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很難說服別人?脫不花給你支兩招
羅輯思維 2022-03-22(原文出處)
在分享今天的職場溝通經驗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試:
Q:你們公司最近在進行改革,並且這次改革動靜很大,對每個人的職位都會有影響。如果讓你來負責這次機構改革,你應該怎麽宣布這個消息?
A:邀請所有的創始人一起,召集全體員工開一次動員大會。
B:先找員工個人進行調研,再請外部的專家來講課。然後,拿出一個部門試點。最後,宣布公司要搞改革。
答案是B 。
答案分析:
A看起來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動作,但是如果直接開動員大會,很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有人不支持這項改革,現場問你尖銳的問題,而你因為沒有準備,導致場面很尷尬,無法繼續推進。
如果采用B這種方式,在正式宣布公司改革前,先通過各種非正式的方式,給大家慢慢地發信號。通過一點一點的滲透,讓大家慢慢地、逐步地知道這項改革的背景,甚至或多或少地都已經參與進去了。
這個時候你再正式宣布改革,推行起來就非常容易。這其實就用到“說服”他人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事前吹風”。
日常工作中,我們會有很多需要說服他人的情況:
· 比如要說服老板同意你的方案;
· 要說服客戶購買你的產品;
· 看中了一個關鍵人才說服他加入你的團隊;
· 推進項目說服跨部門同事跟你合作......
說服人的場景如此之多,我們該怎麽培養自己說服人的能力呢?下面脫不花與你分享2招,教你更好地說服別人。
1 提供可視化效果
在說服對方的時候,不要讓對方陷入觀念之爭,當人們的觀點和信念受到挑戰時,他們的反對也會越激烈。這會讓說服的難度會變高。這個時候,有一個小技巧,叫“可視化”,就是把吸引對方的點用形象化的事物展現出來。
一個小企業的老板,他想挖一位高管總是挖不來。最後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把自己的辦公室給騰出來了收拾得幹幹凈凈,這間辦公室正對著黃浦江,他就把他想挖的這個人請到他公司裏面,一路參觀。
參觀的最後一站就是這間辦公室,對方看著空蕩蕩的辦公室就問他:“你這個位置寸土寸金,怎麽還空著一間?”你看,機會來了。小老板就趕緊趁熱打鐵:“這原來是我的辦公室,從今天開始就是你的辦公室了,來鑰匙給你。你什麽時候來,就用這間辦公室。你一天不來,這屋就空著。”於是不久之後,這位高管就被他挖來了。
他打動對方的原因是什麽?
首先你工資得給到位,但是這些條件對於一個非常搶手的人才來說都不如這間辦公室帶來的衝擊更大,它就做到了可視化。
可視化的作用,就是把對方卷入一個具體的討論當中,他在紙上拒絕你的條件很容易。但是他要從面朝黃浦江的辦公室裏面,把這個印象抽離出來就很難了。當他站到這個風景極佳的辦公室裏面,想象在裏面工作的感覺,這時候他就很難拒絕你的請求了。
你看說服的條件其實沒變,只是增加了一個可視化的工具,說服力就大大增強了。
2 提供最小化實踐
這個方式尤其適合你想推進一個創新方案時使用。在互聯網公司,有一個詞叫MVP,也就是你要告訴領導,我為此已經投入了時間和資源,我做了一點試點工作,我可以帶著實驗的結果來說話,這樣你的說服力也能得到提高。
比如你想說服老板審批一大筆預算很難,但你讓老板支持你做那些具體的動作就相對容易,因為這樣他更有掌控感。
比如,你可以這樣說:“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想要達到您想要的效果,只做線上工作是不夠的,必須加上線下的工作。所以,我們想請主創團隊跑十座城市,再拍三條視頻,投放到這些渠道,您看是否可以?”
總結起來,在說服別人的過程中,你需要要承擔“建議者”的角色,設身處地地站到對方的角度,找到別人的關切點,並適時適當地給出明確且易行的建議,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把建議變成雙方的共識。
職場和生活中,我們需要說服他人的溝通場景非常多。如果你想學習更多的溝通技巧,讓工作和生活都能更加順暢,推薦你報名脫不花為期六天的《得到·溝通訓練營》體驗課。
羅輯思維 2022-03-22(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