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外送之必要:對個人、對商家】

這期《數位時代》談到了外送的興起,對於此,市場上的商家有不同做法,與雜誌談個案不同的是,這篇我想聊的,是什麼決策會更正確。

餐飲科技大爆發!
http://bit.ly/32vxXhL

如果你是開餐廳的,會發現市場上有完全二種不同的聲音,一個是認為『要加入』,因為能擴展業績,另一派是認為『不要加入』,因為平台抽太兇,影響獲利。

先說答案,我個人認為,加入外送平台(Uber Eats、Foodpanda)是必要的,原因在於,這是趨勢,而跟不上趨勢的,往往會被時代所淘汰。

註:但如果你是高檔餐廳,很吃氣氛,可能加入外送平台就不好,因為會傷害到品牌形象。

我知道很多店家談到,毛利會變低,但沒辦法,這就是新科技所帶來的趨勢,而你只有加入或退出,退出者,除非你的競爭力極強,否則也是要出局。

其實外送平台的出現,在店家與消費者間,一定是消費者贏,因為多了一種選擇,你如果不想叫外賣,那就自己去店家即可。

但像我這樣的人,則很高興外賣平台的出現,原因倒不是因為我懶,而是我能將時間投入更有效的地方。

舉例來說,我自己會算,如果買個飯還要騎車去小販,從來回的路程加上等待的時間,至少都要去掉半小時,而就以現在最低時薪來談好了,這樣的成本至少就是80元台幣(還沒算上油費)。

但叫個外送,只會多30-50元,這種狀況下,一定是叫外送對我來說更划算。

我知道有人說是因為現代人懶惰才叫外送,但我真不是,因為省下來的時間,我也在學習或工作。

所以除非是剛好順路,或是想透透氣,或是想與朋友聚會,不然現在要出去吃飯的時候,我基本都是叫外送,將成本轉嫁到外送業者。

對消費者是贏,但對商家不一定,所以這篇文章主要是談商家的狀況,商家的部分,觀念調整過來的,就是贏家,調不過來的,就會是輸家。

由上述可知,不論是消費者的習慣,或是實際的狀況,現在都有很大一部分人往外送移動,而我認為未來,還會有更多人,所以這趨勢是確定的。

如果我是商家,思考的不是擔心毛利降低所以抵抗這趨勢,而是在這趨勢下,提升利潤,而這就必須做出調整。

舉例來說,你產品線一定要調整,原來的產品線變成低毛利了,這些就要轉為帶路貨,然後再去開發更高毛利的產品(如新產品線或飲料),讓消費者加購。

另一個部分,這是換店面,在店租到期後,如果確定外送愈來愈佔主要業績,那就應該移到租金更低的巷內店面。

或者是,來店客還是很多,那我就在巷內再開一間同類型但不同定位,以外送為主的小店,這很好定位啊,假設你是賣魯肉飯的,另創一個辣味的,如『花椒魯肉飯』就出去了。

結論是,每次新科技所造成的新趨勢,都會刷掉一批人,另外成就了一批人,在這種新的趨勢下,我認為觀念能調整最快的人,外送平台就是新的商機。

相反地,如果始終拒絕而不願調整觀念、行為的人,就會被時代浪潮給逐漸淘汰。

所以同一件事,到底是機會還是危機,我認為,主要還是取決於商家自己的觀念。

餐飲科技大爆發!
http://bit.ly/32vxXhL

【峰語】外送對商家之必要/2020-02-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