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學前,除了玩,如何將這個暑假過得既輕鬆又有意義呢?「得到」App《矽谷來信》的主理人吳軍老師創作了這張清單,並為中學生列了一份推薦閱讀書單,供你參考。
1. 告別過去。如果說人生是一本書,一章翻過去了,就不會再回頭讀,但是在開始新的內容之前,總要有個總結,對過去的一些事總要有個了斷。
2. 表達感恩。在離開過去的生活之前,先要及時、明確地感謝那些幫助過你的人,特別是老師們,哪怕是一句簡單的問候。這件事要儘快做,因為離開高中上大學之後,有很多新的人要交往,很多新的事情要做,沒有時間完成「以後有機會感謝」這件事。一個不知道感恩的人,上帝是不會垂青他兩次的。
3. 明確戀人關係在未來的定位。如果在高中時有了男女朋友,或者是准男女朋友,將來何去何從要在上大學前就明確下來,這樣對彼此都不會有負擔。如果是單相思,沒有表白的,將來如果是在一個城市,趁早表白,得到回報自然好,得不到也就死心了,畢竟新生活馬上就要開始了。如果將來要各奔前程,不表白也罷,反正不可能將來用四年的時間去考驗一暑假髮展起來的感情。總之,不要一進大學,就背了感情的包袱。
4. 學習像成年人一樣行事和思考,要謹言慎行,講話時考慮對方的感受。教大家兩個辦法,一個是口袋裡放一個小瓶子,準備亂說話,尤其是不負責任的話的時候摸一摸小瓶子,這叫「守口如瓶」,是我的一位老師教我的;另一個是說話前先從一數到十。說氣話前做了任何一個類似動作,都會讓自己冷靜下來,會把很多氣話給咽回去。
5. 找一份工作實習。工作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實現從一個單純會讀書考試的學生,到一個能夠獨立生活的人的轉變。如果沒有機會參加實習,多少在社會上做一點事情,做義工也可以。最不濟,要自己準備好秋季上學時用的東西,這個過程家長只能配合,不要包辦。花一個暑假和社會全面接觸,不僅有助於未來在大學裡明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目標,也可以理解父母們的艱辛,以便將來更好地和他們溝通。
6. 幫助父母做家務事。這有三個好處,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學會幫助同宿舍的同學,以及對父母的感恩。我的一位同學,過去在家讀書時,點煤氣灶都不會,但是在離開家前的那一個暑假,她惡補了全部基本的生活技能,離開家讀書時,獨立性非常強。
7. 從老師和家長的讚譽聲中走出來,聽聽社會上各種不同的聲音。這些聲音,只有到社會上做些事情才聽得到。從青少年向青年轉變的年齡應該是在16-20歲,但是如果在高中錯過了成長的機會,最後一個暑假趕快惡補。這樣在大學到了新的環境里,就有可能成為班上同學中的實際領袖人物。
8. 去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玩一玩。這一次遊玩,我希望你更多地是到目的地了解風土人情,了解我們的國家和世界,了解不同地區不同人的多樣性。 這樣在進入大學後,就能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很大,人們的習慣也相差巨大,更容易學會彼此之間的寬容。
9. 讀一些書。我給你列了一張書單,挑選的標準是我認為中學生讀完之後在大學能夠進步比較快,而且我在挑選時,盡量不選太難懂的。連結:吳軍給中學生的書單
10. 在開學前兩周,準備一下英語的分班考試。很多大學入校之後英語是按照水平分班的,誰也不想被分到慢班吧。因此,最後兩周就不要有太多應酬,大吃大喝了,收收心,準備一下分班考試。
11.還有一件事是希望家長做的,就是儘早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孩子上了大學,就不要再把他們當孩子了,學會真正平等地和孩子們溝通。另外建議孩子即將離開家的家長,通過這個暑假在心理上準備好這種生活的變化,不要在孩子上學時煩他們。
12. 祝假期愉快!
羅輯思維 2017-07-01/吳軍 計算機科學家、暢銷書作家、矽谷風險投資人,還是把女兒培養進美國名校MIT的父親,在教育、成長問題上,他既是行動者,也是思想者。
【網友精彩留言】
- 那年夏天,印象最深刻的是和四個小夥伴的9天自由行,跨越4個省。那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旅行,從自己制定路線,到第一次買車票,第一次自己料理生活,第一次到警察局報案等等,依舊曆歷在目。 如果要有建議,我建議去做一件自己最想做,而一直沒有機會或者不敢做的事,因為很多事,錯過了那個年紀,也許再也不會去做,就算有機會,也不一定想做了。
- 我高中畢業後找了份包住的冷飲店打工。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自己賺錢自己生活。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如一周的零花錢。現實生活的殘酷教會了我大學的意義和賺錢的辛苦,且更能體會父母的不易。大學後期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是自己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