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從社區出來時,在門口的張大哥突然對我說:「那個年代的英文歌好聽!」
原來是他聽到我 iPhone 正在播放的《John Parr - St Elmo's Fire》(1985年電影《連結:七個畢業生》主題曲,此時的黛咪摩爾非常漂亮)。
《John Parr - St Elmo's Fire》
https://goo.gl/bJXz94
我們小聊了一下,張大哥他是民國54年生的,而從這首歌開始,我們聊了許多那年代的台中事。
首先談到的當然是音樂,雖然我是70-80年代的音樂愛好者,但我曾在網誌談到,其實應是每個人總覺得自己青少年時期的音樂是最好聽。
《最好聽的歌永遠來自青少年時》
mapleduh.pixnet.net/blog/post/46023200
接著聊到了民國64年他所就讀的私立明道中學是明星學校,一學期的學費要5000元(同時期其它的國中只要200元),這點倒是連我都不知道,因為我唸國中時,明道早已被衛道遠甩其後。
接著他又聊到了眷村孩子。確實,身為六年級生前段班的我,早知道眷村小孩的團結與打架風氣,只不過當年台中為人所熟知的眷村「陸光七村」「貿易三村」「貿易九村」……早已隨著物境遷移而不見,使得這個特殊的族群似乎也從慢慢從生活中消失了。
他也聊到了,當年各高中職打群架的風氣是現在很難想像的,包括他在台北求學時,目睹的台北多所高中職學校聯合打中國海專學生的故事,主因是那年代穿著類小馬哥風衣的中國海專學生十分囂張。
《海專與八大名校「決戰中華路」》
https://goo.gl/Sms6
接著他也聊到了,當年警察局的少年隊都是暴力刑求,青少年被抓進警局都被打得很慘,這段故事我倒是聽過不同的朋友聊過,只是後來隨著人權的進步,已經沒有聽到刑求的事。張大哥把如今那麼多囂張的青少年歸因於現在的警察太過溫順。
這個論點我聽了能理解,卻不是很認同,因為不論是哪個時代的青少年都很壞呀!舉例來說,他那年代的警察這麼壞,但愛打架鬧事的青少年還是一大堆,證明了警察局少年隊的存在,其實並沒有讓治安比較好。
接著我們聊到了跳舞,他那年代的台中舞廳我沒聽過,但我這年代台中最火的迪迪、天王星,他是有去過的。
《連結:我的少年時代-迪迪舞廳》
mapleduh.pixnet.net/blog/post/45881102
青少年過後,我們聊到了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
張大哥聊到,他學生時代錢就好賺到不行,去酒店當少爺,每天都3-4千元小費,賺得比公務員都還多上數倍。這我很理解,因為當我上大學前的暑假,在逢甲《豪門KTV》打工時,還能在這種小費浪潮的尾端撈到每天500元的小費,更何況他早我十年的酒店生涯。
我們又談到了房地產,我談到那年代賺錢很容易,房價很便宜,隨便一個打工仔靠薪水都能輕易買房,而且民國78年時,那時靠著房地產賺的錢還比現在多,舉例來說,那時候仲介沒有在算趴數的,都是在賺買賣差,常常是一間房子500萬進,600萬出,仲介賣間房就淨賺百萬。他點了點頭,談到他那時當代銷,二個月就能海撈350萬台幣。
張大哥話鋒一轉,談到現在的青少年都軟趴趴,出社會也都領低薪,我則提醒,其實是時代不一樣。現在的年代,並沒有給年輕人太多機會,他們畢業後不但揹負沉重學貸,就業後又要長期22K,出來創業又沒什麼機會。不像以前的年代,年輕人賺到盆滿缽滿的故事,都時時發生。
今天會跟張大哥聊得如此起勁,除了他那年代的事我都熟悉外,更重要的是,我覺得那是充滿希望的年代。
如果真要我形容的話,我會覺得那年代的台灣,可以稱為『江湖』,因為魚蟹都自在而肥美。但現在的台灣,我認為根本是個『死海』,死氣沉沉,大家都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其實我覺得,以財富來說,台灣的三四年級生是最幸運的,但以人生來說,五年級生是最精彩的,因為他們處於台灣經濟起飛的中段,青少年時期經歷了三四年級生所沒有的娛樂浪潮(樂團、舞廳、MTV、KTV……),而出社會後,又仍活在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
我曾不只一次幻想,想要回到五年級生的那個台灣,表面上是嚮往著美好的年代,但本質上,我跟多數人相同,追求的只是內心最根本的需求:希望。
所以,張大哥的江湖夢,說穿了,其實也是每個人的江湖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