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芝加哥大學的時候,我見到了一位去年剛剛入學的小朋友邁克。我問他為什麼要選擇芝加哥大學,因為他也同時拿到了哈佛等其他頂尖大學的入學通知書。他看了我一眼,似乎覺得我這個問題提得很奇怪。想了想之後說,因為芝大是好學校啊!這個答案顯然不能令我滿意——好學校多了去了,哈佛、斯坦福不也都是好學校嗎?於是我接著追問:你說芝大好在哪里?邁克說,這裏的人都很有趣。不像有些學校的學生,看上去就像傢俱——表面上挺好看,但都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他有一位去了斯坦福大學的同學,就是這樣很無趣的“傢俱”。我又問他,你也拿到了哈佛大學的入學通知書,為什麼最後沒有選擇哈佛?邁克說,哈佛課程的難度和挑戰性沒有芝大的強。


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學生的選擇。和中國學生不同,他沒有根據名氣去選擇大學——在許多大學排行榜中,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排名都要比芝加哥大學高。他也沒有根據城市去進行選擇——波士頓和三藩市位於東西海岸,地理位置要比中部的芝加哥好得多。他甚至沒有根據專業排名去選擇。實際上,中國學生選擇大學時主要考慮的就是學校的名氣、所在的城市和專業,目的是為了將來的就業。但邁克選擇學校的原因是有趣。這的確是芝大的特點。這所大學的有趣甚至達到了古怪的程度:它的入學申請要求就是無數怪誕不經的作文。從這個意義上說,邁克和芝大都選對了對方。
邁克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

在我和大多數中國人的心目中,哈佛就是一所聖殿,只有它拒絕別人的份兒,怎麼會有學生“傻”到不選擇它?但在美國,學生並沒有非哈佛不上的情結——許多人甚至不喜歡哈佛——這樣的“傻”學生還真不少。一位住在波士頓的朋友的孩子,今年獲得了耶魯大學的優先錄取通知書,最後很不情願地在媽媽的逼迫下在報名截止的那一天申請了哈佛並被錄取。他媽媽這樣做的原因也不是因為和耶魯相比哈佛更好或更有名氣,只不過是因為哈佛離家近而已。


斯坦福大學同樣是很多中國學生的夢想。2013年,申請斯坦福大學的學生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38828人,其中華裔學生的申請數量增長很快。在很多美國教授看來,這樣一所位於加州的大學,氣候條件這樣舒適,辦學經費如此雄厚,理應成為最頂尖的大學才是。但在他(她)們的心目中,斯坦福大學似乎還沒有達到這一目標。原因在於,他(她)們認為,斯坦福的工科色彩過於濃厚,與工商業和大公司的距離太近,雖然培養出了數量眾多的億萬富翁,但卻因為急功近利而變成了一所“失去靈魂的大學”。

在美國高等教育界,人們往往把MIT比作貓,而把斯坦福比作老虎——貓曾經是老虎的師傅,斯坦福本身就是按照MIT模式創辦的。今天,MIT的教師數量大約只有斯坦福的一半,辦學基金只有斯坦福的三分之一,而且兩校的專業高度重合,波士頓的夏天很熱,冬天還有暴風雪,按理說,MIT的頂尖教授們還不都被斯坦福用重金和加州的陽光吸引過去?但事實上並沒有,個中原因令人玩味。


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是一所很特別的大學。它所在的城市芝加哥,治安狀況是出了名的差。在一些街區,人們大白天出門時身上至少也要帶上20美元,用來應付搶劫,而且還不能只放在一個兜裏——20美元是購買毒品的最低金額,多放幾個兜是為了防止二次被搶——當然,由於學校投入了巨大力量加強安保,芝大校園內還是很安全的。近年來,美國資源大量地集中在東西兩個海岸,再加上傳統製造業的衰落,地處美國中部的芝加哥在經濟上的活力和競爭力日漸消退,也由此產生了大量的社會問題。但即便如此,芝加哥大學仍然被認為是美國最好的大學之一。2013年,申請它的學生數量是30369人,錄取率為8.81%。


芝加哥大學之所以被認為是好大學是因為它生產思想,也生產有思想的人,是美國最重要的思想家的彙集地,擁有8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它最輝煌的時代,堪稱群星璀璨,形成了在各個學科中著名的“芝加哥學派”。近年來,由於年事已高,眾多大師一個個離世——去年是羅奈爾得•科斯,今年是加里•貝克爾——這是芝加哥大學最慘痛的損失。但這些大師們畢其一生所營建出來的精神傳統,卻像芝大圖書館門前的雕塑一般曆久而彌新。


這是一所自由寬鬆的大學。在芝大,沒有人要求教授一定要做出什麼科研成果,但一定要上課。因此,系裏某個教授半年見不著一面,沒有人覺得奇怪。有的教授五六年不發表一篇文章,也很正常,沒有人會去督促檢查。每個人都很從容,很有耐心,彼此之間充滿信心和信任。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的教授,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教書和寫“傳世之作”上,很少去花時間寫一般意義上的學術論文,學校對此也無要求。

科斯從1964年起任芝加哥大學教授,直至逝世。在他漫長的一生中,只寫了為數不多的幾篇文章,而且有些幾乎不能被稱作嚴格意義上的學術論文——至少形式上不“規範”——充其量只能算是學術隨筆。然而,就憑這一兩篇文章,科斯就建立了一個學科,開創了一個學派,並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天,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在研究、討論、引用他的“交易費用”概念,雖然絕大多數人都不明白這個概念到底指的是什麼。奧巴馬在芝大法學院任教的12年裏,也沒有發表任何學術成果。

然而,正是在這樣一所對教授幾乎沒有要求的大學,卻產生了費米、薩繆爾森、弗裏德曼、哈耶克、杜威、亨廷頓、波斯納,以及周培源、吳階平、葉企孫,等等,數也數不清的思想家和人類文明史上的大師。據說,在芝大經濟系流傳著一個笑話:如果允許芝加哥大學獨立建國的話,那麼該國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第二大國。

 

羅輯思維 2014-12-25/秦春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