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台灣的主計處,很喜歡玩弄數字,更正確地說,是給你對的數字,但刻意錯誤的解釋,這背後的目的當然是政治性的。
會有這樣的感觸由來以久,例如9月2日的新聞指出:『主計總處官員表示,以1988年來說,平均每戶居住坪數僅32坪,現在已經增加到45坪,30年來每戶居住空間增加四成。原因和國人所得增加,有能力負擔坪數較大房子,讓生活品質提升有關。』連結:1人戶多了 每人居住面積逐年上升
事實上,主計處這裡玩了一個遊戲,那就是用『平均數』來解釋現狀,但這狀況可能與多數人的感覺相去甚遠,因為買不起房的人是愈來愈多,空屋率還愈來愈高。
所以真實的狀況是,房子愈蓋愈多,坪數也愈來愈多,但它是慢慢往少數人的手上集中的,而這與主計處所表達的剛好相反。
主計處喜歡用『平均數』忽悠人民不只在人均居住面積,而且還有人民所得,事實上,在一個貧富差距大的社會中,並不適合用平均數來代表多數人民所得,因為用平均數,很容易讓數字失真,例如,「峰仔與郭台銘的財富平均後,峰仔有千億身價」,在這段描述中,它完全失真,也沒有意義。連結:上班族月入5.6萬19年最高,網友傻眼…
所以現今在歐美國家中,早已用更具代表性的『中位數』來表示人民所得,因為它更能真實反應人民現狀。
但如峰仔常強調的,『凡是合乎地主民代利益的,就要學習歐美,凡是不符合地主民代利益的,就要台灣獨有。』於是當歐美政府在認真地檢討國民所得時,台灣主計處還用錯誤的解釋來讓全民嗨嗨。
主計處的官員並不是傻瓜,他們受過專業的統計訓練,也深知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那為何還總是喜歡用平均數來忽悠民眾,讓人民覺得自己很幸福呢?我想是為了執政黨的選票。
馬克吐溫說,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字。』我想,台灣的主計處很完美地詮釋了這句話。
於是我們發現,正如那個出名的笑話『你的爸媽平均有一顆睪丸』,主計處也喜歡用【平均數】來忽悠民眾,但這實在是很不專業,特別是在一個貧富差距過大的社會中。
所以千萬要小心主計處的數字,因為對於你想知道的事,它常給你一顆睪丸(平均數),既是如此,或許主計處更名為《一顆睪丸》會更合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