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周五到《倉山 萬達百貨》,發現人潮很多,每間餐廳都爆滿,唯一例外的,則是相當冷清的《兩岸咖啡》。
我剛到大陸時,媒體常對《兩岸咖啡》的成功大肆報導(連結:兩岸咖啡/台灣媳婦的大陸傳奇),但我光顧幾次後,覺得它固然有可取之處,但能成功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踩到時機』。
早在1990年代的大陸,高端餐飲並不多,所以兩岸咖啡如同上島咖啡一般,如入無人之境,但這二十年下來,大陸人愈來愈有錢,高端餐飲也愈來愈多,但當你不能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時,消費者就會逐漸流失。
簡言之,在競爭稀少的年代,你可以賺到『機會財』,但在競爭激烈時,就必需賺『管理財』。《二岸咖啡》未意識到這點,沒有在這二十年慢慢調整體質、提升管理,於是當競爭愈來愈激烈時,就逐漸被淘汰了。
只不過,二岸咖啡的機會財是可以撐很久的,因為它早年投資的房地產,現在都賺翻了,所以我認為它短期內不會消失,但你在每個商場看到的,就是別人生意很好,但它卻門可羅雀。
然而,生意很差的店卻不收,只說明了二件事:1、這老板很有錢。2、他不願意認輸。已經輸了卻不認輸,那就只能賠更多了。
鏈接:【小店學堂】系列文章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