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成年人專注力的訓練,需要很強的儀式感。日常生活本身不能訓練專注力,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在平常的生活中營造儀式感,提升專注力。所以,專注力的訓練,不能單靠自身的意志力,也要學會藉助外部環境產生影響。


2. 平常生活當中影響專注程度非常大的因素,就是睡眠。睡眠不夠,人很難做到專注。所以,困了就睡,不要已經困得不行了,還要硬撐著做事。如果睡眠質量不高,適量的運動能讓你睡得更好。


3. 如果你學習一樣東西需要工具的話,要買貴的。貴到什麼程度呢?讓自己覺得心疼就可以了,尤其是樂器。便宜東西本來就不是靠專注力製造出來的,一樣東西能讓你感知到專注力,才能夠對你自己的專注力形成一種訓練。


4. 購買正版會訓練專注力。一切學習的介質,不管是圖書、工具軟體,還是課程,都應該使用正版或者付費版。尋找盜版是要花時間的,無法讓人專注。


5. 如果你需要專注去做的那件事,大部分時間都需要坐著,記得買一把好椅子。


6. 在工作和學習的環境中,儘可能地使用射燈。光束的聚焦,可以讓你的注意力稍微集中一點,因為其它的環境都是黑的。就像舞台上的那種感覺,你把自己放在舞台上應該會比坐在觀眾席里更專注一些。


7. 吃飯是非常適合營造儀式感的行為活動,盡量吃點好的,哪怕只有自己一個人,也要學會好好吃飯。少吃速食、少點外賣、少吃自助餐。


8. 練書法也可以訓練專注力。用毛筆寫字的時候,人的呼吸會被自動調試得極為均勻。當然,在貴的宣紙上練習,比起舊報紙會讓你更加專注。


9. 學習時,不要一刻不停地記筆記。當你在聽講的時候絕對專注,就會意識到真正應該記錄的要點總是非常有限的。


10.不要邊聽歌邊做事,除非在做不需要特別專注的事,比如機械地重複勞動。但就算機械地重複勞動時聽歌或播電視劇,也會更容易出錯。


11. 如果你希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不要在孩子認真擺弄東西的時候,去跟孩子搭話,陪伴不一定非要講話。也盡量不要因為到時間吃飯或睡覺,去打斷正處於專注的孩子。

「得到」 羅輯思維 2017-08-02/許岑

 

 


 

【微信下方精彩留言】

1、在一個固定地點工作。一個新的環境很容易讓人忍不住去觀察和適應四周,所以即使在家工作也要只在一個房間。選擇安靜和單獨的固定空間進行訓練,如在家就規定自己只在書房練習,避免狀態上的舒適,如躺在床上、沙發上。

2、什麼都想做,永遠做不完,永遠焦慮。選擇對未來自己成長最重要的事,列出來,一件一件check,放棄是凝聚專注力的關鍵。

3、只做一件事。完成後再進行下一件,同時進行多件看起來有效率,其實是在浪費專注力。

4、專注度和自制力都不高的朋友,建議把自己收拾乾淨,大包小包的去離家遠的圖書館。付出了成本,周圍都是學習派,你會更專注(親測有效,已推薦給很多人)。

5、有人問蓋茨和巴菲特,其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兩人都不約而同地寫下「專注」。今天的社會信息爆炸,處處是誘惑,唯有專注,才能戡破一切。

6、一個字提升專注力:做,如果非要在做上加一個期限,那就是:堅持做。只要開始做,堅持做,刻意練習套路(這是通用的,學習樂器、運動都是如此),每天一個小時,不用想要堅持很久,只要每天午飯後堅持一個小時,一個月後回頭看,習慣就形成了,習慣並不是專注力,萬維剛老師在《萬萬沒想到》里說刻意練習的時候,一定要在學習區而不是舒適區。

7、凡以冥想作為修鍊法門的宗教,無不提倡儀式感,部分作用就是增加專注力。想更加專注,外部的條件很重要,這裡補充一點,射燈用白光能更加專注,黃光為了激發靈感才用的。

8、規律作息 ,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適當鍛煉,是一切精進的前提。

9、和專注力高的同伴一起學習,而不是相反。

10、再加幾條我自己的心得:15-15分鐘番茄法,一把好的椅子和乾淨的桌面,宅男專配的雙屏聯動,並把手機靜音扔一邊兒……真的非常有用。

11、番茄鐘工作法:將鬧鐘設定25分鐘,在這二十五分鐘內全心專注於一件事情上,當計時器響了之後,徹底休息五分鐘。連結:番茄鐘工作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