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刻板印象可以被消除嗎?

社會學上有一個詞,叫「刻板印象」。就是我們很容易給別人貼標籤。比如說,看到黑人,我們就會想到貧民窟;看到女司機,就覺得她們開車技術差;看到00後,就想到二次元。這些都屬於於刻板印象,是社會強加給我們的符號。

那麼,人為什麼會有刻板印象?怎麼才能打破刻板印象呢?我用五個問答來介紹刻板印象這個概念。

 

1. 什麼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英文叫stereotype,就是在排版印刷的時候用的凸模字版。1922年,美國著名記者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拿這個詞來形容人們對某一個社會群體形成的過於簡單、僵化的印象。這其實就是我們說的臉譜化思維了。孩子們看電影,出來一個角色,他們就要問:這個是好人,還是壞人?京劇乾脆弄了臉譜,紅臉是忠臣,白臉是奸臣,省得你們瞎猜。老外沒有看過京劇,所以用的術語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到處都存在。提到黑人,我們可能會想到更有攻擊性,更貧窮,更會打籃球。提到亞洲人,我們可能會想到比較內向,學習刻苦,數學成績好。提到東北人,我們會想到很豪爽,能喝酒。提到江浙人,我們會想到很精明,會做生意。提到會計,我們會想到謹慎、認真,特別會心算。提到北大學生,我們會想到聰明、有才華,可能還有點兒自由散漫。這些印象對不對呢?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但是,我已經告訴了你,人們傾向於高估團體內部成員的一致性,同時高估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差異性。

 

2. 刻板印象會怎樣改變我們的行為?

如果刻板印象的壞處是可能有預測誤差,那也就罷了,刻板印象更讓人不安的是,它可能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我們舉個例子吧。假設黑人和白人酒駕的概率是一樣的,比如說,假設晚上開車出來,他們都有10%的概率酒駕。如果警察有刻板印象,認定了黑人更容易酒駕,他就會看見黑人司機,就攔下來檢查。

假設他攔下了100輛車,都是黑人司機,查出了10個酒駕的。他還隨機地攔下了10輛白人司機開的車,結果查出了1個酒駕的。他就會在報告里寫上:某年某月某日,酒駕的黑人司機10名,白人司機1名。他會認為自己以前的刻板印象,即黑人司機容易酒駕,是再正確不過的。

我們再舉個例子。人是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心理學家做過很多試驗。比如說,同樣一批亞裔的女生,要做同樣難度的數學卷子。如果你暗示她們,你們是女生,她們的考試成績就會下降。如果你暗示她們,你們是亞裔,她們的考試成績就會上升。還有很多類似的試驗,比如,僅僅讓你看一組跟老年人有關的詞,你出門之後的走路速度就會放慢。

 

3. 我們能不能用理智消除刻板印象?

那你可能會說了,這都是心裡有偏見的人,我是沒有偏見的,我對所有的人都一視同仁,我沒有刻板印象。真的如此嗎?

我們得承認,有的人對別人的偏見多一些,有的人則少一些,但是,刻板印象往往是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被自動激活的。如果你有充分的時間,精神非常清醒,你可能會意識到,自己產生了刻板印象,於是,你會用理智糾正自己的錯誤想法,但如果你很疲勞,心神不寧,你對刻板印象的抵抗力就會下降。

心理學家還發現,如果有意識地抑制刻板印象,有可能會導致刻板印象隨後出現反彈。比如說,一對男女學生在交談。男孩知道女孩很反感性別歧視,所以,他會很小心地斟酌自己的言辭,以免無意中惹惱了女孩。等他結束了這次小心翼翼的對話,回到教室,或是回到宿舍,你猜怎麼著?他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會提高,會出現一個反彈。

 

4. 我們能不能通過多接觸別人,消除刻板印象?

有一種建議是,之所以會出現刻板印象,是因為不同的人群之間缺乏溝通和了解,如果讓他們互相之間多一些了解,就能消除刻板印象。

這種「接觸策略」能行嗎?如果只是有限的接觸,比如,你只是在街頭和一個黑人擦肩而過,或是你在東京的酒店裡遇到一個日本的服務生幫你拉行李,這種接觸沒有辦法改變對另一個社會群體的刻板印象。如果你的同事里有一位來自其它社會群體里的成員,比如說有個同性戀,而你們在工作中相處得很好,這是有助於消除刻板印象的,但是,這樣的不同群體成員之間的深度接觸機會並不是很多。

如果我們聽說,或是看到了與我們的刻板印象不同的另一個社會群體的成員,比如,你本以為北大的學生個個都是精英,但是,你忽然聽說,有個北大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去賣豬肉了,你會改變自己對北大學生的刻板印象嗎?不會的,你會修正事實,保留自己原有的刻板印象。你會把這位賣豬肉的北大學生挑出來,認為他是與眾不同的,他不僅跟北大的學生不一樣,也跟別的賣豬肉的不一樣,你會把他另分成一類人。

 

5. 我們該怎樣對待刻板印象?

我們今天講了刻板印象,你可能會覺得很沮喪。如果我們自覺不自覺地會有刻板印象,而且刻板印象又這麼難以克服,那該怎麼辦呢?

刻板印象並不是我們人類唯一的認知缺陷,有很多事情跟刻板印象非常相似,比如,拖延症、嫉妒心、過度自信、從眾心理,等等等等。這些現象都有共同的特點:

(1)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它們的存在有其道理,比如,刻板印象就是為了減少我們的認知成本,所以,我們才很難徹底消除這些缺陷。

(2)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現象會讓我們產生一些錯誤的判斷、錯誤的行為,但大部分情況下,這可能只是輕微的錯誤。

(3)當遇到重大決策的時候,如果我們通過省察,能夠意識到這些缺陷,我們是可以更有效地用理智和自制力更好地抑制這些缺陷的。

所以,刻板印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拒不承認自己有刻板印象。

 

羅輯思維 2018-09-15/何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