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如何更快吸收《峰言峰語》?想節省時間,先了解峰仔的分類方式唷! 連結:如何閱讀《峰言峰語》?
目前分類:(自我)學習 (156)
- Oct 20 Thu 2011 09:47
馬冬晗/清華大學“學霸”
- Sep 14 Wed 2011 07:36
30歲前,決定未來收入的90%
- Jun 06 Mon 2011 20:56
自學5年 保全「站著」上北大
北京大學有名來自湖北農村的保全,執勤站崗之餘刻苦自學,終於如願考取北大中文系。最近他將自己五年來在北大當保全的經歷整理出版,書名就叫「站著上北大」。他的故事感動北大校長周其鳳,決定為他的新書寫序。
新京報報導,湖北人甘相偉一九八二年生,專科畢業的他為了謀生,二○○七年八月到北大擔任保全,曾在北大西門及西側門站崗。
- May 25 Wed 2011 18:39
長沙女孩玩社團 獲美13大學錄取
長沙一名17歲高校生,喜歡音樂、足球、鑽研西方史,參加八個社團,擔任國際聯合會主席,這名把70%時間都用在社團活動的少女,24日收到美國13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據瀟湘晨報報導,這名高校生左亞琪興趣廣泛,喜愛多元學習。她認為自己能獲得多所學校的肯定,「豐富的活動經歷、才藝、熱愛生活」為自己加分不少。
- May 06 Fri 2011 18:30
自學教父陳怡光:我希望我的小孩是蟑螂
「我希望我的小孩是蟑螂!不管社會變遷動盪成什麼模樣,他都能靠多元技能活下來,這才是未來世界需要的競爭力!」在自學圈裡人稱「自學教父」的陳怡光,笑嘻嘻地以「蟑螂」期許從小沒上過一天學校,在家自學的一雙兒女:陳明秀和陳明哲。
曾登上Vogue雜誌的混血氣質少女陳明秀今年14歲,雖沒上過一天學校,卻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英文、波蘭文。在家自學的彈性給了她多元發展的時間條件:2011年她代表台灣前往泰國參加花式滑冰比賽,獲得青少年組冠軍;熱愛滑雪的她,1月取得加拿大滑雪教練執照。她還迷上攝影,喜歡用手機拍照,作品成熟別具風格。正值青春的明秀有沒有叛逆期?一口標準中文的波蘭媽媽魏多麗(Dorota Che-Wernik)甜蜜地說:「我都說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 Apr 27 Wed 2011 06:02
高三女未補習 錄取19所世界名校
中國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女生朱天舒,這下可成了中國大紅人!因為包括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加州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在內共19所世界名校,全都錄取她,還提供全額獎學金,讓她現在有點難以抉擇。
據媒體報導,朱天舒從小到大都沒上過補習班,就算是準備出國考試,她也堅持在家自學,結果憑著實力取得了托福考試114分、SAT考試2380分的絕對高分。
- Apr 26 Tue 2011 19:34
學貸高 歐巴馬自爆13年才還清
爭取大學生選票的美國總統歐巴馬24日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演說,呼籲國會延長學生的低利貸款,並說他與妻子蜜雪兒畢業13年後,也就是8年前,才從讀大學和法學院所欠的學貸中脫身。歐巴馬對到場的大學生説,自己和第一夫人米歇爾都知道,要在幾年的時間裏償還大學貸款是什麼樣的滋味。
歐巴馬說,對於學貸的壓力,他不是「讀到有關的論點或簡報」,他跟蜜雪兒是親身經歷,八年前才還清學貸,「我們並非來自富裕的家庭,我們從大學和法學院畢業後,債務堆積如山。我們結婚,是窮到一起了」。
- Mar 01 Tue 2011 17:54
網路把我們變傻了嗎?
2008年,尼古拉斯•卡爾發表文章“穀歌把我們變傻了?”,告誡世人,互聯網帶來的資訊氾濫,正在剝奪我們的專注力,變得浮躁而淺薄,不再有深入閱讀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也逐漸喪失記憶力,最終將變成資訊技術的奴隸;此文轟動一時,2010年作者又將其觀點擴充為一本書《淺薄》,並以此贏得2011年普利策獎。
也常聽媒體從業者說,微博時代,閱讀碎片化了,媒體速食化了,沒人看書了,寫長文章沒意義了;然而,這些聳人聽聞的哀歎毫無事實依據,就在卡爾文章發表之後的四年裏,儘管手持終端迅猛普及,網路媒體滲透率不斷提高,但圖書出版、銷售和閱讀量也在快速增長,美國圖書銷量增長了14%,讀者對長內容的熱情並未消減。
誠然,對於個人,卡爾的告誡是有益的,過於豐富的資訊源確實容易讓人分心,也可能佔用過多時間;但人是善於調整適應的動物,每個人反應也不同,新媒體的總體效果,遠非個別觀察和體驗所能把握;實際上,傳播介質的每次重大革新,總會引來像卡爾這樣貌似深刻的警世之語,卻無不在事實面前化為其自身淺薄和缺乏想像力的證據。
- Oct 14 Thu 2010 12:59
時間讓人與眾不同
1902年,27歲的詩人里爾克應聘去給62歲的畫家、雕塑大師羅丹當助理,在初出茅廬的詩人的猜想中,名滿天下的羅丹一定過著十分浪漫、瘋狂、與眾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實景象與想像中的大相徑庭,羅丹竟是一個整天孤獨地埋頭于畫室的老人。
里爾克問他:“如何能夠尋找到一個要素,足以表達自己的一切?”羅丹沉默片刻,然後及其嚴肅地說:“應當工作,只要工作。還要有耐心。” 是什麼讓某些人變得與眾不同?我覺得羅丹說出了真正的秘密,那就是:工作,和足夠的耐心。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想一夜成名,張愛玲說過的,“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這句話真的耽誤了很多少年人。其實,你如果把人生當成一次馬拉松長跑的話,在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麼重要的事情嗎?
- May 12 Tue 2009 08:11
年齡不是問題
同樣是八十歲,為什麼有人獨立樂觀,有人卻可能空虛失意?心理學實驗證明,年齡,不是問題!
在高鐵上碰到一位朋友,他若不叫我,我認不得他了,因為他憔悴了許多,一年前遇見他時,他意氣風發,告訴我,金融風暴時,要不是他,公司早就垮了。他連去休個假都不敢,因為他是個不可缺的人。
- Aug 10 Sun 2008 15:17
窮出富小子
苗栗通霄,5個過年才有新衣的孩子,竟擊敗全國近1,200隊伍拿下理財比賽冠軍。匱乏,激發他們的企圖心,美國權威教育機構將匱乏列為理財教育第一課;唯有匱乏,能給孩子致富的力量!
- Jun 19 Thu 2008 07:18
華人首富李嘉誠的「搶學人生」
今年80歲的李嘉誠,從14歲開始打工,一路從塑膠花大王、地產大王到香港股市呼風喚雨的「李超人」,個人的財富可抵香港GDP(國內生產毛額)的7%。
《富比士》雜誌(Forbes)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在他的事業類型簡介一欄中寫著:「多角化經營」(diversified)。的確,和台灣同是白手起家的經營之神王永慶或是科技業霸主鴻海的郭台銘相比,李嘉誠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從塑膠業起家,經營過的事業,可說是族繁不及備載。
- Mar 29 Sat 2008 16:49
你看太多教科書了?小心五大問題
2006年底,創立亞馬遜網路書店的貝佐斯逐漸實現了高中時的夢想,他發起的「新謝帕德」太空計畫第一次發射成功,為太空旅遊的可能性展開了新頁。這是個越界的時代,太空探索和旅行在越界,所有夢想在越界……。
而越界的起因,在於知識與閱讀的越界。因此中學生應該且必須做的事就是:「夢想」。我們在中學時期要胸懷大志,對任何感興趣的事情做最大的想像。而「閱讀」將開啟我們對夢想的認識,找到方法實現夢想。
- Nov 24 Sat 2007 18:54
來自放牛班的校長
一種你不知道的典範──他們是教育部從三千八百位高中職、國中小校長,篩選出的二十位「九十七學年度卓越校長」;他們位不高、權不重,不爭名利,卻能影響許多生命一輩子。卓越校長中,有曾經是放牛班的孩子,在惡劣環境,與不被肯定中,找到自己的路,奮力往上,不放棄人生。每個孩子,都可以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展翅。教育,可以不只一套,這是他們親身的經歷,也是他們的信念……。
- Apr 26 Thu 2007 12:27
好奇心讓你致勝
在變動愈來愈快速的時代裏,什麼能力才是30世代應該具備的?
科技進展,傳播與互動快速,出現了「世界是平的」這樣的概念;於是,許多人就為了「應該如何才有競爭力」焦慮起來。我建議年輕朋友不要陷入這種「適應時代發展,我必須具備什麼,才有競爭力?」這樣的迷思裏!
- Nov 15 Wed 2006 12:16
有錢人的大腦秘密
- Nov 15 Wed 2006 09:43
六種頭腦體操,讓腦力二度成長
腦神經科學家研究出一套「運動」大腦細胞的方法,這六大方法有動有靜,有鬆有緊,每個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按表操課,鍛鍊自己的頭腦。
大腦越運動越好用,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做個觸類旁通、才思敏捷的人。但如何鍛鍊自己的腦讓它越來越靈光?其實日常生活簡單的六大方法,就可以讓你輕鬆的打造金頭腦:
- Oct 25 Wed 2006 19:04
無法自行閱讀,何來知識經濟?/司徒達賢

學習方式若侷限於聽講,短期間固然可使學生「輕鬆學習」,但長期必然會降低國民提升知能的效率。
現代社會中,無論是要在競爭中存活或創新求勝,都必須以知識為基礎,國民普遍的知識水準,則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