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天氣很詭異,自三月回福州到現在,已近四個月都在下雨,印象中,晴天少有超過三天的。
朋友常問我,奶茶店是不是最怕冬天?其實我們最怕的是雨天,冬天顧客還會喝熱奶茶,但若遇到雨天,街上人流就會變少,而業績也就直線滑落了。至於如何提升雨天業績,也就成了叭卟的重要課題。
幾近思量後,峰仔想既然雨天無法提高『客流(客人的多寡)』,那我提高『客單(每次的花費)』總有機會吧?基於此,叭卟推出了行銷案【雨天心情卡】,只要是下雨,憑卡一律『買二送一』,目的在吸引顧客再多買幾杯。
而為了讓這張卡迅速流傳,剛開始採取全面贈送,但一段時間下來後,我發覺顧客雖拿了卡片,卻很少使用,並未實現我原來想藉此提升雨天業績的目的。
深入分析後,峰仔覺得【雨天卡】應是對的行銷活動,只是它的操作方式錯誤了。贈送卡片雖能迅速流傳,但卻不一定會吸引消費者使用,為何?因為顧客對於“贈送”的東西,通常不會感受到它的價值,因此也不會想要去使用它。(舉個極端的例子,當LV包包和路邊攤一樣便宜,即使品質不變,還會有那麼多人想買嗎?)
另一方面,雨天卡本身是需要成本的,當大量贈送卻沒有產生預估的業績,整體來說,這個行銷活動就是賠錢的。對我而言,可以忍受行銷活動有成本(卡片),但卻無法接受它是不獲利的(業績的增加沒有大於卡片的成本)。
基於這二點,我決定將原本贈送的雨天卡『反手為賣』。恰巧同仁張衛建議門市可賣卡包,於是我將【雨天卡】【早茶卡】【卡包】三者結合後,再以《超值卡包組》的形式出售,沒想到推出後,消費者的反應熱烈,竟在短短二個月內就銷完了3000個庫存!
此外,《卡包組》的熱銷也大幅提升了雨天卡的使用頻率;更棒的是,原先我只希望【雨天卡】能提高『客單』,但沒想到它也提高了『客流』,在附近的居民或商家,現在只要一看到下雨,就會想到叭卟的【雨天心情卡】,於是原先雨天不出門的他們,也會因下雨而跑來買叭卟奶茶。
行銷上,我們知道重點通常不在於『價格(免費)』,而在於消費者感知的『價值』。【雨天心情卡】這件事則具體地告訴了我們:『賣的會比送的好』。
連結:《小店學堂》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