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上是我高中同學,東吳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唸研究所,畢業後則到 Intel 上班,而近年他回台,我們都會相約小聊,昨晚與阿上在西屯路《多拿之》喝茶,因許久未見,一聊就是四個小時,幾個人生觀點。
1、他當年在 Intel 當工程師,年薪約13萬美元,和老婆繳著約30%的稅率,他的主管年薪18萬美元,但後來還是離開 Intel 外出創業,原因是 Intel 太操,而且薪資在矽谷算中間偏下,這點我倒是有些意外,因為 Intel 的獲利很好。
2、阿上後來被聯發科的美國公司挖角,薪資比在 Intel 還高,不過他的家庭稅率也到了40%,重點是,工作很輕鬆,基本不加班。這點我也意外,因為鬼島的企業竟會像美國的企業,可見鬼島的企業到了美國,也都會乖乖地遵守當地法規。
3、阿上在美國的超市看到台灣《新×陽》的食品竟然沒有製造日期,他很意外,於是查了法規,發現加州的法規確實沒規定要打上製造日期(除了乳製品),雖然如此,多數企業因為社會責任,還是會打上製造日期,這讓人感覺台灣的企業只要看到有漏洞可鑽,基本就沒有底限。
4、我談到,美國真是人類的希望,在台灣我活到了四十歲,別說貧民要翻身,連中產翻身的都沒看過一個。連結:沒有台灣夢,但有美國夢
5、我談到去年和方宇所聊,方宇談到美國窮人也無法翻身,但中產翻身的很多。但阿上提醒,其實在美國,不只中產,連貧民都能翻身,他身邊就有幾個朋友原來在領救濟金的,現在都成了富豪。連結:為何台灣沒有美國夢
6、我很感慨,因為在美國,流浪漢都有機會成富豪,但在台灣,即使你努力到了台大,最後都有可能因為機會缺乏而成為拾荒的流浪漢。連結:王雪峰拾荒:「請不要為我哭泣」
7、十年前阿上在矽谷買的房子已由130萬美金翻了一倍,現在矽谷房價之高,他也買不起,因為次貸風暴後,首付至少要拉高到五成,也就是你買間200萬美金的房子,至少要準備100萬現金,但美國多數人的現金是不多的。
8、阿上說矽谷近年的房價高是因為大陸的資金炒作,我提醒,一半一半,矽谷本身房價高也有實業發展、產業聚落的原因,這道理類似新竹的房價也高。你說溫哥華、澳洲是大陸人的資金炒作我認同,但矽谷我認為經濟發展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9、承上,所以在美國,只有不到1%的城市房價因經濟而高不可攀(如紐約、矽谷),但在台灣,是所有的房地產都漲到年輕人買不起,所以美國的房地產是健康地反應了經濟成長,台灣的房地則是病態地反應了制度剝削。
10、美國的股市年化投報率為7%左右,但他說美國的房地產租金投報率更多,最高可達16%,再差也有 7%,我說這反應了,美國其它產業的投報率更高,大家才沒意願投資房地產,但鬼島百業蕭條,所以富人猛投資房地產,最後租金投報率只有3%。
11、美國大學生的學貸很重,畢業10年後基本都在還學貸,所以買房都要到35歲後了,我談到,鬼島的差別在於,現在的年輕人就算活到了60歲,也是買不起房。
12、我提到,他和好友 John 都是台灣科技業風潮下的受益者,那20年台灣有產業技術,所以很多科技業的相關從業人員都收入豐富,但未來台灣沒有任何新科技的基礎,所以鬼島年輕人在地主民代的剝制下,是不可能再有機會翻身的。連結:再來一次,我還是會到大陸闖闖
13、哈佛與台大的優秀學生在智商上不會差太多,但人生卻會差很多,哈佛畢業的學生,在美國能輕易創業致富,但在台灣就算你唸到台大了,還是低薪沒未來,而且一輩子買不起房子。
14、美國富人致富靠實業與投資,台灣富人致富靠房地產剝削年輕人。在台灣,空屋率已是亞洲第一,但全都鎖在富人的手上,1%的富人剝削方式為:有房的靠房貸來剝削,沒房的靠租金來剝削,這是世界所少見,華人獨有的社會制度。
15、美國的生活成本太高,特別是醫療,他朋友處理個甲溝炎(指甲插入肉中)需要500元美金,而退休後住入一般的養老院,每月至少要1萬美元。我很意外,因為美國有許多人的工資,一個月也不過2000-3000美元。
16、美國並不完美,除了醫療太貴外,槍枝泛濫也過於嚴重,以他所居住的矽谷高級社區來說,竟還發生黑人白天持槍進入印度人的住宅槍劫小孩慶生會的事。
17、阿上認為年輕時到美國讀書、創業是很棒的事,而退休後,則可以考慮治安好且生活成本低的地方,如紐西蘭,那裡的醫療成本也低,也沒有鬼島的黑心食品(會聊到這問題是我們有個朋友要終身洗腎,而台灣的洗腎率是世界第一)。
18、美國的教育成本高,他的小孩讀完大學四年預估要花掉20萬美金,但他不打算讓小孩以學貸方式處理,而偏向東方父母的方式來支助,否則小孩畢業後,將被學貸壓到有10年難有夢想。我談到,美國只是10年沒買房就敢談壓力?台灣除了學貸外,還有房貸、房租就剝削你一輩子,在非人的生活中,鬼島勝。
19、我贊成阿上幫小孩付學費的方式,主要原因是,主流論述雖然說華人教育方式有問題,但事實上,在加州的各族裔中,華人的平均收入是最高的,甚至勝過白人,這說明了,在相同的制度下,華人的教育制度會勝過歐美放任式的方式。
20、承上,我的觀察是,台灣人不如歐美有創造力的原因不是教育,而是土地制度的剝削,年輕人的錢都被地主民代剝削完了,哪裡還敢談夢想,而沒有夢想,就不可能有創造力。不過地主民代為了轉移焦點,於是將責任推給教育制度、年輕人不努力、年輕人愛花錢……
21、阿上覺得台灣的年輕人沒有夢,我提醒,不是台灣年輕人沒有夢,而是地主民代的剝削制度讓年輕人不敢有夢。我舉個更容易懂的例子,在朝鮮,年輕人也不可能有夢。台灣表面上像美國的民主制度,實質上卻更接近朝鮮的剝削制度。
22、阿上的夢想是年老後成立偏鄉小學,以教育扶助那些弱小的人。我突然發現,從美國回來的幾個朋友都在跟我談夢想,而台灣的朋友,中產階級談論著生活壓力太大,富人在談如何多買房子來剝削。結論是:美國人跟你談夢想,台灣人跟你談剝削(1%的富人談的是「剝削」,99%的民眾談的是「被剝削」)。
23、不論由統計或稅率來看,阿上的家庭收入在美國絕對算高收入,但與他聊天的過程中,他仍不斷談到退休金不足以致於自去年開始涉獵理財與法律相關書籍,對照於此,我感覺台灣多數人還沒意識到自己退休後,將要過著很辛苦的生活。
連結:沒有台灣夢,但有美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