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國家原本一窮二白,只有景色秀美的峽灣和三文魚,但一個又一個巨型油田的出現使它發生了奇蹟般的改變。如今它擁有極為完善的福利制度,幾乎無可比擬的生活水平。雖然只有500萬人口,卻擁有世界第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金額現已超過8000億美元),儘管財富快速膨脹,但這個國家卻始終堅持內斂和審慎的發展態度,它的人民無比熱愛著大自然和這個美麗的國家,它也許是世界上最理智的暴發戶,它是挪威。

  

國慶日

5月17日,挪威憲法日(這一天也被稱為國慶節或獨立日),首都奧斯陸,挪威人會大張旗鼓,興師動眾的舉行全民慶祝大遊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將會展示四百多種風格各異的奇裝異服,其中還有來自索馬利亞、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國移民的孩子。成片的國旗連綿不絕,在溫暖的春風中揮舞,挪威國王和王儲在陽台上向他們的子民致意,要知道這群子民們還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所有人對現在的挪威似乎都非常滿意。

 

挪威憲法日全國人民大遊行

北歐人中,只有挪威人會如此高調的紀念國家的生日,平均每人為自己裝束的花費就達7000英鎊,對你沒看錯是英鎊!這一天挪威人既是紀念1905年擺脫瑞典的統治,也是紀念那段頑強抵抗納粹德國的二戰歲月。如果你跟丹麥人或者瑞典人說起挪威憲法日,也許他們會說:「挪威人跟我們不一樣,他們非常民族主義,非常沉迷於過去,動輒揮舞國旗,是右翼民族主義分子,但他們有這麼多石油,他們想幹什麼都可以。」如果這天你站在奧斯陸街頭,看著挪威人穿著昂貴、復古、累贅的家鄉服裝走在一起,你會發現這個國家坦然自適、心安理得,人們不僅享受著豐碩的物質財富,還具有寶貴的民族凝聚力,這是一種堅實的國民精神資本。

挪威:世界上最低調理智的暴發戶

 

「7.22」事件和右翼勢力

32歲,土生土長的挪威人,極端種族主義分子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獨自一人在一個下午殘殺了77人,該暴行讓挪威當年的平均兇殺案率增加了一倍。非西方移民是他當天襲擊的間接目標,而他討厭非西方移民的一個主要理由是,他認為挪威大多數暴力犯罪都是非西方移民犯下的。正是他本人改寫了現代挪威的暴力犯罪記錄。

令人感動的是該事件發生後,時任首相在悼念儀式上發表了堅決捍衛公共自由的講話,號召「更加開放,更加民主」,北歐的政治領袖又一次為世界樹立了道義標杆。這個內斂的國家沒有增加新的安保措施,人民在自己的國土上依然可以像過去一樣暢行無阻。

但與此同時,歐洲最強大的右翼黨——挪威進步黨在此事件之後脫穎而出,並很快在議會選舉中取得了史無前例的勝利,成功進入聯合政府,而布雷維克正是該黨多年的高度活躍成員,這似乎證實了鄰國們對挪威人的描述——比美國三K黨還右翼,接受移民比丹麥和瑞典少得多,無情的遣返尋求避難的人,有著不計其數的激進分子和博主。

歷史上在被德國佔領期間,一方面挪威人發起了比丹麥人更加積極成功的抵抗運動,另一方面當時的首相維德孔.吉斯林卻與納粹親密合作,他的名字在西方世界成為了叛徒的代名詞,挪威最著名的文學家克努特.漢姆生還在挪威的賣國報紙《晚郵報》上為希特勒寫了著名的訃告,稱其是「最高品質的改良主義者」。因此大家不得不要思考一個問題:挪威的右翼勢力到底有多大?

 

戶外生活

挪威的物價很高,讓不少外國遊客望而卻步。最新的一項數據顯示,2015年挪威全職就業人員年均收入為51.8萬克朗(約合人民幣40萬元)。奧斯陸也許是唯一一座公交司機會為車票太貴向外國乘客道歉的城市(一小段距離票價達50克朗約人民幣40元)。但同時奧斯陸算得上是北歐各國最無趣的首都,感覺有點像其他國家的二線城市。

當你和挪威人談論這個國家的時候,他們會一再講到挪威人與大自然的奇特關係,說到他們對friluftsliv——也就是「戶外生活」的熱愛。也許挪威的自然風光就是挪威人狂熱愛國情懷的源頭,作為歐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每平方公里11人),分散的人口和與世隔絕的小社會使該國有著上千種方言。

挪威人見面彼此寒暄時都會說自己上周末去滑雪或者登山,他們迷戀林間小屋,海上小屋和大自然。不但如此,大量的挪威姓氏與山川河流有關,人們從自己的姓氏中就可以知道祖輩生活的地方。強烈的身份認同和與大自然牢固的紐帶造就了挪威人的民族特徵。

挪威:世界上最低調理智的暴發戶  

風景

近幾年挪威電視台推出了兩檔看起來極其無聊的電視節目,但意外取得了非同小可的成功,成了全世界都在討論的經典案例。節目製作很簡單,第一檔節目是把一台攝像機固定在一列火車,從奧斯陸到卑爾根,實時追蹤7小時,結果收視率前所未有的高(笨!這就是今天最火的直播啊!)。深受鼓舞的電視台再接再厲,把一台攝像機安裝在「北挪威號」郵輪上,實況轉播了6天的航程,最後這檔節目演變成一種萬人空巷的文化現象,全國半數人都在收看。

人們發起了聚會,在郵輪途經的海岸,挪威人成群結隊地走出家門,向其招手,還有人駕著小船跟在滿載歡笑的郵輪後面。這成為了挪威史上最受歡迎的一檔電視節目。節目里雖然只有風景,但是它美得不像話:北歐的湖光山色明麗清澈,在北極透亮的光線下能看到白雪覆蓋的山巔的每一處隘口,花崗岩的每一塊斷面,就像以最高的清晰度傳輸到你的眼前,美得讓你說不出話。

 

石油和香蕉

終於說到本文的重中之重了,挪威本來在北歐是飽受欺凌的窮親戚,忽然來了一個叫傑德的人,轟的一聲,石油洶湧而出!挪威人命運的改變發生在1965年,這一年英國,丹麥和挪威三國政府就北海資源板塊分配進行磋商,最後的結果對挪威人極為有利,以至於讓很多人聯想到陰謀論:比如當時丹麥的外交大臣是個酒鬼,在簽約當天醉醺醺的就簽了約諸如此類。但真相是當時誰也不認為北海有石油,海床和大陸架在那個年代也是個不被重視的議題,丹麥大力爭取的其實是漁業權。

接著,石油開始在挪威各處海域洶湧而出,國家牢牢的控制著本國的石油生產,2011年挪威的主權基金超過了中東的阿布扎比,成為了世界第一,預計很快將突破萬億美元,形象的說,挪威人可以輕鬆還掉兩倍的希臘債務。這筆巨大的財富一直被妥善管理,挪威也因此平安度過了2008年金融海嘯,而且還人均增加了數萬美元。雖然年年都有人發出預警,指出挪威的石油產量很快會達到峰值,然後挪威人就會一步步退回到曬魚乾和剪羊毛的日子,可他們卻接連不斷的發現更多的油田,與此同時,挪威還是世界第五大天然氣生產國。

 

挪威海上石油開採

挪威的主權基金擁有世界上8000多家企業的股權,當你進入這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大廈頂層房間,你會有一種宇宙主宰君臨天下的感覺。基金的管理者們努力讓這筆天賜的財富能夠保證未來幾代挪威人的購買力,而他們的工作的確富有成效,這是典型的北歐式節儉精神。2015年,挪威人均GDP全球排名第四,前三位依次是盧森堡、瑞士和卡達。

當然,突如其來的巨額財富處處影響著原本不喜歡放縱揮霍的挪威人,目前有三分之一的適齡工作人口無所事事,一百多萬年輕人靠國家的資助過活,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干著挪威人自己不願意乾的工作。有一個讓丹麥人經常笑逐顏開的故事:有幾個瑞典工人被請到一家挪威的加工廠上班,工作是剝香蕉皮;而在北方沿海的魚類加工廠,由於切魚片的工作很辛苦,絕大多數的工作已經外包給了中國——把魚空運到中國,切完片之後再運回來,然後再由俄羅斯工人完成剩餘步驟,挪威人什麼都不用動手。

 

一家人

與其他的北歐鄰居相比,挪威人一直自成一體,我行我素,即使在本國也四散而居,他們似乎不喜歡也不需要現代世界,他們更喜歡家鄉服飾,土風舞和魚乾。石油的出現反倒幫助了挪威的隔絕和貿易保護政策,這使得挪威人成了鄰居國民無數笑話中的鄉巴佬和傻瓜(類似於北歐版的溫州炒房團和山西煤老闆)。對於遠方來客,挪威人始終抱著矛盾的心態,血腥的「7.22」事件之後挪威人更加感覺到他們就是一個這麼小的群體,就是一家人。相信他們將繼續善用上帝賜予的財富,和平從容的繼續他們與世無爭的生活。

「資源的詛咒」是世界上普遍性的情況,對比伊拉克、利比亞、南蘇丹,甚至巴西和阿根廷,挪威堪稱是少有的特例。北歐獨特的平等主義和內斂精神讓人們可以更加理智長遠的使用天賜的巨大財富,這使得挪威人格外從容的過著自己的小確幸生活。特別的生存環境造就了挪威人現在的氣質,每次當你吃著從那兒遠道而來的三文魚片時,總能感受得到。

【出處】曉松奇談 2016-08-04/秋明之楓

【峰語】挪威/2020-02-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