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店學堂】從貴森森的瓦城看到什麼商機?  

總算要開始進入今年的主話題了,小店學堂,也就是我看到的屌絲商機,首先就來聊聊貴深深的《瓦城》。

四月13日,回福州前,我與老婆女兒去新光三越的《瓦城》用餐,這其實是我第一次到瓦城吃飯,然而吃完飯後,我發現真是他媽的貴,二人套餐竟也要¥1400,媽呀,套餐不是應要比較便宜嗎?但這樣一人平均還要¥700,這價位我可以到僑園吃很好的歐式自助餐了。

更神奇的,即使這麼貴,還是星期四下午一點,結果還客滿,所以台灣雖然四小龍薪資最低,但消費力真是他媽的強,我吃了都心痛的餐,生意卻是絡繹不絕。

好了,談美食的話,google 就一大堆,也不是峰仔愛聊的話題,所以這篇我們談談更有趣的,看看瓦城怎麼海削消費者的,由這個角度來看小確幸,才比較對得起智商嘛!是吧?

先談一下性價比。事實上,我覺得《瓦城》的性價比不高,應這麼說,它的餐點都很好吃,但價格太高。其實這樣的價位,我寧願再度光臨樓下的添好運,同樣的飽足感,添好運二人應在1000元左右,而且美味度還更好。

橫向對比的話,在台中吃泰菜的有《好泰》《泰小館》,味道絕對不輸瓦城,更重要的,價格只有瓦城的一半。好了,我在台中能以一半的價格吃到好吃的泰國菜,那我又何必去瓦城?

然而,能這麼理性去消費的很少,我感覺多數消費者還是盲從的,受品牌的影響很重,所以你會發現這些不錯的泰國小餐廳,生意可能都還輸瓦城一截,這其實是相當不合理的,而不合理的東西,就蘊藏著商機。

其實泰國菜在台灣這幾十年來,已有愈來愈多國人能接受,高端這塊已被《瓦城》吃掉了,但中低端部份呢?在台中還沒有很明顯的強者,在我上述談到的《好泰》《泰小館》都屬於單店經營,並未發展出連鎖的規模。

好了,義大利麵在台中有很平價且賺錢的連鎖 Nu-Pasta,所以除非你能做得比它好,不然可以不用切義式料理,但在台中,有很強的平價泰式料理連鎖嗎?應該沒有,市場的空缺閒在那裡,而這是很多人都沒發現的事,以致於瓦城能靠著極高的毛利狠撈。

《瓦城》有多狠呢?2016年它的獲利是 EPS 13元,營收 39 億,淨利 3 億元,這種獲利,九成的高科技公司都追不上。所以一旦規模出來,只靠著台灣的內需市場,只做餐飲,都有驚人的獲利。

由此可知,泰國菜在台灣還是個暴利,所以即使你的定價只有瓦城的一半,那它還是暴利。若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如果價格只有瓦城的一半(前提也要好吃),你會不會常常想去吃?我會,相信多數人也會,但目前台中市場上有這樣的店嗎?應該沒有。

我在講的,其實就是行銷上最基本的『定位』,你抓好定位,在市場上就能狠撈一筆。籍由這個例子,你再去抓其它市場沒有的定位,那就有機會做到屌絲翻身。

我再舉個定位的例子,台灣有間餐廳叫《How Fun 好飯食堂(google 能找到)》,二位七年級生開的,定位在西班牙菜,2013年開始的,結果現在已開了四間,最近還開到上海去,沒有為什麼,就是抓到了市場上還沒有的定位。

所以很多人常說,台灣『落後 + 又沒機會』,但這二件事本身在邏輯就是衝突的,因為落後,才會有機會。事實上,台灣的機會確實不少,我的《小店學堂》已舉了不少例子,在未來,我還會談更多,談到會讓人想辭職,因為金礦是先搶先贏啊!呵呵。連結:台灣的落後不是落後,而是機會

註:《瓦城》的老闆徐承義也是富二代,但餐廳基本上我歸類為是能屌絲創業的,如果徐承義能蹲個20年來熬出個上市公司,為何身為屌絲的你不行呢?連結:34歲徐承義開9店 年營業額達2.6億(2013-11-13)

連結:《小店學堂》系列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