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網友問到:「如果你現在28歲要創業,無家族企業可以做延伸,你會考慮做什麼?」
我想不只是28歲,這問題也困擾很多上班族,而這個問題我在15年前就曾想過,對於我,它大致必需經過以下的四個步驟。
1、學問打底。1996年我從政大畢業,1998年當完兵,出社會後,我發現很多事都不懂,我嚴肅地認知到自己的能力很差,於是決定再唸研究所,為自己再爭取2-3年來學習(但不是學老師教的,而是自學)。1999-2002年間,我廣泛地閱讀了很多管理上的理論與個案,奠定了自己在管理知識的基礎,但最重要的一件事,還是養成了自我學習的習慣。
2、到大公司歷練。2002-2005 這三年,我在711營業端與總部歷練,最後甚至有了「大公司也不過爾爾」「我隨便做都比這強」的自信後(或說是自大),就決定創業了。相反地,如果你在大公司歷練,卻還一直感覺「這裡真是臥虎藏龍啊~~」,表示你的能力還沒有到最好,其實還不適合創業,最好的做法是:繼續熬。
3、小資本創業。即使你沒有家族的資金奧援,但在大公司幾年,肯定有存一些錢,這時候如果你又自認能力已足,就應該出來創業了(但千萬不要先辭職再創業,而必需有看到機會再出來,這是還在大公司熬時就要先準備好的)。我朋友是賣紅豆餅,我是開奶茶店,起步資金路邊攤是低於10萬,奶茶店則是低於50萬,在生意好後就開始走連鎖,逐步累積個人的資本。
4、長期考量。待資本隨時間愈累積愈多時,就要考慮去發展自己能傳承的家業,除了為自己退休生活帶來現金流,也是給小孩多一種人生的選擇。其實,峰仔當然希望自己的小孩能獨立創業,但就算不能,第二選擇也是繼續接我的家業,而不是當個為別人拚到65歲,之後再被丟棄的上班族。
上述1-3我都已經慢慢完成,第4點則是目前還在規劃與思考的。然而,最重要的,還是終生學習的習慣,這才是真正致勝的關鍵。
鏈接:【小店學堂】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