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跟美團點評產業基金創始合夥人朱擁華總聊天,我問他選投餐飲項目最看重什麼?
他總結了四個字我覺得非常到位:一體兩翼。
什麼是一體兩翼?他說:一體是門店體系,兩翼是供應鏈體系和渠道體系。並且強調,是否具備一體兩翼的基因,是考量餐飲能否做成大生意、有没有投資大價值的三個標準。
這跟我之前一直講的餐飲未來的商業模式是:堂食+外賣/外帶+可流通食品化,有異曲同工之處。堂食對標門店體系,外賣/外帶和可流通食品化,前端對標的是零售化的渠道體系,后臺則是對標供應鏈體系。
在前不久內參舉辦的《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發布會上,我還提出一個觀點:作為餐飲占比三分之一的小吃簡餐跑道,不僅是品類機會的藍海,還是最容易標準化、最有供應鏈優勢、最可能被資本看中、最有機會跑出黑馬大贏家的超級賽道。
今天我們就結合小吃簡餐這個大賽道,來聊聊如何通過“一體兩翼”把小吃做成大生意,把自己做成大贏家:
第一,門店體系
餐飲的消費場景分為到店和到家兩種,即去店里消費和送到家消費。日本分的更細一些,分內食、外食和中食,即在家吃飯、在外面餐廳吃飯、買菜回家做飯。
到店、外食的主流場景就是餐飲門店。在快節奏的今天,小吃簡餐這種品類,究竟開多大的店面合適?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上市公司周黑鴨,700家店,單店面積基本在50平米以上;
良品鋪子,1400家店,單店面積80平米左右;
當下爆紅的喜茶,2014年將店面從30平米擴大到100多平米,其創始人聶雲宸說:“他的產品不僅僅是一杯茶飲,小店没有任何文化可言。”
榴蓮比薩品類代表樂凱撒,早期店面也是30多平,獲得紅杉投資后的店面基本都在100平米左右,最大的旗艦店180平米,75個座位;
……
朱擁華就總結說,小店模式更容易生存和規模化,但太小了不行, 20平米以內的店品牌元素很難展示出來,並且不能保證用戶體驗。
太大了也不行,100平米以上的店,則因為房租和人工的關系,危險程度會高一點。門店面積在20平米~100平米之間最適合,也更受資本的青睞。
門店體系是營收、坪效、供應鏈、管理半徑、發展規模和速度、品牌勢能打造等綜合考量的戰略結果,太大不適應品類的精細化策略、擴張速度慢,太小不利於品牌打造和勢能形成。
另外,細分品類的選擇也是決定未來門店能否規模化的重要因素。
投資了西少爺、遇見小面的弘毅資本王小龍說:“弘毅資本將會找10家具有開10000家基因的餐飲企業。”
據說,最近真格基金徐小平正在看的一個項目“第一佳”雞排,7年已在全國發展了3600家店。
另外一個同類品牌正新雞排,則在全國有9000多家店。
門店既是場景消費的主戰場,也是品牌力的透視鏡,門店規模決定企業規模,品類選擇決定市場量級。
第二,供應鏈體系
相比中式正餐,小吃簡餐品類更容易標準化,更容易接入供應鏈體系。這幾年,餐飲的供應鏈可謂發展迅猛,中央廚房產能整合、國際化食材供應加大、上遊食品工業觸角下沉、專業的餐飲供應鏈服務層出不窮。
這背后是大量老板對餐飲業規模化、企業化發展的需求。
餐飲前端的規模,取決於后臺的供應鏈支撐。餐飲業已經到了PK供應鏈體系的階段,没有供應鏈優勢的餐飲企業將很難在競爭中制勝。
如果只做一兩家店,你可以說追求匠心,不需要標準化供應鏈。但如果你想要做規模連鎖,供應鏈就是你的護城河。
1990年,麥當勞在深圳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店,而早在1983年,麥當勞系統的供應商已經先期進入,在中國開設工廠和農場,包括薯條、牛肉、雞肉、魚肉、蘋果、菠蘿、奶制品等,為麥當勞開業作準備。
喜茶從2014年開始,就從完善供應鏈的角度尋找合作夥伴,定制茶葉。喜茶的上遊茶葉供應商遍布印度、臺灣、河南、廣西等地,並在不斷新增。茶葉的貨量,從最初簡單的少量買賣關系,達到了2015年月均11噸,到了 2016年,月均20噸。
通過與上遊供應鏈的合作,喜茶將平時賣到幾千塊錢一斤的茶葉,通過采購量、配方以及呈現方式,最終以一杯二十元左右的飲品呈現給顧客,打造出高性價比優勢。
品牌力決定餐飲企業的高度,供應鏈體系決定餐飲企業的寬度。
店面未動,供應鏈先行,你有多大的雄心,你的供應鏈體系就應該有多深。
第三,渠道體系
零售化指標也將是決定餐飲企業能否做大的一個重要因素。零售化還有兩個前提:標準化、可流通食品化。做到這兩點才能突破店面堂食的空間和時間局限,進入更大的渠道系統。
前幾天,著名的老字號廣州酒家宣布IPO過會,這個信號表明中國資本市場正在加速向餐飲業開閘,此前排隊的九毛九等餐飲企業也將加速登陸主板。
而通過廣州酒家公布的招股說明書看,其營收分布為:廣州酒家月餅占比44.61%、速凍食品占比12.45%、臘味占比6.75%,其它食品占比10.21%,餐飲占比25.42%。
與其說廣州酒家是餐飲企業,不如說是一家以月餅為主的食品生產企業。
小吃是食品化、零售化的最大孵化器。在前兩期餐見里,我說過,餐飲一旦向零售化打通,其實就是另一個快消行業。
現在市值近200億港幣的周黑鴨,其主打的鴨脖子產品很可能就是以前餐桌上的一道涼菜。
互聯網的下半場,線上正在加速向線下滲透,線上線下渠道融為一體,將共同構建新的零售場景。
中國品類豐富的小吃,迎來品牌化的大機會,也將成就無數個大贏家,期待在這里面看到你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