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金句101:貴不是目的,能炫耀才是。
劉潤 2021-06-25(原文出處)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時刻:
為了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卻被旁人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點醒;
為了一個難點輾轉反側難免,卻被偶然間看到的一段話啟發。
許多困擾你很久的問題,往往有時會因為一句話的啟發,就能撥雲見日。
今天,我們從以往文章中整理出了101條金句,分享給你,希望幫你“撥開一點雲彩”。
(這是“商業101”系列的第一期)
1、前人的思考,我們的階梯。
2、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被卷入了一個“一切皆可經營”、“一個人就是一家公司”的時代。只不過,工商局注冊的那些公司都是“有限責任”,而你“自己”這家公司是無限責任。
3、你必須像經營公司一樣經營自己:構建自己的協作關係、塑造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呵護自己的名聲、把注意力投放到產出更高的地方。
4、商業,是你與企業外部的關係;管理,是你與企業內部的關係;個人,是你與自己的關係;以及提升前三者的是:工具。
5、人們在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僅是看這件事情未來對他是不是有好處,同時也會注意自己是不是在過去,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入。
6、得到的快樂沒有辦法緩解失去的痛苦。
7、消費者其實並不真的是為商品的成本付費,他是為商品的價值感而付費。
8、零售的基本邏輯,是流量成本。
9、河床設計的再完美,只要沒有水源,一切商業模式都是擺設。
10、一個公司的存在,是以有利潤為前提的,只要商品的毛利乘上銷量大於這個經營成本,這家公司就是賺錢的。
11、商業世界里面,有太多的風險,買賣風險,就成了促進整個商業世界良性運轉的一個重要的底層邏輯。
12、凡有力的地方就一定有反作用力,凡有正向的商業價值就有反向的套利。
13、在市場條件下,想要實現有效的交易,交易雙方掌握的信息必須對稱,信息如果不對稱,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會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
14、用戶越多,越有價值;越有價值,用戶越多。
15、邊際成本的結構性改變,是互聯網經濟對傳統經濟最重要的一個沖擊。
16、每一件事情背後,都有其商業邏輯。
17、互聯網的出現,使得企業規模化地滿足人們個性需求成為了一種可能。
18、免費,就是將免費商品的成本進行轉移。
19、所有的“免費”,都是“二段收費”。
20、我們看到一個人獲得了成功,就會立刻認為他過去所有的行為都是那麽地有道理,可成功者自認為的那個經驗,也很有可能是他沒有獲得更大成功的絆腳石。
21、一個人對任何一件事,有了之後就會習慣。好東西久了,也會習慣,壞東西久了,也會習慣。
22、入芝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23、付出的勞動越多,產生的依戀越深。
24、投入越多的勞動或者情感的物品,越容易高估它的價值。
25、貴不是目的,能炫耀才是。
26、貴不是目的,能讓消費者恰到好處地炫耀,不露聲色地裝,是核心。
27、在競爭性市場中,供給和需求的相對稀缺性,決定了商品的價格和產量。
28、比功能更稀缺的,是體驗,比體驗更稀缺的,是個性化。
29、對企業來說,最優方案的機會成本,就是次優方案可能帶來的收益。
30、你的每一項選擇,都有機會成本,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31、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如果能有一種制度安排,你越自私,公司就越賺錢,這種制度,就是“激勵相容”的制度。
32、交易成本與管理成本的對比,確定了企業的邊界。
33、交易成本越低的事情,越應該外部化;管理成本越低的事情,越應該內部化。
34、未來企業規模會越來越小。
35、真正的辯論,不是高喊口號,而是優美的邏輯思辨。
36、要保持今天的社會總財富,平均生活水平,他們一個人創造的社會價值,必須是今天的2倍。
37、在任何一個價格上,都一定會有經濟學家驚呼這是“泡沫”,也一定會有經濟學家告訴大眾,趕緊買,還會漲。
38、房價越漲,越有人買,越有人買,就會越漲。
39、泡沫經濟,就是“中國式過馬路”,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
40、學習商業邏輯,可以使人理性。但我們也要對人性,心存敬畏。
41、什麽是泡沫經濟,要時時問自己:我會不會就是那個,用20年的收入,買郁金香的人。
42、風險投資,是通過買走創業的“失敗風險”,讓創業者擁有往成功目標一路狂奔的金融工具。
43、創業是99死1生的遊戲。如果你要去創業,建議一定不要動父母養老的錢,留好給妻兒生活的錢,然後去找風險投資,用稀釋掉的股份,去買一份“創業保險”。
44、每個創業者都認為自己會“一將功成”,但大多數人最終都是“萬骨枯”。
45、如果10個投資人都不看好你,可能是他們沒眼光,但更可能是你自己不靠譜。
46、你的節奏,和投資人期待不符的時候,你可能會懷疑,到底誰是老板。但也要記住,一旦拿了融資,公司就不完全是你的了。
47、到了信息時代,尤其是互聯網時代,在價值創造中,人才越來越變成決定性因素。
48、資本和人才的博弈,正在不斷往人才傾斜。
49、一件商品的價值,有理性的使用價值部分,也有感性的情感價值部分。
50、理性價值部分,原材料成本占比會很高,而感性價值部分,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虛擬產品,所以“邊際成本”很低。
51、金融的世界,抽象得虛幻,虛幻得迷人。因此,也是很多高智商騙子的藏身之所。
52、對所有號稱沒風險,但年收益超過8%的項目,都要心存警惕。
53、金融的世界很精彩,同時也很危險。你看中的是錢的收益,而騙子看中的卻是你的本金。
54、越是在高速變化的時代,越要回歸本質。
55、金融的本質從來沒有變過,只是自大到認為自己可以藐視本質的人越來越多。
56、互聯網金融,就是擁有更高效的“風險買賣”模型的金融。
57、每一個風險,都有它的價格。
58、商業的世界很美妙,但也有它弱肉強食的殘酷一面。
59、對不少弱肉來說,他們的問題首先不是弱,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弱在哪里。
60、做產品,就是把這塊千鈞之石推上萬仞之巔,獲得盡可能大的勢能,然後在最高點一把推下去,用營銷和渠道減小阻力,把勢能轉化為最大的動能,獲得盡可能深遠的用戶覆蓋。
61、產品的創意、獨特性、品質,或者說它積蓄的勢能,決定了它最高可以達到的銷售量級。
62、沒有勢能的產品,是賣不出去的。就算能賣幾件,其實賣的不是產品,是人情。
63、你陪你客戶喝下去的那些酒,都是你因為做產品的時候沒有流過那些汗。
64、品牌的英文是Brand,古挪威文的意思是“燒灼”。如果產品好,用戶就會把他的喜愛,積累在這個燒灼的標志上,省去“搜尋、了解,信任”的過程,直接購買。
65、品牌是一個容器,一個裝載消費者“了解、信任、偏好”的容器。
66、越是從了解,到信任,到偏好,這個容器的價值就越大。
67、不能被消費者優先選擇的,不叫品牌,叫商標。
68、品類價值,也就是我和別人不一樣。品位價值,我比別人更顯得你有檔次。品質價值,我的質量是最好的。
69、在互聯網時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邊際成本急劇降低,導致最優秀的頭部產品,可以在它覆蓋的市場里,贏家通吃。
70、滿足最長尾的需求里,最大眾的痛點。
71、你要真正解決了一個問題,而且是解決得最好的。
72、產品為王、渠道為王時代的遠去,導致用戶開始真正掌握對企業的生殺予奪大權。從B2C的思路,走向C2B,就是成為“用戶代言人”。
73、千萬不要自大到以為了解消費者。你只是了解自己,並以為自己可以代表消費者而已。面對多變的用戶,你要相信,你的產品一定會錯。
74、不斷互動,收集反饋,快速叠代,讓產品“長”成用戶需要的樣子。
75、創業非常大的一個忌諱,就是愛上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愛上用戶的需求。
76、明知會犯錯,在少部分人那里,用最低的成本不斷摔倒,再從用戶的真實反饋里爬起來,才有機會做出真正受歡迎的產品。
77、低價可以使產品盡快為市場所接受,並借助大批量銷售來降低成本,獲得長期穩定的市場地位。
78、互聯網公司從來不打價格戰,我們直接免費。——雷軍
79、價格歧視,就是研究如何盡量吃掉消費者剩余,同一件商品,如何讓A付出30元,讓B付出20元。核心在於:區隔消費者。
80、給機會成本低的人低價,給機會成本高的旅客定高價。
81、價錢,是商品的成本,到你心理價位中間的尺度,最終更接近哪一端,是一場有關定位、人群、心理等等的商業博弈。
82、如果說商業是一場戰爭,渠道就是地面部隊,它的最高任務是堵門,用最優性價比,在一場又一場巷戰中,搶占所有與消費者之間的觸點,那麽營銷,就是空中部隊,它的最高任務是洗腦,利用“國軍節節敗退,我軍又下一城”的炮彈,全面攻占消費者大腦,寫入“只能買我”四個字。
83、不能成為品類第一,就創造一個新品類。
84、有個對手,品類才成立,而且會共同教育市場,做大蛋糕。
85、定位,是一種基於消費者心智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86、饑餓營銷就是,通過故意調低產量,造成供不應求的“假象”,維持高利潤和提升品牌附加值的營銷手段。
87、過度饑餓營銷,會讓消費者餓到冷靜,覺得被愚弄,對品牌產生厭惡。
88、沒能縱身一躍,把意見領袖喜歡的“有趣的科技”,變成普羅大眾喜歡的“有用的產品”,是現象級產品曇花一現的真正原因。
89、只要有問題,哪怕是小問題,萬眾矚目之下,都是大問題。大眾的負面情緒已經被激活了。
90、互聯網時代的傳播,不是來自媒體,而是來自大眾自身。
91、在一億雙眼睛下,用“撒硬謊”這樣的手段危機公關,都是作死。
92、從你的產品里,找到一個有巨大說服力的、競爭對手不具備的、對消費者的好處。(獨特銷售主張)
93、雖然今天有20%的消費者習慣網上購物,而且越來越多,但毛細血管里依然有80%的消費者,習慣線下購物。收集這些流量,是深度分銷的現實意義。
94、激勵題到最後,都是數學題。
95、用新客戶相對於老客戶的比率,衡量是否不斷擴大到新市場;用利潤指標,衡量是否大出血式銷售;用客戶滿意度,衡量是否只在乎短期利益;用銷售人員流失率,衡量團隊是否可持續經營。
96、只有適合當下的,科學的激勵制度,才能把你的銷售團隊變成虎狼之師,但又不會誤傷自己。
97、利用最新的科技和最有效的手段,把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重新高效組合,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接觸消費者。(全渠道營銷)
98、社區商務,就是用距離上的“近”,來抗衡物流上的“快”,從而形成一道屏障,成為無法被互聯網取代的商業風景
99、離消費者越近,越有競爭優勢。
100、互聯網在用信息對稱加上高效物流的方式不斷向零距離進攻,而線下商業在用更好的體驗,死守最後一公里,並不斷突圍。
101、真正的零距離,是渠道的終極競爭。
(這就是“商業101”系列第一期的全部內容,第二期正在籌備中,敬請期待)
劉潤 2021-06-25(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