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代真的不同了,我唸大學時還真的很少聽過「就學貸款」這回事,的確,隨著貧富差距擴大,愈來愈多學生必須靠就學貸款來完成學業,如果你問峰子說,借錢唸書好嗎?負債耶!峰子告訴你,為了唸書,為了脫離貧窮,打死也要借。
為什麼呢?首先,它是投資而非消費;其次,利率較低,因此相對報酬率高;最後,根據聯合國文教基金的研究,脫離貧窮最好的辦法還是「教育」一事。所以如果你不想窮一輩子,你不想你的小孩子跟你一樣窮,就借吧。
另外,我已經好幾年沒聽過如王永慶、高清愿等,小學沒畢業卻能賺大錢的故事了,時代不同了,還是先相信一下教育吧!即使它也不是絕對的,但現今社會的一般情況仍適用。
每年70萬人次申請就學貸款,莘莘學子借錢讀書 ◎夏幼文
今年考上國立大學研究所的陳淑芳,等到九月研究所開學時,她要向台灣銀行繼續申請就學貸款。從大學二年級開始,陳淑芳每學期申請就學貸款,她算算等到自己成為上班族之前,累積貸款的費用大約二十五萬元。像陳淑芳這種每學期都申請就學貸款的學生,根據教育部統計,每學期大約有三十五萬人次,而且過去四年來,人數一直在上揚。
家扶中心統計,該中心每年增加認養約一千五百名大專生中,扣除四成低收入戶家庭學生外,有五百名學生大概從高中起就開始申請就學貸款。「台灣愈來愈多的學生,從高中就開始負債。」家扶中心認為,許多家庭的貧窮是「代代相傳」,對收入不高的家庭的孩子來說,想要脫離貧窮的方法,就是讀完大學,找一個好工作,人生才有希望﹔就學貸款恐怕是他們求學時期的「惟一靠山」。
住在離島的陳淑芳,五歲時父親發生船難過世,母親獨自撫養四個孩子。為了養活四個孩子,陳媽媽穿的衣服多半是公所發放的宣傳用夾克或是T恤,曾經一人做多分工作:早上五點到市場賣素食材料,接著到幼稚園開娃娃車、到別人家當清潔工,假日還要開計程車,一切都是為了讓四個子女可以讀得起書。
孩子讀中小學時,因為都讀公立學校,負擔較輕,陳媽媽靠著兩、三萬的薪水可以供養孩子的學費﹔但是當孩子念到專科與大學後,陳媽媽就只能帶著陳淑芳到銀行辦理就學貸款。陳淑芳說:「我念的國立大學每學期學費大約兩萬五千元,銀行會全額補助﹔家裡其他兄弟姊妹讀的是私立大學與專科,每學期學費約在四萬多元左右,也全都是依賴就學貸款。」算一算,等到四個孩子全部大專畢業,陳媽媽共計背負約一百萬元的債務。
陳淑芳說,根據銀行的規定,畢業後一年才開始還款,所以如果他們繼續念書,媽媽就不會馬上遇到還錢的壓力﹔而且將來念完書找到工作後,自己有能力還清向銀行借的貸款。其實,陳淑芳在讀大學時就開始打工賺錢,當家教、在學校打工,每天控制自己只花費一百元,買給自己最貴的衣服是一件一千元的黑色毛衣﹔她將每年賺的一萬多元存起來,打算將來還給銀行。
貸款人數逐年上升
教育部規定,家庭年收入在一一四萬與一二○萬之間,就可以申請就學貸款。家庭年收入在一一四萬以下者,孩子畢業滿一年後開始還錢,但不用利息﹔家庭年收入一一四萬到一二○萬之間的子女,畢業後第一年每個月要還一半的利息。如果是一二○萬元以上申請就學貸款,而且家中有兩名高中生的家庭,則每個月要付全額利息。男生則是服完兵役第一年後開始還款。
這幾年,申請就學貸款的學生人數年年增加,但十年前、八十三學年度申請就學貸款的大專生,只有四萬人次。教育部說,後來放寬條件後,申請人數才激增。每個人每學期平均申請貸款的額度約在四萬元左右,念醫學院或是藝術學院的則借的錢比較多,有的學生一學期就要貸到十萬元。
教育部統計,九十學年度共有五十萬人次的大專生申請就學貸款,九十一學年度增加到五十八萬人次,九十二學年度則是跳升到六十八萬人次,九十三學年度上學期已經有三十五萬人次,教育部估計九十三學年度大概會有七十萬人次的大專生申請就學貸款,其中大多數是私立大專院校的學生,而「七十萬人次」應該已經達到飽和點。
目前可以接受申請就學貸款的共有台北富邦銀行、高雄銀行、土地銀行(只接受中正或中山大學的學生申請)以及台灣銀行等四家銀行,其中以台銀受理案件最多,平均每學期約有二十五萬人次。
家境不差照樣申請
台銀表示,其實有不少家庭並不缺錢讓孩子讀書,但是覺得既然符合貸款標準,就讓孩子去申請就學貸款,把省下來的錢放到銀行定存或做投資理財,等到孩子大學畢業後,再拿這筆錢去還銀行貸款。這種策略是很多家庭使用的方法,尤其是過去銀行定存利率高達七%、八%時,許多精打細算的媽媽都會讓孩子去申請就學貸款,所以申請就學貸款和清寒家庭其實不能畫上等號。
很多申請就學貸款的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現在準備考二技四技的丁瑋達,父母離婚,母親開小吃店來養三個孩子。丁瑋達念私立高中時就開始申請就學貸款,他說,就學貸款讓他有動力繼續念下去,否則他國中畢業就不打算再讀了。
四十歲出頭的丁媽媽並沒有想過利用現在最流行的現金卡幫丁瑋達繳學費,原因是現金卡的循環利率太高了,相較之下,學生利率已降到三%的就學貸款就划算多了。
銀行接受申請就學貸款的時間,是每年寒假的一月十五日到二月底,暑假則是從八月一日到九月底。台北富邦銀行近兩學期平均受理五萬件學生申請就學貸款,貸款總金額約一五○億元。承辦的黃科長表示,五年前申請就學貸款的總金額大約只有三十幾億元,但五年下來已經暴增突破百億元。
過去就學貸款利率高達七%,民國九十一年底陳總統還出面請中央銀行降低利率,讓學生讀書沒有壓力。但儘管現在已經降到三%,還是有學生畢業後還不起。黃科長說,對於逾期不還者,銀行會提醒這些年輕的學生們,一旦不還款就會留下信用不良的紀錄,將來不管是就業或是貸款都很困難。
家扶中心的蘇瓊華老師則說,其實有很多家境不好的家庭都很想申請就學貸款,但一想到將來孩子還不起錢會被銀行討債,甚至影響信用紀錄,就不敢申請了。根據統計,目前大學生每班大約有五到十位學生申請就學貸款,如果未來學費調漲、高學費時代來臨,銀行估計,很可能未來的大學生,每十人就會有五人是靠著就學貸款拿到畢業證書。
就學貸款申請資格
1.符合114萬元(含)以下中低收入家庭標準,就學及緩繳期間貸款利息由政府全額補貼,其後利息由借款人自行負擔。
2.家庭收入114~120萬元(含)者,就學及緩繳期間貸款利息由政府半額補貼,其後利息由借款人自行負擔,且應自貸款撥款日次月起每月繳付利息。半額利息由借款人自行負擔。
3.家庭年收入超過120萬元,且家中有2位子女就讀高中以上學校者,貸款利息不予補貼,且應自貸款撥款日次月起每月繳付利息。
4.各學校對於失業勞工子女就學或經濟上或其他特殊情況有困難的學生,一旦經學校認定有貸款必要者,學校可依照實際狀況給予從寬認定辦理就學貸款。
◎申貸應備文件
1.學生及保證人的身分證、印章(親簽也可)。
2.學生證(新生憑錄取通知單)及註冊繳費通知單。
3.最近3個月內戶籍謄本(含學生本人、父母或監護人、配偶及連帶保證人﹔如戶籍不同者,需分別檢附)。
◎償還方式及期限
1.貸款應於最後教育階段學業完成(或服完義務兵役或教育實習期滿)後1年之日開始,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但在職專班學生,應於學業完成後,開始清償。
2.償還期限為貸款1學期得於1年內以每月償還,以此類推(例如借8學期者,則借款金額會合併成1筆,分96期平均攤還)。
3.因故退學或休學未繼續升學者,應於退學或休學滿1年之日起開始償還。
4.出國留學,出國定居或出國就業者應一次償還。
資料來源□教育部高教司
為什麼呢?首先,它是投資而非消費;其次,利率較低,因此相對報酬率高;最後,根據聯合國文教基金的研究,脫離貧窮最好的辦法還是「教育」一事。所以如果你不想窮一輩子,你不想你的小孩子跟你一樣窮,就借吧。
另外,我已經好幾年沒聽過如王永慶、高清愿等,小學沒畢業卻能賺大錢的故事了,時代不同了,還是先相信一下教育吧!即使它也不是絕對的,但現今社會的一般情況仍適用。
每年70萬人次申請就學貸款,莘莘學子借錢讀書 ◎夏幼文
今年考上國立大學研究所的陳淑芳,等到九月研究所開學時,她要向台灣銀行繼續申請就學貸款。從大學二年級開始,陳淑芳每學期申請就學貸款,她算算等到自己成為上班族之前,累積貸款的費用大約二十五萬元。像陳淑芳這種每學期都申請就學貸款的學生,根據教育部統計,每學期大約有三十五萬人次,而且過去四年來,人數一直在上揚。
家扶中心統計,該中心每年增加認養約一千五百名大專生中,扣除四成低收入戶家庭學生外,有五百名學生大概從高中起就開始申請就學貸款。「台灣愈來愈多的學生,從高中就開始負債。」家扶中心認為,許多家庭的貧窮是「代代相傳」,對收入不高的家庭的孩子來說,想要脫離貧窮的方法,就是讀完大學,找一個好工作,人生才有希望﹔就學貸款恐怕是他們求學時期的「惟一靠山」。
住在離島的陳淑芳,五歲時父親發生船難過世,母親獨自撫養四個孩子。為了養活四個孩子,陳媽媽穿的衣服多半是公所發放的宣傳用夾克或是T恤,曾經一人做多分工作:早上五點到市場賣素食材料,接著到幼稚園開娃娃車、到別人家當清潔工,假日還要開計程車,一切都是為了讓四個子女可以讀得起書。
孩子讀中小學時,因為都讀公立學校,負擔較輕,陳媽媽靠著兩、三萬的薪水可以供養孩子的學費﹔但是當孩子念到專科與大學後,陳媽媽就只能帶著陳淑芳到銀行辦理就學貸款。陳淑芳說:「我念的國立大學每學期學費大約兩萬五千元,銀行會全額補助﹔家裡其他兄弟姊妹讀的是私立大學與專科,每學期學費約在四萬多元左右,也全都是依賴就學貸款。」算一算,等到四個孩子全部大專畢業,陳媽媽共計背負約一百萬元的債務。
陳淑芳說,根據銀行的規定,畢業後一年才開始還款,所以如果他們繼續念書,媽媽就不會馬上遇到還錢的壓力﹔而且將來念完書找到工作後,自己有能力還清向銀行借的貸款。其實,陳淑芳在讀大學時就開始打工賺錢,當家教、在學校打工,每天控制自己只花費一百元,買給自己最貴的衣服是一件一千元的黑色毛衣﹔她將每年賺的一萬多元存起來,打算將來還給銀行。
貸款人數逐年上升
教育部規定,家庭年收入在一一四萬與一二○萬之間,就可以申請就學貸款。家庭年收入在一一四萬以下者,孩子畢業滿一年後開始還錢,但不用利息﹔家庭年收入一一四萬到一二○萬之間的子女,畢業後第一年每個月要還一半的利息。如果是一二○萬元以上申請就學貸款,而且家中有兩名高中生的家庭,則每個月要付全額利息。男生則是服完兵役第一年後開始還款。
這幾年,申請就學貸款的學生人數年年增加,但十年前、八十三學年度申請就學貸款的大專生,只有四萬人次。教育部說,後來放寬條件後,申請人數才激增。每個人每學期平均申請貸款的額度約在四萬元左右,念醫學院或是藝術學院的則借的錢比較多,有的學生一學期就要貸到十萬元。
教育部統計,九十學年度共有五十萬人次的大專生申請就學貸款,九十一學年度增加到五十八萬人次,九十二學年度則是跳升到六十八萬人次,九十三學年度上學期已經有三十五萬人次,教育部估計九十三學年度大概會有七十萬人次的大專生申請就學貸款,其中大多數是私立大專院校的學生,而「七十萬人次」應該已經達到飽和點。
目前可以接受申請就學貸款的共有台北富邦銀行、高雄銀行、土地銀行(只接受中正或中山大學的學生申請)以及台灣銀行等四家銀行,其中以台銀受理案件最多,平均每學期約有二十五萬人次。
家境不差照樣申請
台銀表示,其實有不少家庭並不缺錢讓孩子讀書,但是覺得既然符合貸款標準,就讓孩子去申請就學貸款,把省下來的錢放到銀行定存或做投資理財,等到孩子大學畢業後,再拿這筆錢去還銀行貸款。這種策略是很多家庭使用的方法,尤其是過去銀行定存利率高達七%、八%時,許多精打細算的媽媽都會讓孩子去申請就學貸款,所以申請就學貸款和清寒家庭其實不能畫上等號。
很多申請就學貸款的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現在準備考二技四技的丁瑋達,父母離婚,母親開小吃店來養三個孩子。丁瑋達念私立高中時就開始申請就學貸款,他說,就學貸款讓他有動力繼續念下去,否則他國中畢業就不打算再讀了。
四十歲出頭的丁媽媽並沒有想過利用現在最流行的現金卡幫丁瑋達繳學費,原因是現金卡的循環利率太高了,相較之下,學生利率已降到三%的就學貸款就划算多了。
銀行接受申請就學貸款的時間,是每年寒假的一月十五日到二月底,暑假則是從八月一日到九月底。台北富邦銀行近兩學期平均受理五萬件學生申請就學貸款,貸款總金額約一五○億元。承辦的黃科長表示,五年前申請就學貸款的總金額大約只有三十幾億元,但五年下來已經暴增突破百億元。
過去就學貸款利率高達七%,民國九十一年底陳總統還出面請中央銀行降低利率,讓學生讀書沒有壓力。但儘管現在已經降到三%,還是有學生畢業後還不起。黃科長說,對於逾期不還者,銀行會提醒這些年輕的學生們,一旦不還款就會留下信用不良的紀錄,將來不管是就業或是貸款都很困難。
家扶中心的蘇瓊華老師則說,其實有很多家境不好的家庭都很想申請就學貸款,但一想到將來孩子還不起錢會被銀行討債,甚至影響信用紀錄,就不敢申請了。根據統計,目前大學生每班大約有五到十位學生申請就學貸款,如果未來學費調漲、高學費時代來臨,銀行估計,很可能未來的大學生,每十人就會有五人是靠著就學貸款拿到畢業證書。
就學貸款申請資格
1.符合114萬元(含)以下中低收入家庭標準,就學及緩繳期間貸款利息由政府全額補貼,其後利息由借款人自行負擔。
2.家庭收入114~120萬元(含)者,就學及緩繳期間貸款利息由政府半額補貼,其後利息由借款人自行負擔,且應自貸款撥款日次月起每月繳付利息。半額利息由借款人自行負擔。
3.家庭年收入超過120萬元,且家中有2位子女就讀高中以上學校者,貸款利息不予補貼,且應自貸款撥款日次月起每月繳付利息。
4.各學校對於失業勞工子女就學或經濟上或其他特殊情況有困難的學生,一旦經學校認定有貸款必要者,學校可依照實際狀況給予從寬認定辦理就學貸款。
◎申貸應備文件
1.學生及保證人的身分證、印章(親簽也可)。
2.學生證(新生憑錄取通知單)及註冊繳費通知單。
3.最近3個月內戶籍謄本(含學生本人、父母或監護人、配偶及連帶保證人﹔如戶籍不同者,需分別檢附)。
◎償還方式及期限
1.貸款應於最後教育階段學業完成(或服完義務兵役或教育實習期滿)後1年之日開始,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但在職專班學生,應於學業完成後,開始清償。
2.償還期限為貸款1學期得於1年內以每月償還,以此類推(例如借8學期者,則借款金額會合併成1筆,分96期平均攤還)。
3.因故退學或休學未繼續升學者,應於退學或休學滿1年之日起開始償還。
4.出國留學,出國定居或出國就業者應一次償還。
資料來源□教育部高教司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