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周,《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讓「得到」專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成為江湖熱點,專欄也在本周突破18萬的訂閱人數。「得到」作者薛兆豐老師和你分享10個經濟學入門概念,帶你走近經濟學。

1. 成本

釋義:成本是你做選擇時,放棄的最高代價。

案例:你有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你可以選擇打遊戲、看電影或者看書。當你選擇了打遊戲時,電影和讀書這兩個選項當中帶來的價值更高的那個選項,就是你的成本。

 

2. 沉沒成本

釋義:沉沒成本,是指你無論做什麼也無法挽回的那部分成本。沉沒成本作為一種歷史成本,對當下的決策而言,其實是沒有指導意義的。記住,沉沒成本不是成本。

案例:比如花錢買了張電影票,電影一開場,買電影票所花的錢就無法挽回。當你發現這部電影是「爛片」的時候,應該立即起身走人,不要覺得電影票的錢已經花出去了,不看就虧了。

 

3. 科斯定律

釋義:一項資源,不管一開始它的產權屬於誰,最後這項資源都會流動到最善於利用它的人手上。

案例:十六世紀時,西班牙在南美洲發現了大量的銀礦。但是這些新發現的財富,沒有被西班牙長期佔有,而是自然的流入了那些能生產更好商品的國家,西班牙僅僅相當於一個白銀的中轉站。

 

4. 邊際效用

釋義:邊際效用就是多消費一個單位的商品所帶來的新增享受。你願意花多少錢買一個蘋果,取決於這個蘋果對你來講是第幾個。手頭一個蘋果都沒有時,你比較願意出高價;已經有很多蘋果時,你的出價就會變得很低。人是平衡邊際的高手,哪個選項給我們帶來的邊際收益更大,就會在那個選項上投入,直到它的效用遞減到和另一個選項一致,則開始轉向別的選項。

案例:水維持我們的生命卻很便宜,毫無用處的鑽石竟然可賣天價。

 

5. 租

釋義:有一種資產,不以收費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資產帶來的收入就是租。

案例:歌壇巨星貓王一開始是個卡車司機,每年收入不過十萬美元,成為歌星之後,收入可達千萬。但是,即使他收入只比十萬美元多一點,他也會選擇當歌星——這部分比原來十萬美元更高的收入,就是他作為歌星的租值。我們每個人,都在享受一定程度的租。

 

6. 個人估值

釋義:一個人為了得到一件商所願意支付的最高代價,就是這個商品的個人估值。個人估值有三個特點:是個人的,不是集體的;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是由行動支撐的,不是憑空的願望。

案例:一張你小時候的一百分試卷,在你眼中是很珍貴的東西,而在別人眼中,可能是廢紙一張。

 

7. 交易費用

釋義:人們為了改善人際關係,所需要支付的成本和費用。因此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費用。

案例:警察的存在,就是為了防止人與人之間的危害行為;中介公司、交易平台則是要防止交易中的欺詐行為。這些機構都是為了改善人與人的關係而存在的。

 

8.公用品和私用品

釋義:私用品就是你用別人就不能用的商品,而公用品就是一個人用,不影響別人用的商品。我們不能望文生義,以為公用品就是政府提供的,私用品就是私人提供的。

案例:蘋果和雞蛋是私用品;歌曲和科學定律是公用品。

 

9. 耐用品和易耗品

釋義:世界上所有的產品、商品、資源,都可以簡單地劃分為兩種:一種叫易耗品,一種叫耐用品。所謂易耗品,就是一次性就能夠把它消費完畢的,耐用品是需要在一個時間段內慢慢發散出來的。

案例:蘋果和雞蛋是易用品,油畫和房屋是耐用品。

補充:任何一種能夠帶來收入的資源、本領或者稟賦,都是一種耐用品,必須在時間的維度上才能發揮功能。

 

10. 價格歧視

釋義:價格歧視就是根據用戶的不同身份、不同位置、不同時間、不同的需求收取不同的價格。在這裡,「歧視」是一個中性詞,僅表達區別對待的意思。廠商把不同的需求進行了區別對待,為的是在保證利潤的同時促進生產的最大化,儘可能的滿足社會的需求。這是好事兒,不是壞事兒。

案例:很多軟體都會有企業版和家庭版。飛機票也會根據你購買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價格浮動。

羅輯思維 2017-09-23/薛兆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