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寫給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的。我認為四到五年的大學生活,是一個人一生中非常寶貴的一段時期,應當好好珍惜。為了更好地度過大學生活,,高中生在進入大學之前,應當事先就對大學生活有一個想像和規劃:你要在大學階段做一些什麼?
當然,四五年的大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每個人的期待也都不一樣,所以我這裡要說的十件事只是我個人的感想,僅供參考而已。
第一件事,當然就是上課。這是作為學生,最基本的學習形式,這個不須多說;第二件事就是畢業。這個更是最基本的要完成的事情。雖然我也不喜歡以文憑作為職業生涯的重要標準的社會習慣,但是既然還無法找到更充分有效的其他方式來取代文憑的作用,那麼畢業,拿到文憑就是一個大學生必須完成的事情;否則,你來大學做什麼呢?除了這兩個最基本的本職性質的要做的事情之外,我覺得進入大學,還有很多別的事情要做。
第三件事,就是閱讀。最好的大學,往往擁有最好的圖書館,藏書豐富,種類齊全。應當盡量所利用圖書館,多閱讀各類你感興趣的書籍,否則畢業以後,很難再如此方便地利用圖書館,也很難有那麼多的時間進行閱讀了。而閱讀的意義之重大,就不用我贅述了;第四件事,就是開闊眼界。通過挑選選修課,旁聽各種講座,參加各種校園活動,一個人到了大學,應當想辦法讓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思考和知識應當盡量延伸到校園以外,延伸到別的國家,以及其他你以前不了解的事情和人。
第五件事,就是參加社團活動。所謂校園生活,很大一部分就是由各種社團活動構成的,參加社團,可以鍛鍊各方面的能力,也可以讓大學生活不會非常枯燥。所以我一直鼓勵大一的新生,每一個人至少參加一個社團。第六件事,是積極進行體育運動。運動的意義,首先當然是鍛鍊身體,為未來的人生提前奠定好一個健康的身體作為基礎;除此之外,運動體現出的競爭意識,團隊合作精神,耐性和韌性等等特質,都是未來人生路上非常需要的東西。
第七件事,是交到好朋友。一個人的一生,能有幾個真正的知己好友,是一生的幸運和成就。這樣的朋友,重點不在於會給你什麼幫助,而是在於它會賦予生命以更多的意義,讓妳不會感到孤單。而校園的集體生活的環境,最適合找到這樣的朋友。第八件事是不能強求的,但是也是美好的,那就是找到自己的愛人,或者嘗試愛情。這點也不須我多說,我相信很多高中生本來就會把這個列入大學生活的必修學分。第九件事也跟人有關,但是比較具備世俗性質上的意義,那就是建立人脈。美國很多大學的兄弟會成員,畢業之後都會在事業上互相提攜,參加這樣的兄弟會,就是人脈的拓展。未來事業的成功,其實很大程度上會須要更廣闊的人脈。
最後,如果你認為進入大學,就是來接受:接受知識,接受輔導,接受幫助,等等,那就太自私了。我認為,進入大學要做的第十件事,就是要為你的國家,社會,社區,為那些弱勢群體,為基本價值的維護做出貢獻。積極關心和參與社會事物,甚至通過參與社會運動的方式,來對周圍的世界做出貢獻,或者是奉獻,也應當是進入大學以後,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件事。
自由時報 專欄 2015-10-21/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