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曼娟一開場就說,覺得自己是非常幸運的人,有時候覺得自己是連夢都不敢想的人,但是很多事情卻一步步、不知不覺中的走到了自己的夢想……

人生中,一個很大也很不同的經歷,就是擔任派駐香港的光華新聞中心主任,站在光華中心的那個舞台上,看到了很大的世界。因此回到台灣以後辭去東吳大學的教職,創辦了張曼娟小學堂。從大學生的老師,轉變為國小、國中小朋友的老師。

張曼娟認為:人生最大的事情就是『冒險』!而人生最有趣的,就是那『不可知』的部分。

 

《文創》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語言是怎麼來?怎麼使用文字的呢?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文字可以像中文一樣存留這麼久~~~~~我們使用了全世界最古早的文字,就有義務好好使用這麼珍貴的古文字,我們經歷了文明的演變、不同的世界在轉變,但我們仍可以輕易的看懂古漢朝的文字,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

張曼娟從一個繪本故事:【文字工廠】,來闡述文字的重要與可貴…在地球上的某個地方,這個地方的人,平常是不說話的。因為他們的文字是要用購買的,吃進去以後才能說話。所以有個【文字工廠】日以繼夜的生產文字,販賣給大眾。通常,好聽的話、大家喜歡用的文字,價錢比較高;比較不常使用到、或一般人不喜歡聽的文字,售價則比較便宜。

因此,貧窮的人因為沒錢,不只買不到好聽的話,甚至只能到垃圾桶翻找有錢人丟掉的字來使用,例如:「母山羊的大便」、「兔子的屁股」等等非常冷僻又不好聽的文字,就算撿到了,也不知何時可用上。

有時候,【文字工場】也會推出大拍賣,但是被丟出來的這些文字,可用性就更低了,例如:「窗口的藤蔓」等等。有個小男孩,名叫菲雷,他是個同時很開心、同時也很哀傷的人。他愛上了鎮上一個可愛的女孩西蓓兒,菲雷很想告訴西蓓兒對他的意義與情感,但是,因為菲雷家很窮,所以他一個字也買不起。

他只是想說「我愛你」,但這麼好聽迷人的話,是非常非常的昂貴,根本不可能買得起。所以菲雷只好不停地去垃圾堆翻找,不停地蒐集各式文字,希望有可以使用的。菲雷發現他有個強勁的對手名叫奧斯卡,他是城裡非常有錢的人的小孩。

在一次生日會上,西蓓兒邀請大家去參加。菲雷聽見奧斯卡對西蓓兒說:「我全心全意的愛著你,將來我們一定會結婚等等…」西貝兒什麼都沒說,只是帶著微笑。

等了好久,菲雷好不容易有機會跟西貝兒說話。他全心全意的講出自己蒐集到的文字:「櫻桃」、「灰塵」、「椅子」….沒想到西貝兒對他微笑了,還親吻了他!

這時,菲雷知道他必須要拿出他珍藏已久的那三個字……他輕輕的、非常用心的,把這三個字像鑽石般的一個一個吐出來: 「再」、「一」、「次」…….

張曼娟感性的分享完這個故事以後問大家:讀完這本書以後,有沒有覺得我們每一個都好幸福喔?!可以自由自在的使用這麼豐富的詞彙!但由這本故事我們也知道,誠心誠意地向人說出的話,是可以感動人心的!!

 

接著,張曼娟分享了她常期教學、寫作與人生歷練下的《文創》內涵:

一、教養是奠定說話的重要基礎。

其中,家庭是最重要的!!張曼娟回想基督徒的母親在她小時候,常說到聖經的道理:「講好話就像是金蘋果掉進銀簍子裡,非常的珍貴!」因此母親很在意小孩子的語言使用。

回想起小時候,有陣子很流行玩塑膠黏土,張爸爸的手很巧,可以捏出各式各樣的物品,非常地維妙維肖,張曼娟當然會拿去學校向同學炫耀,但媽媽卻說:「別人說的好,才是好!自己說的好,只是誇耀!」提醒著張曼娟的炫耀行為。

又有一次,鄰居小朋友的爺爺,也幫孫子做了很多塑膠黏土玩具,鄰居也很得意的拿來向她炫耀。張曼娟看了這些作品後,看不出來捏的是什麼東西,覺得根本是四不像。

那時是才4-5歲的年紀。看著小男孩興奮的炫耀爺爺的作品,張曼娟本要說:「我爸爸做得比這個還……」「好」還沒有說出口的那剎那,突然感受到媽媽兩道銳利光芒…結果馬上改口說出:「我爸爸做得比這個還…差一點……」小男孩開心的回去找爺爺了。

所以,「教養」對於語言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長對於小孩的敘述,有時候由於忙碌,可能會催促或不耐煩。其實,家長在平常時候,也應該要把話說得更感人、更完整、更體貼,讓小孩可以學習好的語言。家長真的需要多花點時間在這上面,因為這對人的一生是受益無窮的。

好的語言需要好的想法!好的想法才有好的人生觀!你決定怎麼說話,就決定了你怎麼看待周遭、怎麼解釋這個世界!

張曼娟常回想,當年出版的《海水正藍》,為什麼這麼暢銷?當時她才是個剛畢業的大學女學生。她可以感受到很多文學界的人可能都抱著批判的心態認為:一個女學生,憑什麼才出第一本書,就佔據在暢銷排行榜那麼久!這本書的受歡迎,反而引起很多人的反感。所以張曼娟剛開始本來有種活在罪惡裡面的感覺,甚至當初經過金石堂書局的時候,都是惶惶不安的經過,甚至是用跑的,不敢看到櫥窗的排行榜。

一直到現在,張曼娟才比較能去面對,自己是什麼樣的作家?為什麼暢銷的原因:因為她的作品充滿著好的想法、對於這個世界是充滿溫情、希望、而且很純粹,是還未受世態影響的正面能量。而這個女學生以為,這樣繼續寫下去,世界就會更好一點!

張曼娟,這就是當初被教養的方式 所呈現出來的成果。因此,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健談,有些人也許不那麼愛說話,但是不管愛不愛說話,都還是要讓孩子具備有「說話的能力」!

 

二、說話的順序需要經過安排

「如果你說一個女大學生,晚上去夜總會陪酒,聽起來不好。若說一個夜總會小姐,白天堅持去大學聽課…」感覺就充滿了正面能量。

「如果你說你是個學者,還同時經商,是會被鄙視,認為你俗,是斯文敗類。但如果你說你是個商人,經商之餘還鑽研學術,別人是會對你肅然起敬的」

「若有個臣子向皇帝報告在外的軍隊屢戰屢敗,皇帝必然失望不能接受;但這個臣子若改說成,我們在外的軍隊屢敗屢戰,皇帝聽了反而會熱血沸騰。」

又例如,有個女子談了非常多場戀愛,都沒有美好的結局,如果我們說:「這女子真是運氣不好,常常遇到壞男人,真是不幸啊。」這段話聽起來感覺就不那麼舒服。但我們若換成:「這女子雖然常常遇見壞男人,但她從來沒有對愛情放棄,繼續尋找自己的幸福」後面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更正面、感覺好多了?

另外,怎麼鼓勵別人也就是一種說話的藝術與技巧!例如,有朋友求職失敗,有人可能會說:「沒關係,過幾年運氣就會好轉了吧!別難過!」但這句話真的有安慰到這位求職失敗的朋友嗎?若換一種說法:「朋友啊,通常有才能的人,都不是這麼容易被發現、被肯定的。但一定有人在那裡等你,所以你要繼續向前尋找喔」後面這一句是不是聽起來更激勵人了!

 

三、語言是思想的顛覆

語言就是思想的一體兩面,講出來的話就反映了思想。中國人很喜歡做翻案文章,好像才能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思想。

其實無論什麼樣的人我們都可以找到毛病來挑剔:例如我們想要批平孔子,聽說他吃東西非常龜毛;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我們可以說孔子歧視女性;孔子很在意自己走路的樣子,袖子飛舞裙襬要飄飄然的,我們可以說他自戀…很多部分都可以抽離出來罵孔子。但是這樣罵一個人是對的嗎?

「只抓住片面來罵人」,這是台灣最近這些年發展帶來的副作用,也是非常令人焦慮的地方。所有可以幫助成立自己這個立場的言論,哪怕只是片面、不客觀的, 都可以拼命使用!這是台灣目前最令人擔憂的部分!而只要和自己的立場不同,其他不同立場的想法、理論,完全不採納、不考慮。

之前,我們之所以討厭對岸,是因為他們非常偏狹,因為是只要和他們不同調的,他們就會追殺到底。

張曼娟舉了自己切身的例子:由於曾經擔任過台灣派駐香港的光華新聞中心主任,張曼娟非常了解香港發生佔中事件的心態,因為香港很多資源都被中國佔去了。香港人民一直隱忍,期望有更多的自由空間,而原本答應要給他們多一些些的自由空間,卻跳票了….…所以才發生佔中事件。

有天,蘋果日報請張曼娟幫它們寫一篇有關香港佔中的文章。張曼娟原本想到父親長年提醒她政治的可怕,因此不太想寫。但又覺得,既然有機會,應該要寫,另一方面,也是出於香港的情感以及多重的關聯。雖然稍微看到了紅燈,張曼娟還是決定幫蘋果日報寫這篇文章了,但蘋果日報刊出時,未獲她的同意,擅自將作者頭銜屬名為:前香港光華新聞中心主任。

果然,問題來了。之前中國央視有邀請張曼娟參加像中國好聲音的類似節目,講解國學,文章刊登後不久,央視就來電話說,因為種種原因,暫不邀請張曼娟上節目了。是被封殺了嗎?張曼娟開始懷疑,等著等著,因為接下來還有幾本要在大陸出版的書,必須宣傳。一直都沒消息,直到前陣子接到電話告知:「不方便邀請她到大陸做宣傳了……」因為大陸的立場是:張曼娟曾經幫台灣政府在香港的台灣政府單位任職,所以不適合。

但我們台灣不能變成像他們這樣的人。我們應該可以接受與我們想法不同的人, 不應該彼此為敵,不然我們和大陸有什麼不同?

 

四、聯想力的練習

常常和孩子一起做聯想力的練習,是很有幫助的。例如:杯子蛋糕原本是很便宜的蛋糕,但上面裝飾了各式不同的內餡、口味後,就可以翻好幾倍價錢販賣。

張曼娟的小學堂曾有個非常優秀的同學,一直表現非常的優異,雖然她想要一直待在小學堂,但她的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一直到這位同學上了大學,又再次聯絡上他們,而小學堂也給予機會,讓她回來當導師。今年教師節,這位同學的媽媽,就幫她準備了杯子蛋糕來和學校的其他老師分享。

張曼娟認為,小學堂的這些學生,就像她的孩子一樣。我們每個人原本都是一模一樣的杯子蛋糕,但是好老師能看見我們的色彩與花樣。而好老師也因為擁有畫出不同的美麗蛋糕的機會,而喜不自勝。

張曼娟又提到另外一個例子:她有個朋友在台北某高中的進修部教書,今年接的是三年級班。有個被記了很多小過的日間部學生,重新考回來晚上的進修部。這學生眼中寫滿憤怒與不平衡。

這位老師問,「你為什麼要考到進修部呢?」這位同學態度很差的回答:「你不認識我之前的***老師嗎?你自己不會去問喔?」

這位老師回答:「但我想聽你怎麼說ㄟ?」這位同學說:「我和老師處得不好?」

老師又問了:「為什麼?」同學說:「老師覺得我是壞學生。」

老師接著說:「那你自己覺得呢?」同學一片沉默,老師立刻說:「傻孩子!來到這裡一切重新開始就好了嘛!!」頓時這位學生眼睛整個亮起來。

那後來呢?張曼娟問。她的朋友回答:「這個男生後來變成了好學生! 不但不遲到、不早退、不翹課,還在第一次模擬考就考全班第一名呢!」因為,這位同學被老師既往不咎的態度鼓勵到!

教育就是這麼一回事!每天都可以是一個新的開始,老師跟學生說的每一句話, 都可以是新的開始!

我們常說:創意是台灣最重要的軟實力!但是,台灣目前的教育,根本就是在扼殺創意。例如:教科書編撰的這些出版社希望被老師選用,因此就盡力把所有教材編得盡善盡美,其中還包括了所謂的「大補帖」,包括圖片、音樂、影像等等,因為做得太好,老師拿到後不得不用,但也養成從此以後老師教書都使用了這大家都一樣的「大補帖」。這時老師的課程內容已經完全沒有創意,老師也根本不需要用心準備了。

如果連老師都沒有創意,那學生的創意要從何而來?張曼娟笑說:真正最好的教學是,斷水斷電教室被炸掉。只要有老師在,學生就能學習,這才是真正的教學!

張曼娟放了一張在烏來山上拍的照片:南勢溪與山越組成的風景。當場分享「聯想力的練習」她認為:非常多不相關的聯想產生,就會發生爆發性的能量!

 

五、畫面感與故事性

張曼娟老師分享了一個男生愛著一個女生,而送她「永保安康」火車票的故事。

男生喜歡某個已經有男友的女生,在她生日的那天,男生沒有去參加她的生日Party,而是選擇了坐火車,從永康到保安,然後把火車票根「永康—保安」送給那女生。女生一方面已經有男友,另一方面又覺得狐疑,這男生沒來出席生日會,送什麼火車票根,所以只是收著沒說什麼。

多年重逢後,單身的女生和這男生重逢,男生問起女生是否一切安好?因為這女生從以前就比較體弱多病,女生回答他,好多了,這些年都非常健康快樂。

這男生幸福的鬆了口氣說:看來我送妳的生日禮物很有效喔!女生突然想起多年前拿到的那個票根,衝回家找出來,發現票根正寫著「永保安康」,原來這男生給了她難以忘懷的生日禮物…

這只是個小品的愛情故事,但這個故事發表以後,從此這個段火車的車票就變得非常夯了!

因此張曼娟開玩笑說,若我是觀光局,可能就邀請很會說故事的作家們,把台灣各式的景點挑選出來,給這些作家來寫成有畫面、有故事的內容,可以趕動人,也可以帶動觀光。

張曼娟說自己從小比較孤僻,也沒有太多朋友,但其實也不需要太多朋友。也因為是作家,這樣剛好工作性質,因此她也很喜歡孤獨的小世界。

 

六、站在對面說話(理解他人的想法)

張曼娟也特別提醒大家,不要直觀的站在自己立場,也要站在別人的立場,講出來的話才能顧及別人的需要。

我們有時候很難理解他人的想法,我們這些成人也忘記當初更純真的動機與想法。所以,我們要學習站在對面,甚至應該回到文字的最起點,一方面勇於使用這些語言,一方面也要更謹慎思考怎麼樣的運用語言!

 

財團法人季風文教基金會 2014-12-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