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周圍的上班族朋友,年薪破百萬的算少數,最多約在150萬左右,若加計他老婆,家庭年收最多也很難超過300萬。

若以主計處的資料來看,家庭年收100萬以下的,約有380萬戶,占了72%,而若你的家庭年收超過了百萬,基本上在台灣就超越了七成的民眾,不過,即使家庭年收破百萬,有可能花費也很大,並不代表生活肯定有品質。

生活品質要好,基本上要看【可支配所得】。而依照主計處定義的可支配所得(Discretionary Income,DI),指的是『總收入 - 非消費支出(利息、房租、貨款、保費…等不得不支出的費用)』,這樣的所得,就是你可以花在美食、旅遊、嗜好……上的,也才能真正代表你的生活品質。

我們常聽到很多人在比較年收入,但它代表的只是『個人的賺錢能力』,更有意義的應是【可支配所得】,它代表的會是真正的『家庭的生活品質』。

年輕時,著眼於『年收入』是對的,但成家後,你要看的應是『可支配所得』才對。
 
而依主計處的資料,台灣前20%的家庭的可支配所得約為180萬,這20%的家庭生活品質是很高的,愈接近這數字,你愈有條件提升生活品質。

連結:年資產才是重點

連結:你的年薪值多少資產?

連結:《不想輸》系列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