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png  

2016年9月20日,網易與財新先後發稿,以很大的報導體量起底陳光標。

報導的方向與重點放在陳光標與一眾落馬高官的關係上,他們包括但不限於令計劃、令政策、楊衛澤等人,並描述了陳光標靠政商關係攫取第一桶金、發達再至於倒掉的盈利模式。

據說陳光標同志擔任法人代表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搜出170枚涉嫌偽造的慈善機構公章,看來光標同志是真攤上大事了。

其實媒體起底陳光標的行動,早在2011年就開始了。

2011年4月23日,《中國經營報》發表了長篇調查報導《破解中國「首善」陳光標之謎》,揭露首善陳光標是最大騙局。其號稱捐款過億實則不到幾百萬。地震抗洪等捐款60%以上系別人提供款項,號稱贈送老家免費住房每月收5-6千租金,當地老百姓根本沒聽過捐贈一事;青少年基金會等眾多慈善機構均表示從未收到陳1分錢。

2011年4月28日,《南方都市報》發表了報導《陳光標舊事再調查》,幾乎全面否定了陳光標的人品,而且火力更猛,爆料更多:「其震後馳援的事迹曾被疑為子虛烏有,而其在家鄉捐建的公益項目亦被指假慈善之名,謀一己之私」;「其撲朔迷離的公司業績及巨額善款來源,一直是懸在民間的巨大問號」。

同日,《時代周報》發表文章指陳光標履歷造假。其自稱的在南京中醫學院讀書獲得獲醫學學士學位;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應用開發中心副主任;任南京紅光醫藥公司辦公室主任等履歷全部造假。

一時間內連續湧出的陳光標詐捐,造假等各類醜聞頓時成為新聞聚焦。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如果一個自稱行善的人,實際上卻是在行惡,其震撼力自然遠遠超過歌星逃稅、官員貪污、教授涉黃。

藉助這些深度報導,再面對陳光標這個人時,主要問題已經從如何看待陳光標的慈善,變成了如何看待陳光標的生意:他之所以借慈善暴力炒作,是為了獲得慈善勳章,進而墊高一點點他在官場與門客的地位,自抬身價,售於王者。

那些以慈善為陳光標辯護的人,看來屬於會錯了情,表錯了意。

 

將陳光標的商業模式坐實在政商關係之上,是網易與財新的又一貢獻。有了這一塊,陳光標的中國故事終於完整。他的假慈善真炒作,他的荒謬怪誕之舉,他時刻自帶小丑模式的行為,都能夠解釋的通了;他的做事、扮傻、強以為聰明,都有了落腳點。

不然2011年就開始的起底行動,為何到2016年,光標同志才攤上了大事呢?原因現在看來,異常簡單,陳光標的後台,是今年才倒的。

被官方包裝出來的標杆人物有很多,但像陳光標這樣的有許多人為之背書的,並不常見。

陳光標也精準地抓住了用戶的痛點,一方面他赤裸裸地展示現金或者實物,另一方面則直接將現金髮到受助人的手中。

而這裡面的問題就在於,究竟有多少真金白銀髮放出去,根本無從確定。在點對點發放的現場上,陳光標發放給了多少人,並沒有精準的簽收名單,外人幾乎不可能去復原現場並核實,解釋權全部落在他自己的手上。

由於他的發放行為是個人行為,而不是組織行為,程序上也不需要他在發放的過程中,每人一一簽收確認。在這樣的漏洞之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後來陳光標發放現金的活動里,宣布的金額在急劇飆升。直到這樣一個噱頭失去了吸引力,他才轉而尋找其他的曝光方式。

陳光標利用了這樣的漏洞,使用四兩撥千斤的技術,用小部分的真實資金,帶動了巨大的宣傳效果,並將自己成功地包裝成為中國首善的角色。最終又藉助中國首善的光環,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政治資源,獲得更大的保護,避免他的虛假泡沫被人戳破。

當背後的權力倒掉了以後,陳光標虛假的首善面孔也暴露了出來。然而令人感慨的是,如此簡單粗暴的欺騙手段,為何能夠橫行一時,還收獲輿論的自發支持?

 

這讓我想起了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卻留下了好多照片的故事。

在2014年,陳光標高調宣稱,他和雷鋒同志的區別就是少了毛主席的題字。

如果說陳光標同志是活著的雷鋒同志,估計有些道德高尚的朋友要噴我了,怎麼可以把一個被抓起來的騙子比作雷鋒同志呢?

好吧,雷鋒同志和陳光標同志比,就差一次被抓。

在雷鋒的那個時代,剛好經歷了官方定義的三年自然災害,死了幾千萬人。在那麼苦難的日子,雷鋒同志居然留下了那麼多照片,而且每次雷鋒做好人好事的時候,恰巧都被人拍到了。這麼嚴重的事實反差,智商和良知不成負數的都可以想得通。

記得有個專門給雷鋒拍照的戰友,發誓「若說假話當場死」,驗證來得太及時,他真的當場死了。

這麼看來,陳光標和雷鋒絕大部分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完完全全的假貨,陳光標同志少了一個毛主席題字,而雷鋒同志少了一個被抓。

中國幾千年以來一直是一個道德崇拜的國家,從孔子開宗明義提出道德教化平天下到漢武帝獨尊儒術,衛道士們壟斷了這片土地幾千年。

道德本來是一個非常個人選擇的事情,但是非要弄得滿城皆知,成為可以換取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資格。

這樣的道德脅迫,只能造成全社會的偽善,人人滿口仁義道德,其實都是一肚子的男盜女娼。而且是彼此都知道對方是虛假的還要繼續偽裝,道德成了人性的枷鎖,和道德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

有人說女人一白可以遮百丑,這個說法好像對道德也適合。在道德的大旗下,任何違法亂紀的事,都沒人敢指責,因為誰都不敢明確的反對道德。

道德面前是沒有真相的,衛道士們即使不要真相,還有維護道德的神權,就像有人扒皮雷鋒的時候,衛道士們會說雷鋒不管真假,對社會有正面意義。

就像陳光標同志,在其偽裝行善期間,就有人扒皮他財富來源是靠南京市地面的拆遷壟斷。拆遷這行,做久了,鮮有不沾血的,但是衛道士們不管,馬上跳出來,說扯那些雞毛蒜皮的事,不過是讓社會上的好人更寒心。

即便是現在很多漸次清晰的圖譜,還是經由媒體及知情人士一點點拼接起來的。事實上,正是權威信息的缺失,以及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對稱,或許才是造成陳光標神話愈演愈烈的深層原因。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信息閉鎖?僅僅是因為陳光標所一向標榜的「正能量」、「慈善」?

或者說,正面形象一旦經由權力之手樹立起來,就得動用權力百般遮羞?


在一個社會需要時刻塑造道德標兵的時候,恰恰說明正是社會道德瀕臨破產的時候;

在一個國家需要開動所有宣傳機器宣傳愛國的時候,恰恰說明正是國將不國的時候。

這樣的時候,就是真正的好人遭殃的時代,卻是騙子,小丑,流氓,暴徒的美好時代。

網易 2016-09-21/本文轉自有病要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