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大學前讀的書很少,但對中國的歷史特有興趣,尤其是春秋戰國的九流十家,於是研究所時,我重讀了《論語》《老子》《莊子》《孫子兵法》。

在九流十家中,《縱橫家》的代表人物就是孫臏、龐涓、蘇秦、張儀,而這四人都師從鬼谷子,因此當時特別想理解這門學說,總想著鬼谷子必有著包藏天地的詭道。

而研究所畢業幾年後,有次真在書局看到了《縱橫術》一書,大喜之下就馬上買回家,但看完後,卻覺得蠻一般的,當然,其中有些亮點,但整體來說,相當平凡,甚至還有不少的重覆,讓我相當失望。

我覺得這也是華人這民族很大的特性,凡事喜歡故作神秘、極好吹噓,所以神話了很多古人,舉例來說,我認識不少朋友,不約而同地都特別愛讀老子、易經,然後總是故作高深,好辯不務實,但這些書我看過後,覺得就是一些哲學的概念,有些觀點確實不錯,但也有不少過於抽象以致能多元解釋,再得到『不能言傳,只能意會,存於一心』這種講不清的東西。

後來接觸了西方哲學,就會發現邏輯辯證與自成體系的學說,直甩東方哲學好幾條街。只不過我們這民族很愛意淫,又好吹噓,且不務實,所以年輕時我常被忽悠到覺得中國哲學是博大精深,遠非西方蠻子所能比擬。

其實中國人在秦朝後,因為統治者要箝制思想的原因,再加上後來的科舉八股,就愈來愈奴化成不能思考的民族,以致於中國比較精彩的思想,還是在春秋戰國。

而其中,我覺得《論語》很不錯,《老子》也行,但沒有很多華人吹噓的那麼神,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孫子兵法》。主要是我發現先秦諸子的學說,都是以散文為主,並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但《孫子兵法》不但體系完整,而且講述具體。

會突然聊這件事的原因,是突然看到網路文章《鬼谷子七十二術》,雖有亮點,但整體而言,還是比較散亂的結構。

連結:鬼谷子七十二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