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找投資?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前幾天,有人問我去哪兒找投資人?

比如,怎麼找到徐小平投我?怎麼找到真格基金的人?

聽到這個問題,我一口血噴出來。

“我怎麼去找投資人?”

今天一個創業者,這句話一旦問出口,就別幹了。

因為在創業路上,比這個問題難度大的事情,有五千件、五萬件。

如果連門都找不到,就趁早打消創業的念頭。

現在的狀況是,錢很多,好項目太少。

“好項目”今天一旦開口說:“我還要投資”。馬上就被投資人瘋狂盯上了。

你根本不用擔心找投資人。

如果你露了一嘴,發現居然沒人來跟你聊,那這個項目就別幹了。

“怎麼找到投資人”和“怎麼找到投資人投你”,這是兩個問題。

那,怎麼才能讓人投我的項目?怎麼找投資人?

 

1  投資分類 你想要哪種投資?

首先,你要知道今天你想做的生意,需要哪種類型的投資。才能對症下藥。

投資的目的都是為了獲益,怎麼才能獲益呢?

我們可以把投資分為兩種:

一種以分紅為目的,第二種以公司的價值上升為目的投資。

假設今天給一家瑜伽館投100萬,每年獲得20%的收益,也就是分紅20萬,這樣下去5年之內就回本了。

如果有一天瑜伽館破產倒閉了,把房子賣賣,清算後估計還能再分點錢。

這叫以分紅為目的的投資。

如果你今天因為開瑜伽館需要找投資,通常就應該去找這種。

這種投資一般誰會投給你?

你家親戚。你的朋友。

你說,未來我的瑜伽館要開成連鎖上市的,我要找投資機構來投我。

投資機構不會投你。

不管你是想開餐廳、咖啡店、書店,投資人是不會投的。

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做以公司價值增值為目的的投資,也就是第二種。

同樣還是投給你100萬,但這100萬不是為了每年的分紅,而是佔10%的股份,也就意味著公司值1000萬。

突然有一天,你的公司價值100億了,這時投資人把10%的股權賣掉,100萬變10個億。

這是賺了公司股權增值的收益。

這種未來能帶來百倍、千倍收益的,才是投資人會投的類型。

理解這一點,你說,我創業的目標是上市,要第二種投資。

那,如何讓投資人投我?

 

 

2   投資理念 投資人為什麼投你?

如何打動投資人?

有很多要素。

第一要素,有巨大增長的可能性。你得值錢。

這個可能性,來自於市場規模足夠大。

家門口的小餐館,一天賣6000元,一個月賣20萬到頭,價值也就這樣了。

有一天,餐館做成連鎖,規模擴大,有機會值錢。

然後,你發現給全中國的餐館做供應鏈,也許更值錢了。

所以,首先要進入一個足夠大的賽道。

這個賽道上,能夠成就一些巨大的公司。年收入過百億的公司。

比如餐飲連鎖裡,肯德基600多億的收入,海底撈1、200億的收入。

投資機構手裡是拿著時間望遠鏡的,他要看到企業成長後的巨大價值。

你想做的事有遠大的願景和價值,這樣的項目才能入風險投資的眼。

 

第二要素,人行不行,團隊行不行。你得值得。

什麼都沒有,從零開始的時候,團隊是風投的評判要素之一。

這團隊以前幹過什麼?創始人有沒有在真正的大公司裡面乾過?過去有沒有成功創業過?是不是真的能成事的人?

必須從各個維度讓投資人覺得,在你身上賭中的概率是大的。

大學畢業的雷軍在一次計算機展會上,結識了金山軟件的創始人求伯君,1992年加入了金山,成為第六名員工。1998年出任金山軟件總經理,2007年,雷軍帶領金山軟件在香港成功上市。

兩年後,雷軍從金山離開。因為他深知創業不易,希望能真心真意地幫助創業者的朋友們,於是他成了最早一批做天使投資的人。

他投資的迅雷、知乎等公司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一邊投資,一邊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2010年4月,雷軍聯合六位合夥人創建小米科技。初創小米,這個核心創業團隊中,每一位創始人都是個中翹楚,經驗豐富。

但是,再強的團隊,也會經歷挫折。

2016年,小米遭遇挫折,生死存亡之際,雷軍不得不親自接管手機部,成了硬件工程師。接下來長達五年的時間裡,一邊自己學習,一邊帶著團隊補課,手機銷量也重回全球前三。

2018年7月,小米在香港上市。

現在,小米宣布造車,雷軍說:

“這一回,我將親自帶隊,這將是我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

我很清楚,這個決定意味著什麼,我願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聲譽,再次披掛上陣,為小米汽車而戰!”

如果你是投資人,你想不想投他?

這樣的連續創業者容易拿到錢。比如,季琦。做過攜程、如家之後,再做漢庭,就更容易受投資人青睞。

因為他們經過之前的創業,已經把各種風險都走過一遍,學費都交過了。

今天一個初創公司,如果CEO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創辦人,有經驗,有廣泛的人脈關係,這樣的創業者必然屬於搶手的稀缺資源。

因為投資人在最開始,只能選賽道,足夠大的賽道;賭人,賭人靠不靠譜。

所以找投資,關鍵不在“打動”,而在於讓自己的項目“值錢”。

 

 

3  風險投資 怎樣才能保持增長?

當然,並不是每一家值得有未來的公司都能有未來。也幾乎沒有一家公司最後成功的樣子,和你當初設想的一樣。

投資機構也怕風險,所以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完善的“創業風險風險管理機制”:

天使輪、A輪、B輪、C輪、D輪融資。上市(IPO)。

這樣的遞進投資方式,不斷排除逐級的風險。

每一輪的接棒,儘早淘汰不合格項目,也幫助優秀公司走到最後。

你有一個非常大的創業想法,找到投資人聊。

聊完之後,他覺得你說的行業挺好,但你這個人靠不靠譜,他一時半會無法判斷。

於是他說,行,我先給你20萬,你先把你說的那個APP做出來看看。

這時有可能給你錢,幫你邁出夢想第一步的是“天使投資人”。

天使投資,冒著血本無歸的風險給你錢,是相信你至少有組織團隊、做出產品的能力。拿到錢,你要證明你沒有辜負信任。

兩個月之後,發現APP做的一塌糊塗。

這事就結束了。這扇門也就關上了。

很多覺得自己特別能幹的人,吹的天花亂墜,結果在這一輪就陣亡了。

錢花完了,產品沒做出來,天使投資人認栽,A輪投資人是不會投你的。

而另一位創業者,不但把APP做出來了,而且界面清晰,使用便捷。

排除第一種風險,團隊風險。

那,這個團隊是不是真能成事?

好,接下來再給你100萬試試看,推廣宣傳,去找用戶,看用戶喜不喜歡。

A輪投資者,會“解鎖”你的估值上限,到原來的3-5倍。

贏得了用戶的喜歡,可以繼續往下走了。

誰會在你的產品裡付錢?付多少錢?又有多少人付錢?

當你的核心業務能產生持續快速增長的收入時,你的產品就被用戶接受了。

這時,可以進行B輪融資了,繼續“解鎖”你2倍左右的估值。

但是,有收入不代表就能盈利,必須驗證你的商業模式是可以賺錢的。

如果商業模式走通,賺到錢了,那麼可以找C輪投資人了。

後來,公司大了,職業經理人來了、業務從單點擴張至全國,而最終能搶占大市場份額的,必然是少數。

這一輪的戰爭最慘烈,出現了著名的“C輪死”。

天使輪風險、收入風險、運營風險被一一排除,再加上運氣,最終走到D輪的,基本已經是贏家了。

D輪投資人,基本是為上市準備的投資銀行等機構。風險投資,就是在一步一步排除風險。不斷增大成功的確定性。


最後的話


有的人總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好,不創業真是虧了。

還有人為一個想法興奮不已,殊不知你腦中的大想法,早在六七年前起過一輪,又死過一輪了。

創業是99死1生的遊戲,風險非常大。

大家看見的都是故事,沒看見背後的艱辛。

找投資,最關鍵的是好的賽道和人,讓項目值錢、團隊值得。

找到天使投資人,僅僅只是敲開了門。

想上市,得歷經九九八十一重考驗。一步步排除風險,增大成功的確定性。

最後,終於上市。恭喜開啟無限模式。

請繼續發光發熱、創造價值。

祝:順利。

 

 

劉潤  2021-05-23(原文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