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年中了,到底該如何制定下半年的戰略?
劉潤 2022-06-22(原文出處

年中了。

時間過了一半,今年的戰略完成得怎麽樣了?

如果順利,我要祝賀你。但還有很多同學和我說:一開始的戰略制定有問題。戰略解碼和翻譯有問題。戰略執行也有問題。

各種各樣的問題。

怎麽辦?下半年怎麽調整?

今天,我和你分享一些思考。

 

 

1  到底什麽是“戰略”?

首先,還是必須先講講,到底什麽是“戰略”?

很多人不理解戰略,最後難免犯錯。

請問:今年我要增長100%,是戰略嗎?不是。這是目標。

什麽是戰略?如何增長100%,才是戰略。

戰略,是回答關於“如何”的問題。是回答“路徑”的問題。

你要去一座山。面前有兩條路:大路寬闊平坦,非常好走,但是擁擠。小路荊棘密布,沼澤泥濘,但是人少。

你要選擇哪條路?

選擇大路,你必須能不睡覺,能起大早,身體強壯,才能從人流中擠出一個身位。

選擇小路,你必須披荊斬棘,跋山涉水,不怕困難,才能抄到捷徑超過其他的人。

大路,小路,都是戰略。沒有好壞之分。一個好戰略的背面,往往也是一個好的戰略。

戰略,只有適不適合。戰略,是目標和能力的匹配。

所以,要做分析。要對自己有不偏不倚的認知。

一個羸弱的人走大路,會被擠死。一個赤手空拳的人走小路,寸步難行。

還是先回頭看看自己開始制定的戰略,選擇的道路,堅持的打法,是不是對的?

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是戰術。你正在遇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那條路,才是戰略。

千萬不要陷入戰術勤奮的自我感動。否則越是努力,偏得越遠。

 

 

2  覆盤,做得怎麽樣了?

大方向沒錯,一直在向前走,努力做。

但是,做得怎麽樣了?

需要好好覆個盤。

覆盤後你可能發現,戰略可以不變,但是路線和打法,也許需要一直變。

怎麽覆盤?

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

1,從業績(結果)的角度看,這半年做到(沒做到)了什麽?

這是最關鍵的衡量指標。這一點,不要欺騙自己。

2,從方法角度的看,這半年做對(做錯)了什麽?

也許做到了一些成績,但是做事的方法,是不是合理的?符合價值觀的?

正確的動作,但暫時沒有效果;和錯誤的動作,但帶來了效果。前者更重要。而且重要得多。

做對的,繼續保持,推廣。

做錯的,立馬叫停,糾正。

3,哪些是沒有做,要開始的?

哪些動作,是時機成熟了,可以開始做的?

哪些資源,是現在到位了,可以開始加的?

經過半年的驗證,新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會加快戰略的落地和執行。

在公司會議室的一面墻上,掛著我們全體小夥伴的OKR。

我也會和他們覆盤。

你還記得你今年的目標(Objectives)嗎?

為了實現目標,具體的關鍵成果( Key Results),這半年怎麽樣了?

下半年,咱們需要調整下行動計劃(Action plans)嗎?

好好覆個盤。

 

 

3  戰略,一定要達成共識

但是,覆盤之後,調整一定有效嗎?

或者說,他們聽得進去嗎?

再或者說,他們聽得懂你說的話嗎?

員工管理自己,通過體內溝通機制,大腦下發指令給雙手,信息傳遞沒有損耗。

上級管理員工,通過體外溝通機制,大腦影響別人的大腦,信息傳遞耗損嚴重。

你思考的一只老虎,員工可能理解成一只貓。你在說一只鳳凰,員工可能理解成一只雞。

怎麽辦?

開戰略會,一定要形成共識。

再好的戰略,如果沒有共識,都是執行不下去的。

如果沒有共識會怎麽樣?

“這件事情,打到哪兒是哪兒吧。”

“那件事情,是不是其實不太重要,那隨便弄弄吧。”

“這不是重點啊。非要我做。做著吧,實在不行就跑路。”

沒有共識,動作會變形,執行會打折。

所以,你帶兵的副總裁、總監、經理,和你有沒有共識?你下面的員工,是不是真的理解你的戰略?

開個會,好好理一理。

 

 

4   戰略會,到底該怎麽開?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什麽意思?

自上而下,就是老板要講,親自講,反覆講。

打仗的時候,將軍總是要在營前,做動員。

為什麽要打仗?

如果不打,如果不這麽打,我們的家園會被侵占,我們的妻女會被搶奪,我們的一切都會失去。

目的,是賦予意義。

講清楚,背後那個大大的“WHY”。

這個意義,就是共識。

自下而上,就是大家要一起討論。

要讓大家形成共識,要讓大家接受共識,參與必不可少。

從底層生長出來的戰略,大家一起商量出來的戰略,更容易被接受和執行。

開會的時候,與會者先不互相討論,給大家足夠的空間和時間。然後通過提案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路。

真正討論的時候,高管,老板,最後發言。

這樣,讓所有人都能說話,保護大家的不同觀點。強勢的人不會直接壓過去。

記住:共識。共識。

80%達成共識的戰略,強於100%沒有共識的戰略。

 

 

5  必贏之仗

有了共識,知道一定要全力以赴贏得戰爭,現在可以開始打仗了。

下半年,也一定會有一場“必贏之仗”。

必須贏。一定要贏。這件事幹不好,要死人的。

找到這樣一件事。

舉個例子:下半年,我們公司的必贏之仗是10月底的年度大會。

這是一次練兵的機會。也是資源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對自己這些年的知識和研究做一次大規模地交付和輸出。

所以,我們的人、資源、時間都會撲上去。

你的“必贏之仗”是什麽?

這件事,應該足夠重要,足夠有戰略意義。

有時候,不用讓自己顯得很忙碌。清單上的事件,有兩三件,甚至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夠了。這件事做成了,頂得上其他千件萬件。

然後,必須贏。

這也是共識。

 

 

6  把目標,翻譯成任務

有了目標和共識,然後呢?

可以把目標,翻譯成任務了。變成一個個具體的指標和動作。

怎麽翻譯?

Who do what by when。

內容組,按照計劃,資料找了嗎?數據準確嗎?PPT做了嗎?

招商組,根據進度,電話打了嗎?合同簽了嗎?權益合理嗎?

運營組,看看時間,場地找了嗎?場置做了嗎?流程完整嗎?

有沒有在工具上,及時同步消息?

有沒有在會議上,及時溝通信息?

把戰略變成指標,這是第一次翻譯。

把指標變成任務,這是第二次翻譯。

兩次翻譯,都很重要。少了任何一次,戰略都執行不下去。

如果對自己上半年的結果不滿意,問問自己,是哪一次出了問題?

 

 

7  當然,不能只開一次會

在執行戰略的過程中,需要隨時不斷溝通、調整、叠代。

這可能需要我們不斷開會。

但是,多久開一次?每次都討論什麽問題?

你可以試試這樣:

1,年度計劃大會。

半年過了,需要開一次。

花2-3天的時間,和所有高管一起,關起門來好好覆盤上半年,計劃下半年。

2,季度工作會議。

每個季度,也應該開一次會。

管理層還是討論戰略,需不需要調整,有什麽重要問題解決。每個情況,仔細分析拆解。

3,每月部門會議。

各個部門,有自己的目標。

圍繞著工作目標,行動計劃來討論。

4,每周部門會議。

如果需要,還可以開周例會。

以周為單位,快速反饋,快速叠代。

年度和季度,主要討論戰略問題。

月度和周度,主要討論戰術問題。

 

 

最後的話

所以,你對上半年滿意嗎?下半年準備怎麽辦?

花幾天時間,好好仔細思考思考。

但是,你也要知道,在365天中,拿出幾天時間思考,雖然必要,也很奢侈。因此,認真對待。

戰略規劃重要。戰略執行也重要。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些啟發。

也希望年底的時候,聽到你的好消息。

 

劉潤 2022-06-22(原文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