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如何更快吸收《峰言峰語》?想節省時間,先了解峰仔的分類方式唷!  連結如何閱讀《峰言峰語》?

目前分類:(自我)學習 (15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北京清華大學學生餐廳廿八歲的饅頭師傅小張,受教育不多,自學英文,托福考了六百三十分,還準備出國留學。清大學生視他如同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裡少林寺深藏不露的掃地神僧,稱之為「饅頭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三年前首度先天性心臟病發作,徹底改變了誠品書店負責人吳清友的人生觀。近年來,他愛讀宗教類和哲學類書籍,因為,書讓他突然間發現了自己。六年前一個夏夜,他無意中讀到弘一大師圓寂前寫下的「悲欣交集」,六年後同月同日的深夜,他突然讀懂了那種生命過程的莊嚴,和哲理境界的高遠。作為台灣出版通路界最有影響力企業家之一的吳清友,如何將閱讀的所思所得融入生命?

讓你發現自己。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場「呼之欲出」的盛會:二○○三年二月二十三日下午,音色優美的單簧管樂音將在東京歌劇城的音樂廳裡迴盪開來。來自全球的數千位大前研一書迷,靜靜的聆聽這位剛滿六十歲的日本趨勢專家在舞台上獨奏著單簧管樂器。

上述是一場想像場景,這場「大前研一六十大壽音樂會」雖然訂在未來,但大前研一卻肯定他一定會演出。他在今年初日本甫出版的新書《想做的事就去做!》的新書上寫著:「我在兩年前就宣稱六十歲時要舉辦一場音樂會,逼自己平常不得不稍做練習,因此這場盛會應該會如期舉行。」「萬一我不幸未活到六十歲,家人會將我練習時錄的CD代替邀請函寄贈各位。」大前研一甚至已經和讀者簽好承諾書。想做的事就去做!這是大前研一的人生觀、工作觀,也是他人生長樂的秘訣。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業外的人文素養  
現代社會的一個特徵就是專業分工。它雖然帶來了整體的經濟利益,卻也使個人對於專業領域以外的一切都變得疏遠,形成專業領域中卓然有成;專業以外,陌生寂寞。對專業以外的人與事,對專業以外的知識與環境沒有時間,或者沒有興趣瞭解,就有可能變成專業外的孤獨;甚至變成專業外的「文盲」。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是瞭望世界的方式    陪她一輩子的朋友~朱天心、謝材俊
李雪莉(天下雜誌236期-2002年教育特刊「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的孩子一般沒有什麼機會玩,我個人覺得這樣的現象很令人擔心。我在陽明大學醫學院任教,我們有些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就已經要去當醫師了。他可能有很豐富的醫學知識,可是還未必能面對,診療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心理壓力、道德壓力與生命課題。

有一些記者問我,為什麼我覺得我先生(曾志朗)的抗壓性很強,我想主要是因為他是在鄉下長大的,我們在美國結婚五年後,我才去他家,去的時候發現,鄉下長大的孩子童年快樂很多。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九世紀中期,歐洲實證主義哲學興起,加上工業化促使個人儘早專業分工,雖然是一個正面的考量,但顯然到了二十世紀之後,就發現如此的教育、人才培育系統出了很大的問題,缺乏跨領域的瞭解,遇到瓶頸會走不出去。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家同考卷涵蓋層面之廣,其實不要說一般的大學生,我想可能連許多教授都無法全部答完(即使他的作答方式已經簡單到不行),而細看這些題目,你會發現的確都是很重要的人文常識。這一塊學校教育沒教,我們的生活中也沒有被引導去學習,要有這些人文常識恐怕是難之又難。正如李家同所言,在台灣,大部份的人所看的書,都還是理財類或語文類,諷刺的是,台灣人賺錢並沒有比較多,但工作時數反倒是世界第一,有時想想倒還蠻可悲的,不是嗎?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認為是一個終身旅行者,一年有300多天在旅行的溫世仁,路上除了帶簡單換洗衣物與電腦之外,就是書,「一路讀,一路丟,一路買。」他50歲創立「明日工作室」,開始網路出版的新事業,結合網路多媒體與書本。

他經常講一個身邊發生的故事:有一個年輕孩子很早就開始與多媒體互動,很少看書,有一天他很難過,父親問他難過的感覺是什麼?「挫折?沮喪?失望?不舒服?」孩子講不出一個字來,因為他找不出一個適當的形容詞真切地描述自己的心情。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報紙報導有一成多的國中生體重過重,每五位小學一年級的新生中就有一個人是近視眼,這表示在學齡前就已經用眼過度了。以我們兒童健康的情形來說,在1964年時,台灣十歲兒童的平均體重是二十三公斤,到了1994年竟增加到三十五公斤,整整增加了一倍半。小小年紀就出現了脂肪肝、血管硬化的現象,真叫人憂心。

這些毛病都不是先天基因上的原因,而是缺乏運動,這些孩子每週運動的時數竟都不足兩個小時。我們國家體能不足的情況已嚴重到成功嶺的新兵氣溫
35℃就不出操了。這個問題如果不重視,數年之後,台灣將無可用之兵,我們只能祈禱戰爭不要在太冷或太熱時發生。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總認為在學時間才是我們的學習時間,以我個人為例,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大學四年、加上博碩士五年,算一算也有二十一年的時間待在學校,那我到底在學校學到什麼東西﹖「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住過巴黎,它會一生跟著你,有如一場可帶走的盛宴。」這句話可以形容我前後21年的求學生涯。

二年前,我開始動筆寫自傳,參考了很多昔日留下來的資料,以及三十多年前自己寫的博士論文,結果卻發現很多地方看不懂。後來再重翻過去讀的滾瓜爛熟的大學工程教科書,竟也不太看得懂。當我回顧這幾十年的工作生涯,我發現只有在工作前五年,用得到過去在大學、研究院所學的20-30%,之後的工作生涯,直接用到的部分幾乎等於零。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我的朋友而言,功課不好是不太能理解的事,舉例來說,他們的孩子如果在考高中的時候,考到了二百五十分,就會很不滿意,認為孩子是「失常」。他們無法想像很多國中全校同學學力測驗的總平均只有一百一十分。每一次,我說現在的國中一年級的英文教科書有多難,我的同事們往往一臉的困惑,他們說他們在國中的孩子早已會看英文小說了。

可是我知道,我們國家裡有很多學生的程度實在差得不得了。昨天我碰到了一位義工媽媽,她替一位將進入高中的同學補習,才忽然發現這位同學根本不會九九乘法表,因此也不必去研究他會不會數學的加減乘除,至於英文,他連最基本的發音都不會。這個孩子自己也惶恐,因為他馬上就要進入高中了。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愷群寄來了這篇文章,我覺得內容很棒,有些觀點在先前的部落格有提過,但有更多精闢的論點卻是我還沒想過,卻又極度認同的;像是【嘗試接受挑戰】【論文不能苛求精典之作】【形成你的知識樹】【論文須有延展性】【善用圖書館】與【練習培養自已的興趣】等。

研究所是我這輩子收獲最大的時候,雖然生活枯燥乏味,但學識與思考上卻有不少的收獲,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的話,我想會將當初那篇不甚滿意的論文,再好好的用心寫一遍吧!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質不好、學不會不是孩子的錯,為什麼要被打?為什麼我們的教育不准孩子犯錯?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出身台大,他高一就想休學去流浪;家裡是大企業,他卻要進演藝圈; 父母開電器行,她卻要花大錢學攝影。當全家都是白羊,突然出了頭難以理解的黑羊時,父母要怎麼愛他?幫助他?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行為是由意念而生,因此探討人的行為,尤其是像創造力這種相當抽象、不易捉摸的意念,必須由腦開始談起,因為腦是人類意念產生的地方。

過去兩千年來,我們都認為心與物是分離的,心可以越物而存在。但是近年來,因為腦造影技術的精進,我們可以直接在大腦中觀察到意念的產生,也可以透過大腦實驗,直接用電流通過插在某部位的探針而引發出某個行為來(如將五個微安培的電流通過插在杏仁核的探針便可以引發出暴力的行為,如果將探針放在布羅卡區,通上電流,病人雖然想說話,張開嘴卻沒有聲音出來),這些都讓我們看到了腦跟行為有直接的關係:當大腦改變時,行為便隨之改了。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