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晚上聊到嗜好,我有談到『只要不影響到事業,喝酒是純興趣倒也無妨。』這裏我想做一個小小的修正。當然,若以事業合作夥伴的角度來說,的確是如此,但若由人生的角度,我個人建議其實可將時間的分配做一些轉移。
我想說的是,其實嗜好有很多,像我有些朋友會閱讀、、參加讀書會、看電影、旅遊…………等,這都是嗜好,另一方面,上健身房、打高爾夫球、逛街看別人的創意……等也都可以是嗜好,像我最近就蠻想學室內設計,我朋友也找我去學習瑜珈與鋼琴;這些嗜好的共通點是都可以增進生活的廣度與個人的智慧,與單純的喝酒或聊天不同。
我想說的是,其實嗜好有很多,像我有些朋友會閱讀、、參加讀書會、看電影、旅遊…………等,這都是嗜好,另一方面,上健身房、打高爾夫球、逛街看別人的創意……等也都可以是嗜好,像我最近就蠻想學室內設計,我朋友也找我去學習瑜珈與鋼琴;這些嗜好的共通點是都可以增進生活的廣度與個人的智慧,與單純的喝酒或聊天不同。
我從唸研究所以後自認就很努力,主要是當完兵後才發現很多事不懂,在這幾年最大的收獲就是在『管理』與『英文』這二個領域知識累積,到現在我認識的人當中,要在這二方面能超越我的其實不多,原因不是我特別聰明,而是我真的很努力(看我書櫃的書及我畫的重點就知道了),功不唐捐,在現在的生活中我的確能慢慢感受到這些知識爆發的能力。而最近我又覺得管理與英文的知識學的差不多了,應該可以將學習重心轉往其它領域(如人文與藝術),去學習一些我還比較陌生的領域,原因是我發現各個領域的知識都有互通的現象,而且也讓人生更豐富。
其實我在上班時,很重視每天晚上下班後的四小時以及週未的時間,這些時間都是讓我一天一天累積超越別人的本錢,所以我把這些時間當作資產來看。我覺得人生30多歲都還很年輕,別忘了您懂事也不過十多年,後面還好幾個十年要過,如果學習一個月就有差異,那一年呢?那三年呢?那十年呢?知識不斷累積的力量是很可怕的,這點就看你出社會後「嗜好」怎麼累積。
出社會以後,我遇到許多有能力及知識廣泛的人,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通現象,那就是不管先天聰明與否,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後天都很努力,同時保持著廣泛的興趣以及對生活的好奇,所以都能沒有壓力地不斷學習,簡單地說,他們只是保持對人生的熱情,所以能培養出「正面」的嗜好。
其實會讓我們成長及被人尊重的都是在這知識的涵量,而比較不會是在生活上的閒聊,這都端視你個人怎麼想,怎麼利用下班後的四小時,怎麼去培養「嗜好」,這會影響我們一輩子很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