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如何更快吸收《峰言峰語》?想節省時間,先了解峰仔的分類方式唷!  連結如何閱讀《峰言峰語》?

目前分類:寓言.小品 (9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每一個人的價值觀,什麼叫做有成就、有成功?是由每一個人自己去思考,自己去下定義。我要講一些小故事,這些小故事對我個人有很多啟發。

二十四年前公司派我到德國,跟機械廠商談一些事情。那時候我第一次到德國,到了杜賽多夫這個城市,德國公司派了一個穿著筆挺的司機,開了一部賓士280來機場接我。從機場走高速公路到公司還要四○分鐘車程,上了高速公路,司機回頭跟我說,「先生,今天我這一部車子是新車,所以我不能開很快。」結果我一看他的儀表板,一百四十公里的速度,他還告訴我不夠快,我不知道怎麼回應。 他還說他明年就要退休,而且非常驕傲地跟我講,他從二十二歲開始就當司機, 他開車開了三十一年,沒有被警察抓過一次違規。他非常會保養車子,這是他第四部賓士,這一生他只汰換了三部車。他非常驕傲,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棒的司機。我當時聽了很感動,一個五十三歲的人,當了一輩子的司機,還是兢兢業業,甚至非常驕傲。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數年前,一對老夫婦,女的穿著一套褪色的條紋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則是穿著布製的便宜西裝,也沒有事先約好,就直接去拜訪哈佛的校長。校長的祕書在片刻間就斷定這兩個鄉下老土根本不可能與哈佛有業務來往。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位長年住在山裡的印第安人因為特殊的機緣,接受一位住在紐約的友人邀請,到紐約做客。
當紐約友人引領著印地安人出了機場正要穿越馬路時,印地安人對著紐約友人說:「你聽到蟋蟀聲了嗎?]紐約友人笑著說:「您大概坐飛機坐太久了,這機場的引道連到高速公路上,怎麼可能有蟋蟀呢?」
又走了兩步路,印地安朋友又說:「真的有蟋蟀!我清楚聽到牠們的聲音。」紐約友人笑得更大聲了:「您瞧!那兒正在施工打洞,機械的噪音那麼大,怎麼會聽得到蟋蟀聲呢?」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人之美 「真正的美德如河流,愈深愈無聲。」─ 哈利法克斯
第一次登陸月球的太空人,其實共有兩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壯外,還有一位是奧德倫。當時阿姆斯壯所說的一句話:「我個人的一小步,是全人類的一大步。」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名言。
在慶祝登陸月球成功的記者會中,有一個記者突然問奧德倫一個很特別的問題:「由阿姆斯壯先下去,成為登陸月球的第一個人,你會不會覺得有點遺憾?」在全場有點尷尬的注目下,奧德倫很有風度地回答: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上海到倫敦怎麼去才好玩?」這是上海一家電器公司的有獎徵答題目。第一特獎是四十吋彩色電視機。參與這個活動的情況異常熱烈,書信有如雪片一般地飛來。競逐者來至全國各地,其中不乏教授、大學生、上班族甚至家庭主婦等,答案是無所不包,創意是無奇不有。
決選的結果出乎意表:由一個小學生雀屏中選。他的答案很簡單:「跟好朋友一起去最好玩。」的確,誠如評審給於一致的評價:分享的快樂,遠勝過獨自的擁有。
瑞典有一個人名叫諾貝爾。他在讀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總是由一個名為柏濟的同學所獲得。有一次,柏濟意外地生了一場大病,無法上學而請了長假。有人私下為諾貝爾感到高興說:「柏濟生病了,以後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屬了!」諾貝爾並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將其在校所學,作成完整的筆記,寄給因病無法上學的柏濟。到了學期末了,柏濟的成績還是維持第一名,諾貝爾則依舊名列第二名。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牠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牠的痛苦。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剷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 

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剷進井裡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牠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剷進的泥土堆上面!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牠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兒第一次將男朋友帶回家裡,父親在客廳裡迎接他們,陪著女兒和男朋友,天南地北的聊著。
父親問女兒的男友:「你喜歡打球嗎?」
男朋友回答:「不,我不是很喜歡打球,我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看書,聽音樂.」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元前二八○年,古希臘 Epirus 國的國王 Pyrrhus 是一位具侵略性的領袖,當時正好羅馬帝國逐漸在擴張版圖,二軍爆發二次慘烈戰役,羅馬帝國雖在士兵和馬匹數目上佔優勢,但 Pyrrhus 擁有一項秘密武器──羅馬人從未見過的大象,在 Heraclea之戰中,雖然 Pyrrhus 擊敗了羅馬軍隊而獲得重大勝利,然而他的部隊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有人向 Pyrrhus道賀時,他回答說:「再一次這樣的勝利,我就輸了。」從此以後,「皮拉斯式的勝利」就是指不值得的勝利。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說新語》記載,曹操要接見匈奴使者,卻因為自己個子小,就找崔琰當替身(崔琰體型高大、聲音高暢、鬚長四尺、外形威武),自己拿著刀站在床頭。接見完畢,曹操私下派人試探匈奴使者:「你對魏王的印象如何?」使者回答:「魏王儀表不凡,但是床頭捉刀的那位,才是英雄啊!」曹操獲報之後,派人追殺使者。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漠北蒙古遊牧民族,數千年來,長為中國之邊患大敵,歷代都是修築萬里長城以防禦之,不知消耗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有「中國第一聖君」美譽的康熙皇帝以定牧、分治、聯婚、宗教等政治方略安撫蒙古,化敵為友,因而消除中國塞北邊患,萬里長城從此失去其軍事意義。康熙大帝曾說:『修築萬里長城,究屬無用,我朝施恩于蒙古,使之防備于朔方,較築長城,猶為堅固也。』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伯溫作的《郁離子》有則寓言:韓國國君對公叔說:「寡人想多用賢才,但韓國群臣中沒有夠格的材料,該怎麼辦?」

公叔回答:「大王知道種樹的經營之道嗎?我的家族世代在東郊種樹,松、楠、檜、柏這類樹材可以為棟樑,得種三、五十年而後成;檉柳、樸樕這類樹材,長得很快,但只能當薪柴。棟樑之利緩而薪柴之利速,但棟樑之利卻是薪柴之利的百倍。我們家兩種都種,世代享用不虞匱乏,富甲於韓國。我隔鄰的窶叟,貪慕松檜的利潤,但種了三年就砍伐販售,結果只夠朝夕溫飽。大王你的用人風格,不等待人才成長,結果造成不克負荷,棟樑之材消耗掉了,萬一將來屋子壞了,我只怕把薪柴綁起來是支撐不住的。」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宋朝釋洪惠所撰《冷齋夜話》中收錄一則見聞:有位文士潘大臨寫給朋友的信中提到:「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昨日閒臥,聽到風雨攪動林木的聲音,興起靈感,起身提筆,才寫下『滿城風雨近重陽』,突然催收租金的人來到,興致大敗,所以只有這一句奉上供你欣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玄宗寵愛楊貴妃,任命她的堂兄楊國忠擔任右相,楊國忠大權在握,對朝中公卿以下頤指氣使,文官系統莫不懾於他的威風。有人對新科進士張彖說:「一定要去拜望楊國忠,能見到他,富貴就有望了。」張彖回答:「你們都以為右相是泰山嗎?在我看來,那只是冰山而已,等太陽一出來,你們就要失去靠山了。」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宋王安石變法,引起「新舊黨爭」,最後宣告失敗。我們今天回顧那段歷史,當然可以下一個簡單的結論:保守派抗拒改革,使得變法失敗。但實際上發生的情況不是那麼單純,牽涉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領導人的風格氣度。

某年元宵節,當紅的王安石陪著皇帝車駕,自己騎馬進宣德門,禁區衛士喝止,並拉住他的馬。王安石老臉掛不住,奏請皇帝處分衛士,御史蔡確講公道話:「宮廷禁區衛士的責任,只管扈衛至尊,宰相騎馬的場合不當,理應喝止。」皇帝最終仍裁決:打衛士的屁股,譴責內侍,但王安石仍憤憤不平。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則天時代,有人呈獻一顆「有紅色紋路的白石頭」,鳳閣侍郎(實質宰相)李昭德問:「這顆石頭有什麼奇特之處?」那人回答:「這顆石頭有赤心。」李昭德大怒斥責:「這顆石頭有赤心,難道其它石頭都想造反了嗎?」在場所有的人都笑了。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北朝北魏王室一位宗親元順因為個性剛直得罪權貴,被外放出去當刺史,胡太后器重他的才幹,將他召回中央做官。太后喜歡粧飾打扮,元順當面勸諫,太后面帶愧色回宮,將元順召來,責備他:「我從千里外將你徵召回京,難道是要你在眾人面前羞辱我嗎?」元順說:「難道太后陛下不怕天下人訕笑,只為我一句話而感到羞恥嗎?」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唐莊宗李存勗有一年夏天,吃不消溽暑,下令建一座樓子供他清暑,可是忌諱宰相享崇韜阻止,就派宦官去對宰相說明:「朕昔日與梁軍對抗時,披著鎧甲、冒著矢石、行軍宿營都不怕濕熱,如今深居宮中卻擋不住溽暑,奈何?」

郭崇韜回奏:「陛下當年征戰,因為勁敵未除,所以暑熱不是問題,如今天下大定,雖然住在宮殿裡,仍然覺得熱不可耐。如果陛下不忘當年艱難之時,那麼,暑氣自然消失。」皇帝聞言,默然不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代後晉天平節度使杜重威,所到之處倒行逆施,人民多聞風而逃。有一天他出門,經過市集,對左右說:「人家說我造成百姓出走,你看,人不是很多嗎?」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貞觀十二年,唐太宗對魏徵說「近來政事教化方面的得失情況,比起往前怎麼樣?」

魏徵回答說「如果論遍施恩德聲威,使遠夷入朝進貢,跟貞觀初年相比,不可相提並論。如果論德義的潛移默化,民眾的心悅誠服,跟貞觀初年比較,相差又很遠了。」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朝貞觀初年,有人上書請求清除邪佞之臣。

太宗問他說:「以我所知,我都是以任用賢臣的心來用人。你知道哪個人是邪佞之臣嗎?」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