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觀64】
種姓制度的前生來世
1、談到了印度種姓制度的分級,也談到了紀元前2000年,同樣是雅利安人的伊朗,一開始也是實行種姓制度,後來為何廢除?原因就在於環境不同。
2、公元前四世紀,柏拉圖《理想國》的原型,就是依種姓制度而來的,這有可能是波希戰爭中,希臘接觸到了波斯(今伊朗)的思想,而柏拉圖認為種姓制度有其合理性。
3、印度被分割成很多塊,無論外來政權如何征服他們,但始終沒有改變印度的種姓制度,即使現在種姓制度已在憲法中禁絕,但日常生活中還是根深蒂固的。
4、印度種姓制度下的婚姻狀況以及印度婚禮的介紹。
5、西遊記孫悟空的原型,來自印度的神「哈奴曼」。
6、原來宋鴻兵認為種姓制度存在,人才無法流動,印度就無法超越中國,但他到印度後,這觀念改了,因為城市的種姓制度的觀念慢慢消失了。
【鴻觀143】
印度種姓思想根深蒂固
1、其實先前宋鴻兵就有談了幾期關於印度的,但最新一期又談,而且談得還蠻精彩,我想這幾天就把這幾集也整理一下,做個系列。
2、這期談到印度的稅改、土地、勞工問題,但最後還是談到最關鍵的印度的社會構成,這部份影響經濟可能會比前面三者還巨大。
3、印度的種姓制度起源於3500年前的《雅利安人(Aryan)》入侵,但我最近才想到,這個雅利安人,其實跟希特勒強調的日耳曼是優秀的雅利安人是同一種族耶!但二者的外貌差異怎麼這麼大啊?呵呵。連結:雅利安人種
4、公元前6世紀,釋迦牟尼的出現、佛教的興起,就是對這種種姓制度的反動:同為雅利安人的第三階層吠舍(商人階層)不滿婆羅門(祭司階級)。
5、穆斯林的入侵,帶來了平等,當年的穆斯林遠比基督教更為先進,廣受印度教底層的歡迎。
6、16世紀的莫臥兒王朝信仰穆斯林的阿卡巴大帝,與印度教通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前盛。莫臥兒王朝,也是印度最後的一個王朝。
7、英國人征服印度後,原來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很感冒,但後來發現讓種姓思想鬥爭有利少數人的統治,就繼續維持。
8、法律上雖然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思想上還是根深蒂固,不過海外與城市的種姓思想比較淡薄。而且除了四個種姓制度外,還有其它3500多種的亞種姓差異。
9、談到了印度四個種姓與賤民階層所各自從事的工作以及婚姻狀況。15%的雅利安人擁有大部份財富,8億的賤民難以翻身。
10、哈佛和劍橋印度裔的教授設計的二個驚人實驗:兒童在不知身份時,表現優異,但一旦知道自己是低種姓時,表現馬上變得十分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