造儀式感,提升專注力。所以,專注力的訓練,不能單靠自身的意志力,也要學會藉助外部環境產生影響。
2. 平常生活當中影響專注程度非常大的因素,就是睡眠。睡眠不夠,人很難做到專注。所以,困了就睡,不要已經困得不行了,還要硬撐著做事。如果睡眠質量不高,適量的運動能讓你睡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