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之下,該惡補財務思維了
劉潤 2022-03-30(原文出處
很多同學問,2022,我想好好提升自己的眼界格局,怎麽做?
我以前常說,不去觀世界,哪來世界觀。我自己的眼界,也是在一次次的問道全球,問道中國中打開的。
疫情之前的幾年,我每年都要出國兩趟,和一些企業家一起去看世界。我們去了美國矽谷,去了德國看工廠,去了以色列看創新企業,去了南極,去了北極,去了很多很多地方。
但是最近這兩年,我們出不去了。
於是我坐在家,坐在電腦前,通過互聯網去看世界,同時,我們也參訪很多國內的好企業。
盡管如此,還是受限的。因為真的要打開眼界,必須要走出去。
所以,在疫情反覆的情況下,我建議大家的並不是急著去打開眼界格局,而是好好地修煉自己的基本功。
比如,經濟學,組織行為學,競爭戰略,定價,等等。
因為有時候我們討論的問題,它無關你的視野寬不寬,它是基本功的問題。
曾經,當你一路狂奔時,或許你沒有精力去打基本功,你所有的時間都在用來解決市場和競爭的問題。
現在,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大家回過頭來,把基本功打好。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很重要的基本功,財務思維。
1 透徹理解商業世界,你需要財務思維
很多人對財務知識有一個誤解,覺得這是財務專業人士才應該掌握的。作為創業者、員工,好像不懂財務也沒關系。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
財務,是每一位商業人士都必須要掌握的一門語言。
擁有財務思維,你才能透徹理解很多商業的基本邏輯。
比如,股神巴菲特在1988年,花了13億美元買可口可樂的股票。這麽大筆的投資,他的決策依據是什麽呢?
他看一個財務指標:凈資產收益率(ROE)。
巴菲特往前看10年,發現從1978到1982年,可口可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保持在20%左右。10年間凈資產收益率的變化趨勢,穩定增長。
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0%,加上能穩定增長,這樣的企業符合巴菲特的選股理論。
往後看10年,巴菲特在可口可樂這只股票上賺了120億美元。
所以,“凈資產收益率”是巴菲特投資公司時,最看重的一個指標,也被叫做全能指標。
為什麽它這麽重要?
因為它經過分解,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公司的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所以它也是衡量你的生意成不成功,衡量你賺錢能力,最重要的指標。
那,到底什麽是凈資產收益率呢?
2 ROE,代表了你的經營能力
ROE,就是凈資產收益率,經常出現在財務報表上,也叫股東權益報酬率,權益利潤率。
我們分開來看。
首先,什麽是凈資產?
假如一家公司賬面上擁有的所有資產,加在一起是2個億,那代表公司的資產就是2個億。
但是,2個億中,有1個億是借來的。向客戶借來的,向供應商借來的,向銀行借來的。
從各個地方借來的1個億,我們叫負債。
資產減去負債,就是公司的凈資產。
那麽,公司的凈資產就是2億減去1億,等於1億。
再來看收益率。
還是這家公司,假設它一年掙了2000萬的利潤,請問它的盈利率是多少?
如果用2億的總資產作為分母,那麽資產收益率是10%;如果用1億的凈資產作為分母,得出凈資產收益率是20%。
這兩個收益率,哪個更能代表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
答案是,凈資產收益率。
為什麽?因為借錢,是你的一個經營行為。
如果你覺得這事可以賺錢,你應該多借錢啊,6個億、8個億、9個億,都行。
如果你能借到9個億,加上你原本的1億凈資產,你手上總共就有10個億了。
按10%的總資產收益率來算,你一年賺了1個億。1個億的利潤,除以1個億的凈資產,那你今年凈資產收益率就是100%。
100%,代表什麽?代表所有股東能掙到的錢就翻倍了。
所以說,凈資產收益率代表一個公司真正的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
3 如何提高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這麽重要,那怎麽做才能提高?
我們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財務管理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分析框架,叫“杜邦分析法”。我們用它來進一步分解“凈資產收益率”,可以分解為3部分:
1)銷售凈利率;2)資產周轉率;3)權益乘數。
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第一,銷售凈利率。
假設你進了一個杯子,成本80塊,然後你100塊錢賣出去了。
我們簡單來看,就是收入100,成本80,賺20。
那你的銷售凈利率,就是20(凈利潤)÷ 100(銷售額),等於20%。
第二,資產周轉率。
周轉率,等於銷售額÷總資產,可以理解為對資金的使用效率。
還拿剛才那個杯子舉例,如果你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把這個杯子賣掉,然後把錢收回來。於是你又去進貨,一個月之後又賣掉了。
也就意味著,80塊進貨,一個月後100塊賣掉,你一年最多能賣12次。
如果按銷售凈利率20%×周轉12次,你就賺了12倍的錢,240塊。
如果進貨之後,嚴重滯銷,一年才賣出去,你就只賺20塊。
總資產周轉率,也就是資產轉了多少次,用了多少次。
周轉率高,說明你對資金的使用效率更高。
第三,權益乘數。
什麽叫權益乘數?
我有1個億,借了1個億,現在我擁有2個億,我的權益乘數就是2。
我有1個億,借了9個億,現在我有10個億了,我的權益乘數就是10。
權益乘數,就是資產總額÷權益總額,也就是總資產÷凈資產。
現在,我們來看這個完整公式:
ROE(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用“杜邦分析法”分解ROE的意義是什麽?
它幫助我們把複雜的大問題,拆分成若幹小問題,清楚地看到其中的每一個指標。
然後,先衡量我們的經營水平,再幫助企業去判斷,要在哪個方面提升。
所以說,“杜邦分析法”是一個重要的財務思維。
作為經營者,要把這個概念牢牢地刻在腦海中,因為這關聯到一件事,就是你做生意,到底靠什麽賺錢。
4 這個世界上,做生意靠什麽賺錢?
當我們理解了凈利率,理解了周轉率,理解了權益乘數,再去看一家公司時,應該怎麽提高,怎麽賺錢呢?
至少有三個辦法:
一是讓你每一個銷售產品的毛利,盡量的高;
二是讓你的產品周轉速度,要足夠的快;
三是盡量多借錢。
當然,有一點必須提醒大家,這裏並不是鼓勵大家去借錢。
而是說如果你做的事確實能賺錢的話,錢借的越多,權益乘數越大,你可能賺的越多。
反過來,也更危險了,錢借的越多,虧的也越多。
如果這三點同時努力,效果也會越好。
與毛利率、周轉率、權益乘數這三點對應的,有三條賺錢路徑,分別是:
能力,速度,和膽量。
我們分別來看。
有些公司,是靠能力來賺錢的。也就是銷售的凈利率。
比如蘋果。我就是產品做的好,賣得好,能力強。
比如華為。在華為,產品毛利率是不可以低於40%的。
如果某個產品毛利率低於40%,華為公司可能幾乎會把這個項目砍掉。
為什麽?因為分錢的人太多,我們以前寫過文章,寫華為分錢的邏輯。
華為的毛利率,硬件產品能做到40%,非常非常高了。但是你還會買。
這就是因為產品做的好。有差異化。有競爭力。
賣的貴也有人買,這是能力。
這就是靠產品的高毛利率在賺錢。
有些行業,是靠速度來賺錢的。比如,零售行業。基本上靠速度賺錢。
Costco,一家超高效率的收費會員制連鎖倉儲超市,它的商品以低價高質著稱。
便宜到什麽程度?
曾經有一回,雷軍逛完Costco後對媒體說:
那是三四年前,我跟一群高管去美國出差,一下飛機他們就去了Costco,晚上他們回來跟我展示采購的戰果。
我問獵豹CEO傅盛買了什麽,他說買了兩大箱東西。
新秀麗的超大號箱子再加一個大號箱子,在北京賣多少錢?大概是9000多元人民幣。
有人知道Costco賣多少錢嗎?900元人民幣,相當於150美元。
反正我聽完了以後真的是一下子就震住了。後來我專門去研究了Costco是一個什麽樣的公司。
原來,它的庫存周轉天數,是29.5天
這是什麽概念?就是說,同樣的一盤貨,一年能周轉12.7次。
再舉個例子。
運動鞋服行業,在2009-2012年,曾遇到過很大的庫存危機。
庫存危機之前,整個行業的庫存周轉天數,大概是100多天。
一雙鞋,從生產出來,到進入庫房,100多天之後,也就是3個月到4個月之間,才能把它賣掉。
但是,在這次庫存危機之後,整個行業的效率提高了。
現在的平均庫存周轉天數,是60-70天。
大概是2個月左右,就能把一雙鞋子賣出去。
所以,這個行業現在變得特別厲害。李寧變得很厲害。安踏變得很厲害。
今天變得厲害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國潮,而是整個行業經過洗禮之後,效率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什麽人靠膽量賺錢?
投資人。房地產公司。
早期的時候,很多房地產公司,開發一個項目,基本上是不用到自己的資金的。
拍下一塊地之後,直接拿地去銀行抵押,借到第一筆錢。
開發到一定階段,終於拿到預售許可了,然後去賣一批房子,又拿到一筆錢。
整個開發的過程中間,基本上用不到自己的錢。或者說,錢,肯定要用到一點,但跟它總金額比起來,比例是很小的。
也就意味著,“權益乘數”是極大的。
在這條路徑上,房地產商賺錢的能力極強。
但是,這要靠膽量的。
權益乘數,考驗你的膽量,敢不敢借錢、加杠桿來經營?
如果有一天,一旦出現問題,反過來的乘數效應也是巨大的。可能會一下子出現巨大的風險。甚至崩盤。
最後的話
今天我們講了一個很重要的財務思維基本功:
凈資產收益率,與杜邦分析法。
ROE(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是真正衡量公司賺錢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標。
1)銷售凈利率,考驗你的能力;
2)資產周轉率,考驗你的速度;
3)權益乘數,考驗你的膽量。
衡量一下自己,你在靠能力,速度,還是膽量賺錢?
如果你今天還是一家初創公司,一定要想清楚,把自己的核心能力,建立在哪條路徑上。
也一定要找到自己相對較弱的一環,努力把短板補上。
現在,在家苦練基本功,惡補財務思維。
等春天來臨,才能肆意生長,一路狂奔。
祝福。
劉潤 2022-03-30(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