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月12日
【花都的不完美/錢包失而復得】
巴黎人很熱情,若有聊天,他們常會提醒你要注意錢包,當每人都這樣說時,你會懷疑這城市的治安是不是差了些。
昨晚在艾菲爾鐵塔時,昏暗擁擠的人行道上,老婆突然感受到背包似乎被打開了,而很神奇地,錢包不見了。
老婆反應很快,看準某位年輕的女疑犯,於是我們追上前,而她馬上將錢包丟到地上,再迅速走開。
我覺得,小偷能在短時間打開老婆已捆綁的背包並在行進間取走錢包,表示技巧很好。但她少了同伴,不然正常來說,得手後的第一時間,要接連轉交給2-3位同伴,將錢包移走,這樣我們就無法人贓俱獲了(團隊合作還是很重要的)。
事實上,因為先前朋友的描述與巴黎人的提醒,我們在處理錢包時已經特別小心,但她們還是有辦法在不注意的情況下,順走你的財物。
旅程總是充滿驚嚇與驚喜的,錢包能失而復得,竟比吃了一頓大餐還喜悅。
7月16日
【紅酒比可樂便宜】
在法國,有些東西的物價跟我原先想的不同,例如,紅酒比可樂便宜。
在法國,一瓶350ml的可樂要價約2-3歐,而超市裡,750ml的普通紅酒要價約2-10歐,也就是說,最便宜的可樂還比最便宜的紅酒貴上一倍。
我也終於了解,為何法國人總是能餐前來杯紅酒了。除了紅酒本身的美味與功效外,價格也絕對是讓它成為全民飲料的功臣。
7月16日
【馬賽/手排車驚魂記】
普羅旺斯有些地方是大眾交通工具極不發達的,例如薰衣草盛產的《Valensole》。也因此,租車成了必要,問題是,歐洲人似乎都開手排車。
但我已經20年未開手排車(正確地說,應是離開駕訓班後就沒開過),所以開來並不順手,車子不但常會大震動,路上還常熄火。
這不是最糟的。我沒遇料到《馬賽 Marseille》被山丘所環抱,而它整個城市就是個坡地,加上紅綠燈極多,所以動不動就要來個『上坡起步』。而在某個繁忙的紅綠燈前,我竟熄火了十多次,每次車往後滑快撞到後車時,可以感覺到老婆的驚恐。
而這麼爛的開車技術,竟沒被後車按過一次喇叭,不知這是因為他們城市內的法規,還是文化中既有的體諒。
7月18日
【不同的南法感覺/人還是最重要的】
南法的幾個城市感覺比較熱,我的傳統認知中,愈熱的地方,人會愈熱情,但南法給我的感覺並非如此。南法旅程中,我常會遇到所謂“高傲的法國人”,有時你知道他明明懂英文,但他就會跟你說“No speaking English”。
講老實話,我個人更喜歡南法的景色,但巴黎給我的感覺卻比較好,我覺得箇中原因,就是“人”這個因素,這就像是你去旅遊時,風景是其次,跟誰去才是重點。
這讓我想到許多大陸人很喜歡台灣的原因,通常不是風景,而是因為人,是人的熱情,讓他們感覺到台灣的美好,所以我為台灣感到自豪的原因在於,我們這群人創造出了一個很友善的環境。
大陸曾有篇出名的文章《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的個人感覺中,法國也是,巴黎實在比南法可愛多了。人,永遠是最重要的。
7月20日
【飛機上的感想/東西方富人的差異】
蔚藍海岸這一段,大概聚集了最多世界上的富人,但與你擦身而過的富人,你不會有距離感,很多時候,他們會主動和你打招呼,感覺就像隔壁鄰居。
我從尼斯飛日內瓦的飛機上,身旁坐了一位在蒙地卡羅、日內瓦都有房地產,做鐘錶生意的富有老太婆,她偷偷幫我們向空服員多拿了二片巧克力,並主動找我們閒話家常,感覺就像自己的祖母。
這感覺和中國的富人完全不同,中國的富人,不但講話間會“有意”透露自己的行情,與人相處時,也習慣以金錢、名聲、權勢來衡量人,更別談有幫你多拿二片巧克力這種動作了。
我被教育了幾十年中華文化很偉大,但時間久了,常覺得很多東西是我們自吹自擂出來的,例如,歷史課本上中國的四大發明。
我很難評論倒底那種文化比較好,但我知道,那種文化讓富人不會自以為尊貴,讓窮人活得有尊嚴,讓人能活得自在,這種文化就是好的。
7月23日
【花都的不完美/錢包失而復得】
巴黎人很熱情,若有聊天,他們常會提醒你要注意錢包,當每人都這樣說時,你會懷疑這城市的治安是不是差了些。
昨晚在艾菲爾鐵塔時,昏暗擁擠的人行道上,老婆突然感受到背包似乎被打開了,而很神奇地,錢包不見了。
老婆反應很快,看準某位年輕的女疑犯,於是我們追上前,而她馬上將錢包丟到地上,再迅速走開。
我覺得,小偷能在短時間打開老婆已捆綁的背包並在行進間取走錢包,表示技巧很好。但她少了同伴,不然正常來說,得手後的第一時間,要接連轉交給2-3位同伴,將錢包移走,這樣我們就無法人贓俱獲了(團隊合作還是很重要的)。
事實上,因為先前朋友的描述與巴黎人的提醒,我們在處理錢包時已經特別小心,但她們還是有辦法在不注意的情況下,順走你的財物。
旅程總是充滿驚嚇與驚喜的,錢包能失而復得,竟比吃了一頓大餐還喜悅。
7月16日
【紅酒比可樂便宜】
在法國,有些東西的物價跟我原先想的不同,例如,紅酒比可樂便宜。
在法國,一瓶350ml的可樂要價約2-3歐,而超市裡,750ml的普通紅酒要價約2-10歐,也就是說,最便宜的可樂還比最便宜的紅酒貴上一倍。
我也終於了解,為何法國人總是能餐前來杯紅酒了。除了紅酒本身的美味與功效外,價格也絕對是讓它成為全民飲料的功臣。
7月16日
【馬賽/手排車驚魂記】
普羅旺斯有些地方是大眾交通工具極不發達的,例如薰衣草盛產的《Valensole》。也因此,租車成了必要,問題是,歐洲人似乎都開手排車。
但我已經20年未開手排車(正確地說,應是離開駕訓班後就沒開過),所以開來並不順手,車子不但常會大震動,路上還常熄火。
這不是最糟的。我沒遇料到《馬賽 Marseille》被山丘所環抱,而它整個城市就是個坡地,加上紅綠燈極多,所以動不動就要來個『上坡起步』。而在某個繁忙的紅綠燈前,我竟熄火了十多次,每次車往後滑快撞到後車時,可以感覺到老婆的驚恐。
而這麼爛的開車技術,竟沒被後車按過一次喇叭,不知這是因為他們城市內的法規,還是文化中既有的體諒。
7月18日
【不同的南法感覺/人還是最重要的】
南法的幾個城市感覺比較熱,我的傳統認知中,愈熱的地方,人會愈熱情,但南法給我的感覺並非如此。南法旅程中,我常會遇到所謂“高傲的法國人”,有時你知道他明明懂英文,但他就會跟你說“No speaking English”。
講老實話,我個人更喜歡南法的景色,但巴黎給我的感覺卻比較好,我覺得箇中原因,就是“人”這個因素,這就像是你去旅遊時,風景是其次,跟誰去才是重點。
這讓我想到許多大陸人很喜歡台灣的原因,通常不是風景,而是因為人,是人的熱情,讓他們感覺到台灣的美好,所以我為台灣感到自豪的原因在於,我們這群人創造出了一個很友善的環境。
大陸曾有篇出名的文章《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的個人感覺中,法國也是,巴黎實在比南法可愛多了。人,永遠是最重要的。
7月20日
【飛機上的感想/東西方富人的差異】
蔚藍海岸這一段,大概聚集了最多世界上的富人,但與你擦身而過的富人,你不會有距離感,很多時候,他們會主動和你打招呼,感覺就像隔壁鄰居。
我從尼斯飛日內瓦的飛機上,身旁坐了一位在蒙地卡羅、日內瓦都有房地產,做鐘錶生意的富有老太婆,她偷偷幫我們向空服員多拿了二片巧克力,並主動找我們閒話家常,感覺就像自己的祖母。
這感覺和中國的富人完全不同,中國的富人,不但講話間會“有意”透露自己的行情,與人相處時,也習慣以金錢、名聲、權勢來衡量人,更別談有幫你多拿二片巧克力這種動作了。
我被教育了幾十年中華文化很偉大,但時間久了,常覺得很多東西是我們自吹自擂出來的,例如,歷史課本上中國的四大發明。
我很難評論倒底那種文化比較好,但我知道,那種文化讓富人不會自以為尊貴,讓窮人活得有尊嚴,讓人能活得自在,這種文化就是好的。
7月23日
【法國與瑞士/我更愛瑞士些】
雖然法國是最多人旅遊的國家,但這幾天的心得,我會更愛瑞士多些。
◎ 論景色/南法的《普羅旺斯》和《蔚藍海岸》其實都很美,但普羅旺斯沒有水,蔚藍海岸沒有山,瑞士卻是山水和諧,而我所到的每個瑞士城市都有很美的湖可供遊船,這是法國比較沒有的。此外,我感覺瑞士的天空比南法還藍,所以在瑞士,水、山、天空這三者,融和的非常美麗。
◎ 論禮貌/瑞士略勝法國。其實我覺得二國的人,大部份都是很友善與有禮的,但在法國,你偶爾還是會遇到講英文的人跟你說『No Speaking English』,相比下,瑞士人就比較不會,遑論給你『高傲的瑞士人』的印象。(其實我在中國住久了,到法國還是覺得那裡的人算天使啦~)
◎ 論市容/瑞士完勝法國。在法國,你發現到處都是塗鴉,不僅是牆壁、座椅,甚至是火車上,隨處都可見到不諧調的塗鴉。
◎ 論乾淨/毫無疑問,瑞士完勝法國。其實不論我在巴黎或是南法,很受不了的一件事,就是法國的街道常有尿騷味(連中國都沒有這味了,法國實在該檢討一下),這來自於它的公共廁所非常少,就算有,也要收費,以致於較底層的社會民眾,就直接在街邊尿了。
◎ 論便利/瑞士略勝法國。法國在Tourism Information這一塊,做得並不如瑞士,很多旅遊景點不是沒看這個點,不然就是有點沒人,而宣傳手冊、導覽與交通指引,也做得不如瑞士。最糟糕的,還是我先前提到的公廁問題,很難相信,旅遊人數世界第一的法國,公廁的數量竟然少到可憐。
◎ 論治安/瑞士完勝法國。不論是在巴黎或是南法,我感覺小偷都非常多,其實這來自政府的不作為。舉個例子,我在法國搭火車,只有在TGV上被查了一次,其它時候都沒有人在查票的(在法國的地鐵站中,我也看到好幾次人們不買票直接衝過檢票口的),這導致了很多小偷也跟著上到火車或地鐵,伺機下手。
其實我以上所說的幾點,除了風景與禮貌外,基本都是法國公務人員系統的問題,因為公務人員的散漫,導致法國在『市容』『乾淨』『便利』『治安』都不如瑞士。
最後,法國還是有略勝瑞士的地方,那就是購物。我比較了不同奢侈品的價格,發覺是二地差不多,有時法國還會再便宜一些,但重點在於法國退稅的稅率比瑞士高些,所以你能拿到更多的錢回來。
雖然法國是最多人旅遊的國家,但這幾天的心得,我會更愛瑞士多些。
◎ 論景色/南法的《普羅旺斯》和《蔚藍海岸》其實都很美,但普羅旺斯沒有水,蔚藍海岸沒有山,瑞士卻是山水和諧,而我所到的每個瑞士城市都有很美的湖可供遊船,這是法國比較沒有的。此外,我感覺瑞士的天空比南法還藍,所以在瑞士,水、山、天空這三者,融和的非常美麗。
◎ 論禮貌/瑞士略勝法國。其實我覺得二國的人,大部份都是很友善與有禮的,但在法國,你偶爾還是會遇到講英文的人跟你說『No Speaking English』,相比下,瑞士人就比較不會,遑論給你『高傲的瑞士人』的印象。(其實我在中國住久了,到法國還是覺得那裡的人算天使啦~)
◎ 論市容/瑞士完勝法國。在法國,你發現到處都是塗鴉,不僅是牆壁、座椅,甚至是火車上,隨處都可見到不諧調的塗鴉。
◎ 論乾淨/毫無疑問,瑞士完勝法國。其實不論我在巴黎或是南法,很受不了的一件事,就是法國的街道常有尿騷味(連中國都沒有這味了,法國實在該檢討一下),這來自於它的公共廁所非常少,就算有,也要收費,以致於較底層的社會民眾,就直接在街邊尿了。
◎ 論便利/瑞士略勝法國。法國在Tourism Information這一塊,做得並不如瑞士,很多旅遊景點不是沒看這個點,不然就是有點沒人,而宣傳手冊、導覽與交通指引,也做得不如瑞士。最糟糕的,還是我先前提到的公廁問題,很難相信,旅遊人數世界第一的法國,公廁的數量竟然少到可憐。
◎ 論治安/瑞士完勝法國。不論是在巴黎或是南法,我感覺小偷都非常多,其實這來自政府的不作為。舉個例子,我在法國搭火車,只有在TGV上被查了一次,其它時候都沒有人在查票的(在法國的地鐵站中,我也看到好幾次人們不買票直接衝過檢票口的),這導致了很多小偷也跟著上到火車或地鐵,伺機下手。
其實我以上所說的幾點,除了風景與禮貌外,基本都是法國公務人員系統的問題,因為公務人員的散漫,導致法國在『市容』『乾淨』『便利』『治安』都不如瑞士。
最後,法國還是有略勝瑞士的地方,那就是購物。我比較了不同奢侈品的價格,發覺是二地差不多,有時法國還會再便宜一些,但重點在於法國退稅的稅率比瑞士高些,所以你能拿到更多的錢回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