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到了中國醫藥大學附近的《高三孝》早餐店,發現它的黑板畫得很好,栩栩如生,我甚至懷疑是噴畫出來的,用手輕輕碰了一下,才確定是粉筆。
我問年輕老闆,這是你畫的嗎?他說不是,是請台北的一位設計師畫的。
我又問,畫這樣一幅要多少錢?老闆面露心痛地說:「5萬塊。」(真的是看起來很心痛呀,我的文字功力不好,無法更逼真的描述)
我繼續追問說花了幾天?老闆說:「3天。」
老闆說設計師的案子還不少,我就不抓多,一個月假設2個case就好,那就是6天賺10萬。
10萬塊是什麼概念呢?我們抓主計處的數字來 PK 一下。依主計處的數字,台灣上班族的薪資中位數為 40612 元,所以這位設計師接一個案子,已打趴了台灣一半的工薪族。
此外,台灣月薪7萬元以上有66萬人,佔6%(別懷疑,台灣的低薪舉世出名,最愛美化數字的主計處這裡的數字,絕對真實),而這位設計師只要接二個案子,輕輕鬆鬆就在台灣前6%。
而且別忘了,10萬塊指的是,他一個月只工作6天,另外的24天都在遊山玩水。
這裡有個陳腔濫調,那就是這件事告訴我們,在網路時代,你只要有才華,絕對不怕賺不到錢。
不過在陳腔濫調之外,有件事很多人都沒有提,那就是多數人並沒有這樣的才華,以這畫黑板的人來說,別說百分之一,就算是人群中的千分之一,都不一定能畫的這樣好。
這就導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全球化的時代,只有極少數有才華的工作者是能撈到錢的,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面對更可能是失業浪潮。
所以對多數工作者來說,甚至是以社會整體來說,要能提升生活品質,還是要靠產業升級(創富)與稅制合理(分配),而多數公民所追求的公平,絕非談論少數人的才華,而是基本生活品質的保障。
這件事應該這麼來看,在個人層面上,我們應追求自我才華的展現,但在國家層面上,我們應追求公平正義。
也因此,當你在抗議社會不公時,有人卻說有才華的人不會餓死(例如以 周杰倫 為例),那就要特別小心,因為這可能是混淆了二個觀念,最後也只能淪為雞同鴨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