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前看日本的影視或節慶時,總覺得他們的『鬼』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但又說不出差異。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才發現日本的鬼和華人的差異。

華人的儒家文化,對鬼是比較貶意,至少是不談的,例如『子不語怪力亂神』或『敬鬼神而遠之』,也因為不談,所以我們一談到鬼,就覺得很可怕,甚至覺得是要害人的,這在我們的影視作品與民間文化中,都可以感受到。

但日本的文化,強調『尊天事鬼』,對【鬼】是偏向褒義的,它在日本就有『強大、令人敬畏』的意思,並沒有害人的意思,所以它會令人敬畏,卻不會讓人恐懼。

看待鬼的方式不同,所以運用這個字的方式也不同。像我們現在口語中常談的『鬼才』,就是日本傳過來的,我覺得若以漢人的文化中,很難自發地產生這個詞彙。

又例如幾年前我看到牛仔褲用『鬼洗』作名稱,覺得怎麼日本人會用這麼恐怖的詞彙呢?但現在才了解到,原來這是指極致的工藝,因為只有強大力量的人,才能做出這種牛仔褲。

所以你會發現日本在精神世界和華人是很不同的(沒錯,日本人不用房地產剝削自己同胞的),我們從前唸書時,常說日本受儒家文化影響,但實際上,除了硬體外(如建築、服飾、文字…),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並不像儒家文化。

例如忠孝仁義中,儒家很重視的孝道,日本人就沒這麼重視,忠義反而看的很重;又例如,儒定談不仁的君主可以推翻,日本卻堅守萬世一系;又例如,中國人習性舖張,日本人卻強調簡儉……

好了,談到日本這民族,大家多是褒多於貶,像是日本的美食滿足了女性同胞感官上的慾望,而日本的愛情動作片滿足了男性同胞的精神世界(好吧,這種描述方式可能過度美化男性……)。

只不過,太完美的東西,就不完美了,所以依照華人的優良傳統,我們還是要故意找些缺點才行,那就是時至今日,我們總算發現日本人非但『不孝』,而且還喜歡『裝神弄鬼』啊(好吧,我承認,貶低別人並不會使得自己更高尚……)!

註:另一點是,我覺得華人的鬼似乎都是在地獄生活,出來時都是形孤影單居多,但日本的鬼,常常代表另一個世界(不是地獄),像是《神隱少女》那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