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避免被操控?

感受是加工過的事實,它正在被各種人運用越來越精湛的技術,來達到他們的目的。我們要是稍一疏忽,就容易被他人操控。

最近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查德·泰勒,提出的溫和的專制主義,其實就是利用人在感受和事實之間的差異,來影響人的決策。

再舉個例子,基於同樣的事實,不同的提問技術,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

比如,如果你要論證一個宗教是寬厚的,就可以設計一個問卷問教徒:如果有一個人褻瀆神靈,你會殺了他嗎?放心,絶大部分答案,都是不會。

如果想證明這個宗教是殘忍的,那就換一個問法,如果有一個人褻瀆了神靈,他該不該死?大部分答案會說:他該死。

你看,同一個事實,感受方式一變,結論就全變了。

 

 

怎樣具備建設性?

這兩天說感受和事實的區別。事實這東西,隨時發生,隨時也就過去了。

而感受不會,它會留下來,成為既和事實脫離,但是又沉積在我們腦子裡的垃圾。

比如說失敗。失敗這個事實一旦成型就已經過去了,但是沉澱在我腦子裡的感受會讓我們沉浸在失敗情緒裡很長時間。

所以,什麼是建設性?建設性,不是指一路向前,而是不斷清空感受,重新回到事實。

在工作中經常這樣,一旦目標受挫,會議室裡,經常會出現三種人:上進心強的人,往往心情很沮喪,唉聲嘆氣;現實感強的人說,就這樣退而求其次吧。

而建設性強的人的思路是這樣的——既然事實已經如此,我們能不能基於這個事實找出另外一條路,比原來的目標還要更好。

職場裡的成功者,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不斷重複這第三種思路的結果。

 

羅輯思維 2017-10-15/羅振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