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簡單的事情,被鬼島人一直扯,最後反而弄得邏輯不清。
像很多高學歷的台灣人,就喜歡小孩子就不要唸那麼多書,要多去接觸大自然,要快樂學習,多玩一下啊,例如那個華×福體系的。
我當然不是說那種方式不好,而是說當整個環境都在戰備時,你不跟著戰,就一定會輸,而最後就是被淘汰。
但腦殘家長想的是,我小孩一直玩,一直森林,然後最後你還會懂得比別人多,還更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吃屎吧你。
像我女兒現在唸小一,我的媽呀,那個功課真的蠻多,就是要唸英文,然後中文故事也要唸一堆,真是沒什麼太多自己的時間。
相反於此的,就是也有另一群家長選擇讓小孩下午不用上課,讓小孩不要有太多課業壓力,覺得現在這些填鴨都是沒效,沒意義的。
但實際上你如果有研究過那些稍好的家教班,你會發現功課不是亂給耶!就是很紮實地一直在逼進度,那個時間久了,程度就會愈拉愈大。
像我女兒現在唸國小,我發現那些唸普通幼兒園,或是公立幼兒園的同學,英文程度都差我女兒一段,這不是說我女兒聰明,而是她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了,所以當她到小一時,程度已明顯高於不少同學。
其實在學習上,我一直比較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沒有什麼大道理,就是如果天份不會差太多的話,那它一定是誰更努力,誰最後就愈優秀,這在任何技能的學習上,包括英文、音樂、繪畫……都是如此。
沒有道理說,你的小孩子努力比人家少,最後競爭力還會比人家強,然後你說愛自然的小孩更有競爭力,這是什麼邏輯?全天下好的都給你家小孩拿去好了,但在台灣,這卻是很多高知識份子深信不已的事情。
沒辦法,鬼島就是鬼島,你該填鴨就是要填鴨,只是說你有沒有辦法讓小孩子學習時比較不排斥而已。在鬼島,填鴨不一定會發大財,但不填的話,競爭力絕對會愈來愈差。
結論是,國外環境好,是沒有人拚成這樣,但如果在鬼島,最好還是活得像鬼人,不然,最後的下場,就是連鬼都不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