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事情,要重覆做
劉潤 2022-03-21(原文出處)
最近,疫情反覆。有不少企業開始居家辦公。
有人和我說,感覺像回到了2年前。而且,因為疫情,很多事情不得不暫停下來,一些本來做得不錯的項目,也可能會面臨失敗。
多多少少,會有些焦慮。
焦慮,是正常的。但是,要盡快調整過來。
這幾天,我也在家辦公。不能出差,反而有更多時間和家人待在一起,也能有更多時間審視、思考。
我越來越覺得,有些事情能不能成,除了努力,還有運氣。
我們能做的,就是正確的事情,反覆做。然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提高概率。相信概率。別擔心,該成的事,總會成的。
我和你分享一些思考。
1 正確的事情,要反覆做
正確的事情,反覆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
這幾句話,在我看來說的其實是一個意思。
從“感性”的層面上看,其實是說不要有一種“刻意”的心態。
什麽意思?
有很多人事情還沒開始做,已經在想慶功宴要吃什麽了。
八字沒一撇,還沒什麽眉目,就想著要感謝誰,想著自己最後能如何如何成功。
這樣不太好。
我們對事情有預期,對結果有期待,這是對的。但是一旦刻意,就過猶不及。
你想想看,自己身邊有沒有這種人,讓你覺得他做事情特別“用力”,特別“強迫”,你不舒服,他也不舒服。
而且,他心裏常常是害怕的。因為害怕,所以特別用力。最後,常常就成不了。心態和動作,都變形了。
我是數學系畢業的,我更加相信的,是概率。從“理性”的層面上說,就是要依靠概率。
有一個很經典的概率知識:大數定律。
比如說拋硬幣。正面向上的概率,應該是50%。
但是,你第二次拋,就一定是反面向上嗎?不一定的。
可能你連續拋了十幾次,都是正面。
但是,如果你繼續拋,拋100次,1000次,最後正反面的次數,應該是一樣的。
只要你拋的次數足夠多,結果就應該是穩定的。
這其實給了我們一個啟發,正確的事情,要反覆做。1次2次沒成,多做幾次,成功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那你可能會問,這個“多做幾次”,到底是幾次呢?能具體點嗎?
這麽說吧,假如你做一件事成功的概率有20%(有概率,但還是很可能會失敗),那麽多做幾次,可以提高到95%(有很大很大概率成功)呢?在這裏,我可以直接告訴你結論:
14次。
做一次成功的概率是20%,那麽做一次失敗的概率為:1-20%=80%
重覆做n次,有一次成功的概率是95%,不成功的概率即為1-95%=5%
重覆n次不成功:80%^n=1-95%=5%=0.05
n=log(0.8,0.05)=13.42
向上去整數,要至少做14次,才能保證成功概率能達到95%
只要你反覆做14次,你的成功概率就能達到95%。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這意味著,我們做事情,是可以有方法論指導的。不用一次性做太多事,這樣反而會稀釋概率。
如果你很有信心,看準了,就反覆做。專注一點,成功的概率可以非常大。
所以,經常有人問我,變化很快,你也很忙,你就不焦慮嗎?
我說真不怎麽焦慮。
因為我相信自己的判斷,也相信自己的努力,我也相信概率。成了,那是好概率降臨,太幸運了。如果沒成,那也很正常,坦然接受就是。
然後,總結覆盤,再來一次。如果能有這樣的認識,我不知道還有什麽需要焦慮的。
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也知道自己為什麽做,如何做。把這些問題想清楚,就會好很多。
2 人和人活在不同的世界
當你在感性上明白不用那麽刻意,在理性上知道了概率,現在回過頭看很多事情,你可能就有一個感覺:
原來人和人,真的是活在不同的世界。
明明看起來做的都是同一件事,但是背後的差距,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我就舉兩個簡單的小例子。
比如投資。
最近二級市場跌得比較兇,大家浮虧很多。其實一級市場也一般,不少基金投資的創業公司都失敗了。
但是,有一些投資人還是很淡定。為什麽?
因為他早就知道,大部分創業公司是要失敗的。但是,只要有一個成的,賬就能算過來。
一個創業者,創業成功的概率只有5%,實在太小了。那我就投整個賽道,投20個這樣的人。
而20個人裏面,至少有1個人成功的概率是多少呢?64.2%。
從5%,到64.2%,這是概率的勝利。
然後,這個人成功了,可能就賺20倍,50倍,100倍。不會血本無歸,反而盆滿缽滿。
把個體不確定性,通過概率變成群體的確定性。這是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
再比如說,組織內部管理。
想要新起一個重要的項目,是老人做,還是新人做?是自己做,還是外包做?
有很多人在這些問題上猶豫很久,最後錯過了機會的時間窗口。
但是還有些人,會勇敢地下注,把人和資源都撲上去,進行戰略性的投入。
別管誰做,都給我做。
然後,同時成立很多個項目組,一起往前跑。
你說,這樣不會浪費嗎?
浪費造成的損失,總體還是有限的。但是,如果錯過機會造成損失,那是沒有上限的。
你知道嗎,一個項目成功的概率,假如只有20%,如果同時啟動13個小組一起做,可以獲得95%的成功率。
如果同時啟動21個小組,成功率是99%。
這同樣是把個體的不確定性,變成群體的確定性。
這個世界有時就是這樣的: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人和人的思考方式,可以有很多差別。人和人,也常常活在不同的世界。
3 但是,還是要小心極端概率
一般分享到這裏,文章就差不多結束了。但是今天還得再多說兩句。
因為不管再怎麽提高概率,都無法達到100%。
也就是說,儘管可能性很小,還是會有極端概率出現。還是會有意外降臨。
生活和工作,都是無限遊戲,要永遠保證不讓自己出局。
輸贏是暫時的,還可以繼續玩下去。可一旦出局了,遊戲就結束了。
上海膠州路大火後,我在家備了一套從18樓跳下的緩降設備。
我的朋友更厲害,2012電影放完後,他在自家樓頂裝了個熱氣球。萬一真的有大水,他能飛三天。
當然,緩降設備,我一次也沒用過。熱氣球,我朋友也一次沒有飛過。
有的人說這是過分謹慎,是杞人憂天。
但是,極端事件之所以極端,就是因為發生概率很小,但破壞性極大。
來上一次,你會賠上自己所有的運氣。我們必須盡量把這種風險隔離掉。
說回近的,就說疫情在家辦公。
多備幾個口罩,幾瓶酒精,總是好的。
手頭上留足一些錢,少的話3個月,多的話半年一年,也是好的。
冰箱裏適當儲存一些食物,盡量少出門,更是好的。
這些都是冗余,但冗余是必要的。
說得好聽一些,冗余是選擇權。說得直接一點,冗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活下去。
我想,這是一句白得不能再白的話了。
所以,正視和敬畏極端概率,這很重要。
最後的話
我想說的是,確實有很多事情,是突如其來的。
但是,如果我們有好的心態,有好的方法,就可以把這些事情對我們的影響降到最低。
這樣,也就不會那麽焦慮,反而更有信心。
敬畏極端概率,留一些冗余,即使失敗了,也不怕。因為我們還在牌桌上。
然後,正確的事情,要反覆做。概率,會回報給我們一個好的結果。
其實,就這麽簡單。
這才是我理解的,真正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能這麽想,這麽做,那你還擔心什麽呢?
會好起來的。該成的事,總會成的。
劉潤 2022-03-21(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