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毒の商業雜誌
(連結:2023

年輕時不懂,看台灣的某些商業雜誌,常常會很佩服那些本土企業家,但時間久後,才發現自己原來是韭菜。

當然,不是說全部的大企業家都是爛咖,這其中還是要分。

分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你把台灣大企業分為『外銷型』和『內需型』即可。

『外銷型』的企業,因為競爭對手都是國際級的,所以能拚出來的,基本都是佼佼者,不過他們在雜誌上的訪談,也都比較是老生常談,大概就是勤奮、重研發之類的,唸多了也是千篇一律,這個你不用唸都知道。至於真正重要的事,人家也不會在雜誌上講。

另一點是,大企業的組織架構、用人、競爭環境……都與中小企業不同,所以你唸了,對你的幫助也是有限。

至於『內需型』的企業,則是我講的比較有毒的部分,因為內需型的大企業,很多都是官商勾結,它們真正成功的原因是塞錢,而不是真有什麼驚人的經營能力,所以讀這類人在唬爛自己成功的原因時,你就會被誤導了。

你就這樣想好了,如果這些內需型的財團這麼厲害,那他們怎麼在資本這麼充沛的狀況下,都還走不出台灣呢?為什麼一出國後,沒有一個能打的?真正的答案當然是雜誌上不會說的。

而且因為內需型的比較多是服務業,那商業雜誌又需要廣告,所以採訪的又是以國內內需型的企業大佬居多,因此整本的『毒素』就愈來愈重了。

這個我們也不能亂扯,所以我們按英國《經濟學人》的統計,台灣的裙帶主義妥妥都在全球前十名,是真的蠻黑暗的一個國家。

所以買台灣的商業雜誌,當然不能說全部內容都寫得不好,但其中確實有蠻大一部分,是在聽國內財團大老闆唬爛,而這是會誤導人的。

結果就是,你花了錢買雜誌,得到了錯誤的成功方程式(他真正成功的方式是不能講的,但新聞有時候會報),最後你還會很崇拜他,但當你做不到時,就會懷疑自己,甚至自怨自艾。

這就是所謂的『拿你的錢(買雜誌),奪你的魂(讓你崇拜他),最後還要讓你活得像活死人(自怨自艾)。』

放眼全球,實在沒有比這些更毒的商業雜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