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長輩退休,發現很多時候他們閒閒無事,感覺毫無活力,相反地,中小企業的老闆雖未退休,卻感覺活力十足,而且生活品質極好。
表面上,中小企業的老闆雖未退休,實際上卻已退休,因為他們每天只花1-2小時在工作上,其它時間都拿來處理私事與休閒,這樣的生活,不但讓自己生活有了衝勁,同時也過得悠閒,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更棒的退休方式了。
所以你會發現,老闆的退休,是沒有年齡的限制的,他們不會在65歲時被強迫退休,也因為沒有時間的限制,你會發現,老闆的退休也可以提前很早,換言之,老闆的退休,它的定義不是由年齡來看,而是由『狀態』來看。
什麼樣的狀態?那就是看工作時數。當一個老闆,他能把大部份的事都交給員工,而每天只花不到1小時在工作上時,那麼他就做到了『老闆的退休』,由這標準來看,你會發現很多企業的老闆,表面上說不退休,感覺他很拚,實際上他已經退休而活在人生的極佳狀態。
更重要的,老闆因為有在持續工作,所以他是有正向現金流的,也因為不是吃老本,所以他可以去做更有品質的休閒,而不用盯著荷包精打細算。
相較起來,員工的退休就感覺很糟糕,他在65歲一定要退休,全部歸零(還要夠幸運才能做到65歲),退休後必須吃老本,現金流是負的狀況下,很多消遣都不敢做,因此雖然活著,但品質並不好,此外,沒有了工作,又不敢出門遠行,最後的結果,就是終於在家閒晃,沒有活力。
我的結論是,老闆的退休,才是真正的退休,因為:【有工作 → 有活力】【有員工 → 有時間】【有財務 → 敢消費】,而員工的退休,只是提心吊膽的活著(因為總在擔心存款不足與活得過久),所以無論在人生那個階段,你一定要立志成為老闆,他才是最不會被剝削的那個人(資本主義無論如何變化,弱勢的永遠是員工)。
鏈接:【小店學堂】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