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禮品卡生意,一年能撈1.8億
吳曉波頻道 2021-12-15(原文出處)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星巴克、喜茶、奈雪的茶等消費品牌常常會銷售禮品卡(分別叫星禮卡、阿喜有禮多金卡、心意卡),這些卡片通常面值(售價)與實際儲值金額相等,比如售價是100元,實際的儲值金額也是100元。多兜了個圈子,商家圖什麽?
其實,禮品卡比你想象中更賺錢。
1
禮品卡又叫預付卡、儲值卡,顧名思義,需要先充值再消費。它既可以是芯片卡、磁條卡等實體形式,也可以是通過微信、支付寶卡包發行的電子儲值卡等虛擬形式。
禮品卡是不記名的,購買禮品卡的人可以自用,也可以轉贈給其他人使用。因為禮品卡的價值接近現金但又不是俗氣的現金,所以成了送禮的一種方式。
對商家來說,禮品卡主要有以下幾個好處:
一、免費占用資金
商家在發售禮品卡時已經收到現金,而禮品卡從發售到被使用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內卡內的余額可以被商家使用,光利息就能賺不少。
二、余額損耗
消費者在使用禮品卡的過程中偶爾會發生丟失或者余額沒有用完(余額不可能正好足夠購買商品)的情況,這部分不消費的錢就被商家賺走了。
三、對經營的幫助
消費者得到某個商家的禮品卡,在用完卡內余額之前,往往會成為該商家的穩定客戶,增加了客戶黏性。
此外,消費者用禮品卡購物時,對於卡內數字減少不像支付現金那樣心痛,消費者節制力降低,有利於銷量增長。
2
禮品卡這麽多的好處,有數據支撐嗎?
有的。
以星巴克為例,它靠“星禮卡”一年能躺賺1.8億美元。其中包括直營店收取的1.645億美元與特許經營店收取的1660萬美元。
這1.8億美元不是顧客用預付卡消費咖啡轉化而來的收入,就是顧客未使用禮品卡所產生的。
如果顧客的禮品卡不慎遺失或者在到期前仍有余額未使用,卡內剩余的金額會被星巴克直接計作收入。財報中這部分收入被稱作“Breakage”,禮品卡報廢的意思。
說是收入,但這部分收入因為幾乎沒有成本,實際上接近純利潤。禮品卡報廢的這1.8億美元天降之財,占星巴克2021財年(截止日為10月3日)利潤總額的4.3%。
在用戶黏性上,2021財年,星巴克總收入為290.6億美元,而正常消費+報廢的禮品卡金額達到124億美元,占比42.7%,禮品卡消費托起了收入的半壁江山。
在資金占用上,2020財年結束時星巴克的禮品余額為12.8億美元,2021財年新發了125.6億美元禮品卡,正常消費+報廢了124億美元,加上匯率影響,到2021財年末,星巴克還有14.5億美元的禮品卡未使用。
*數字略有高估。除了禮品卡,星巴克會員積分(可兌換禮券等)也包含在預收款內。
一個水管進水,一個水管出水,而星巴克的資金池里始終有14.5億美元的“水”可供使用。
3
那麽,有多少比例的余額沒有被使用呢?
2021財年,星巴克正常消費+報廢的禮品卡總額為124億美元,報廢的金額占比為1.45%。也就是說,平均每100元的禮品卡會有1.45元余額沒有用於正常消費,被星巴克笑納了。
今年11月初,《1818黃金眼》欄目就報道了一則關於星禮卡過期的新聞:2018年,杭州的小周在星巴克微信小程序里買了電子星禮卡 ,最近發現卡內余額清零了。
消費記錄顯示,從5、6月份開始,星巴克每個月會扣兩元錢的延期管理費,直到10月份扣完最後1元錢,一共11元,余額清零。
在星巴克中國的官網上,有星禮卡的相關商業章程,其中第4.4條規定,星巴克的星禮卡有效期為三年,在有效期屆滿後,將自動延期30天。預付卡延期期限到期後,星巴克會從卡中扣除延期管理費。延期管理費按有效期到期日該星禮卡余額的1%收取,最低為人民幣2元,直至扣完為止。
如果用戶想退卡呢?很麻煩。
星巴克要求:
退卡人應是購買預付卡的原購買人,並應在發卡人指定的渠道辦理退卡。辦理退卡時,個人退卡人應提供與原購卡人一致的有效身份證件,企業退卡人應提供加蓋公章的退卡申請和營業執照覆印件。預付卡退卡人應退還購卡的原始發票、充值發票(如適用)以及相關的付款憑證。
並且,退卡要收退卡手續費,統一按所退卡片余額2%的標準收取,最低人民幣20元。
如果卡片毀損無法交易或使用,需要換卡,用戶還得支付10元的換卡費(電子卡手續費則為1元)。
星巴克在章程中特別強調了一點:
自發卡人或售卡企業將預付卡交付給購卡人之時起(若為電子類預付卡,發卡人通過電子方式發送給購卡人即視為交付),預付卡的丟失、毀損等一切相關風險轉移予購卡人。
這些規定符不符合相關法律呢?符合。
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中提到,為防止發卡人無償占有卡內殘值,方便持卡人使用,不記名商業預付卡有效期不得少於3年。對於超過有效期尚有資金余額的,發卡人應提供激活、換卡等配套服務。
所以,星巴克在國內發售的禮品卡有效期就是3年,一年不多一年不少;星巴克也提供激活、換卡服務,只不過提供的是“小額付費服務”。
4
總的來說,星巴克在賣出禮品卡時,就已經穩賺不賠——用戶正常消費,那麽星巴克賺的是賣咖啡的錢;如果卡片內的余額因為種種原因沒使用,星巴克能賺更多。
這也是咖啡奶茶店、商場、書店、健身房、加油站、理發店等各行各業都在發預付卡的原因,有些公司甚至能通過“跑路”賺更多的錢。
但存在的並不一定是合理的。
在美國,星巴克發售的禮品卡不設有效期,也不收取會導致客戶余額減少的服務費。根據無人認領財產法,未被用戶使用的余額會轉交給政府機構。
這反過來提醒我們,是否有必要加強對預付卡的監管?
吳曉波頻道 2021-12-15(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