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剛過去的雙十一,天貓單日交易達1682億元,創造了全球零售史上的紀錄。阿里巴巴銷售神話的秘訣何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正是看似不起眼的商業「套路」的疊加使用。具體有哪些套路呢?

1. 商業套路的設計,本質上都源自一個公式:銷售額 = 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雙十一,商家所有的套路,都是從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這四個方面下的功夫。

 

2. 用利潤換流量。聰明的店鋪,會先用幾個降價幅度特別大的單品,讓你覺得「天啊,這也太便宜了吧」,於是在店裡不停地逛啊逛。逛店時,店裡的其他商品可能會引起你的興趣,從而導致你下單,店家就有機會藉此賺錢。飯店裡每天一個特價菜,也是同樣的道理。


3. 用優惠券拉新。邀請好友收藏店鋪,然後通過截圖,將好友ID告知賣家,便可以獲取店鋪的優惠券。這是個低成本獲取新用戶的方法。好友可以獲得優惠券,便樂於分享;被邀請的人,也因好友的推薦而願意進店瀏覽,甚至消費。


4. 「今天特價」「只此一天」。比如雙十一,其實是用造節的方式刺激流量,滿足你「佔便宜」的心理。把日常價格作為參照物,通過「今天特價」「只此一天」這些噱頭,讓你覺得買到就是賺到,便毫不猶豫地下單。


5. 「預付定金翻倍」策略。今年流行的「預付定金翻倍」策略,是為了提升轉化率。開始支付的定金很少,還能翻倍,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而且顯得更划算。實際購買時,只需支付剩餘尾款即可,會讓你覺得已經在這東西上下了成本,捨不得不要。


6. 價格重構。把價格很高的商品,平攤到每周,甚至每天,讓你產生「也不貴嘛」的心理,從而忽略總價,馬上購買。這在商業上,叫「價值重構」,是個很有效的提升轉化率的方法。典型做法就是,把「包月鮮花,四束168元」,換成「每周只需一杯咖啡的花費,就可以把鮮花送到家」。


7. 巧用數字,強化優惠力度。巧用數字,會讓你覺得優惠比實際的大。單價低的商品,用百分比促銷;單價高的,用優惠金額促銷。比如,單價50元優惠10元,就寫直降20%;單價500元的優惠100元,就寫直降100元。


8. 滿減活動。推出「滿199減50」「滿299元減100」的返券活動,不僅顯得更划算,而且在心理上促使你湊單。又通過專門準備的「湊單專場」,進一步降低你湊單的心理負擔。一步步地,提高了你的客單價。


9. 7天/30天無理由退換。7天/30天無理由退換,是非常重要的臨門一腳。用「7天無理由退換,一旦退換賠付運費」的方式,打消你的購買疑慮。但一旦買到手,除非有嚴重的質量問題,一般都不會輕易退貨。


10. 平時不包郵的,現在包郵。幾乎所有店家都在用這一招——「親,包郵哦」。其實運費都是你來出,但這樣說相當於告訴你,「這個商品本來值這個錢,但這次運費不用你出,我包了」,會讓你覺得「佔了便宜」,打消支付前的最後顧慮。


11. 人們交易時,不僅要買商品,也要買「佔到便宜」的感覺,這是一切商業套路追求的效果。所有的商家都明白:便宜很重要;讓用戶覺得佔到了便宜,更重要;讓用戶覺得,是他自己戰勝了商家從而佔到便宜,最重要。

 

【精彩留言】

◎ 這次的預付定金策略還解決了一個重要任務,物流效率。怎麼說?當你把這個預付了定金,80%幾率你要定了,那麼菜鳥物流提前就把貨送到你家附近的集散地,就等你雙十一一下單,你想都想不到,第二天快遞元就給你打電話了。接下來你就會說,天啊,這麼快。這—就是馬雲說的24小時到。

◎ 我這麼克服衝動消費: 1、加入購物車之後,不急著結賬,放著,什麼時候想起來了,看一下,如果過了一周兩周甚至一個月都沒有強烈需要的感覺,從購物車裡清除; 2、同類產品比價格,有的小件消耗品,比如宣紙,質量規格同樣的產品,有的商家包郵有的不包郵,但是會在產品價格上有所體現,包郵的比不包郵的貴,那就選擇不包郵的,數量上一次買多點,抵消郵費之間的差異,其實最後還是自己付的一部分錢,按照薛老師講的,誰更需要這份交易,誰付的更多。

羅輯思維 2017-11-22/劉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