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民主化20年後,透過地主民代所制定的各類剝削制度後,富人不用做都世代富貴,而老百姓做二份工都窮其一生。關於地主民代所制定各類台灣獨有的剝削制度,可參考峰仔的《連結:魯蛇不哭系列文章》。

在剝削制度下,任何有能力的人要出頭都是非常困難的(可以,但會是很小的概率),舉例來說,即使你的小孩很有才華唸到了台清交,但出社會後,面臨的還是低薪與沒有未來的前景。事實上,現在已是如此,何況未來呢?連結:當台大畢業也是低薪時

那台灣人的未來在哪裡?我認為在美國、中國。

先談美國,我認為歷史上,只要是人才薈萃的地方,就是發展最好的地方,更何況美國不論是軍事、貨幣、產業、人口、教育……都是世界執牛耳者,這種多元優勢的疊加,就是機會的不斷釋出,而這是台灣不可能具備的。連結:阿上談美國夢與台灣夢

美國比較好理解,但台灣人的未來在中國,這怎麼說?

 

中國的未來絕對好過台灣

我在幾年前寫過一篇文章《連結:別再西進大陸》,意思是說大陸已沒什麼機會,不如留在台灣打拚,但這是由『台灣人 + 創業者』的角度來說,但對一個『一流工作者』而言,大陸的機會還遠大於台灣的。

原因就在於,大陸一線城市的工資在過去20年不斷上漲,而非台灣的20年不漲(只有財團老闆和地主的收入透過制度不斷增長),這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大陸的內需市場龐大,再加上新產業的機會不斷釋出。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寫完《連結:別再西進大陸》後這幾年所觀察到的大陸產業,不但出現了世界一流的app、行動支付、生活應用(如摩拜、ofo單車)……而且在硬體上更有愈來愈多的世界一流企業(例如液晶螢幕、起重機……),更驚人的是,連無人機這種新科技,目前世界最大的公司也是出自大陸。

上述的這種新產業,都不是台灣所具備的。

其實華人世界的權貴都搞房地產,所以二岸的房地產都不斷上漲(我認為只要制度不改,華人世界房地產的上漲大趨勢並不會改變)。但二岸的差異在於,台灣只有房地產,但大陸除了房地產外,還有世界頂尖的新產業,而隨著新產業的產生,它必然釋出更多的機會,這些機會也必將帶動未來大陸薪資再進一步上漲。

此外,你看二岸的公共建設還是有差別的。大陸的工業區真的是為了發展(大陸是貪污、發展都同時都有),但台灣的工程只是為了貪污而非真為招商,你會發現地主民代不斷舉債在各地蓋工業區,名為發展實業,實則是撈工程油水,最後的結果,就是蚊子館處處,產業未得發展,但地主民代早已個個盆滿缽滿。

記住這句話:台灣只有房地產,大陸不只房地產。這個本質上的差異,註定了未來大陸工薪族的薪水會在未來超越台灣。

另外,統計的迷思也順便說明一下。大陸雖然2017年的人均GDP只有8500美金,貌似僅有台灣的1/3,但這背後有二件事要注意一下。

首先,1997年大陸的人均GDP只有775元,也就是說,這20年來,大陸人的收入翻了10倍,而地主民代所統治的台灣翻不到1倍(基本都翻到物價而不是薪資),從長遠看,因為大陸有新產業而台灣沒有,大陸薪資成長超越台灣是個必然。

其次,大陸人均GDP要分城市來看,它在2017年雖是8500美元,但這是連很貧窮的山區都統計進去,如此自然會拉低人均。但如果你看2017年大陸一線城市的人均GDP,基本都已是17000美元左右,按上述速度發展,一線城市的收入要超越台灣,是個必然。

對於一個正常的台灣人來說,到大陸通常是到一二線城市工作,而非山區或農村,所以探討「中國GDP」比較沒意義,你要觀察的,其實是「中國一線城市GDP」,按這思路去想,由過去的成長率以及未來20年的發展,在「中國一線城市GDP」與「台北市GDP」之間,一個上班族在何處的發展更好?不言而喻。

 

中國人、台灣人不是重點,『活得像人』才是重點

另外,談談比較敏感的族群認同。

峰仔認為,台灣經過地主民代20年的洗腦,很成功地讓台灣人追求『集體主義』勝過個人主義,簡單的說,把『台灣主體意識』這種觀念看的比個人幸福還重要,所以你在台灣,可以看到很多人氣憤地痛罵中國打壓,但對台灣獨有的剝削制度卻視而不見。連結:『台灣主體意識』是個人該追求的嗎?

很多台灣人在嘲笑笑中國人因為民族主義而砸日貨時,卻沒想過自己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台灣人不批判剝削他們的地主民代,反而仇恨與生活無關的中國。連結:你可以仇恨中國,也可以重新思考

當21世紀西方主流思想都認為國家應該為個人服務時,台灣人卻仍把國家認同看的比家人幸福還重要,多數人沒有想過的是,那些高呼『台灣主體意識』的地主民代,早已擁有了雙重國籍,當他們要你犧牲生命保衛台灣主權時(實際是為了他們的政權),他們的小孩根本不當兵,甚至很多已經是美國人。

事實上,不論是目前西方主流的思想,或個人的價值來說,國家若不為個人服務,則這樣的國家不值得你留戀,你真正要考量的,是個人的幸福,哪個國家更有機會為你帶來幸福,你就該往那裡走。

地主民代說『沒有國,哪有家』,但真實的歷史卻是『先有家,才有國』。

選擇成為『中國人、台灣人、美國人』都不該是你的重點,你和家人要『活得像人』才是重點。

 

我的感慨

我最大的感慨,是覺得現在90%以上的台灣人都沉淪在集體主義的狂熱中,這不僅在底層的『愛台灣』口號,而且也在中產以上的『台灣主體意識』中。

在生活中,我遇到很多學歷高的知識份子,當我說明為何不太看好台灣未來,而他們又沒有具體事實反駁時,就會說『沒想到你對台灣這麼沒信心啊』,聽到這種口號,我就不太想聊了。

原因在於信心必需來自事實,而非口號。你小孩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你會對他的未來很有信心,但如果整天吃喝嫖賭,你還會對他有信心嗎?台灣民主化後,房價物價愈來愈離譜、中產愈來愈窮、底層愈來愈多、勞工愈來愈苦……同一時間,富人卻靠著制度卻能愈來愈富,這樣的國家,你要如何有信心呢?

美國、中國不跟你談要有信心,你只要看著他們的產業政策與發展軌跡,自然會產生信心,所以是否有信心,絕非來自口號呼喊,而是根據事實。40年前我們對台灣有信心,現在對台灣沒信心,說穿了,都是依據既存的事實。

一個人喜愛自己的居住土地,是種天然的情感,『愛台灣』絕對是所有居住在這塊台灣人的必然情感,這點並不需要刻意強調,就好像一個人整天在路上喊著『愛小孩』,這會是件很奇怪的事。所以我說:『愛台灣是天經地義,但沒事就喊愛台灣是天生有病。』

我生活在台灣,必然深愛這塊土地,但講老實話,這種熱愛土地的根源還是來自於愛自己與家人。然而,當你無力改變地主民代的剝削政策時,為了自己與家人的幸福,去尋找另外的世外桃源,才是你真正要做的事。

事實上,我們真正要學習的,是四百年前我們的祖先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唐山過台灣』的移民精神,如果當年他們們死守一塊土地而高喊『愛唐山』,那他們的後代是如何都不會幸福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