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什麼樣的人是失敗者?

昨天我們聊了劉潤老師提出的「增強迴路」的概念。一個系統一旦建立了一個增強迴路,那麼只需要極少的動作帶動一根長長的槓桿,就可以讓這個系統走上持續壯大的道路。但是有一個問題你想過沒有?這個效應也可以反過來用。壞的增強迴路,有的時候也會讓人迅速地跌進深淵。而且爬不出來。

先來問一個問題,這是吳伯凡老師在早年間的一篇文章里問的:什麼樣的人算是失敗者?

這個詞用中文表達的「失敗者」,好像很一般,用英文表達出來是「loser」,很扎心。因為那是持續的失敗,一眼看不到頭的,掙扎不出來的失敗狀態。尤其是在美國文化里,loser幾乎是最狠的罵人的話。

有一個例子。據說,美國政府曾經委託奧美公司製作一條公益廣告,想要告訴人們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剛開始,奧美公司設計出的廣告是告訴大家吸毒有多可怕、多邪惡。結果廣告播出之後,效果並不好。不吸毒的人覺得,這跟我有什麼關係?這是說教。跟毒品有接觸的人,反而覺得,毒品很邪惡,很酷。別忘了王爾德說的那句話:「所有的邪惡,都是有魅力的。」

那該怎麼辦呢?別忘了王爾德那句話還有下半句:「所有的邪惡,都是有魅力的。但是,只有當它被認為是庸俗、低能和失敗的時候,這種邪惡才不流行。」所以,後來奧美又拍了一條廣告。這一次,廣告把吸毒和失敗、失敗者——也就是他們經常說的「loser」聯繫在一起,吸毒者等於「loser」。結果廣告播出以後,立刻引起非常大的反響。美國人最在意這個詞了。loser幾乎觸到了所有人的神經。

但是問題來了,請問,到底什麼樣的人才是loser呢?如果你說失敗,幾乎每個人都失敗過。還有人雖敗猶榮,還有人屢敗屢戰,都不丟人啊。拿破崙不是說過嗎?在一場爭鬥當中,所謂的勝利,不過就是比對方晚失敗五分鐘。所以,顯然不能說誰遭遇過失敗,誰就是loser。只要是生命還沒有終止,你就不能斷言這個人沒有勝利的機會。甚至一敗再敗絕對沒有勝過的人,都不見得符合loser的特點。

所以,我們所說的loser,不僅外在表現,他是個失敗者,而且他的內心也是一個失敗者。所以,這個問題其實問的是:什麼才是失敗者的心理邏輯?什麼樣的心智模式導致一個人永遠也不可能成功?

什麼模式啊?吳伯凡老師舉了一個甘地的例子。

印度的聖雄甘地辦過一份雜誌,經常會收到讀者來信。有一次接到一位女士來信:「現在有一個男子向我求婚,他們家很有錢,他也對我窮追不捨,我現在猶豫該不該接受他的求婚。」

甘地說:「這很簡單。如果他邀請你到他們家裡或者請你吃飯的時候,你要特別留意,他怎麼對待他們家的僕人,或者他在餐廳里是如何對待服務員的。因為這些人在他面前是沒有任何還手之力的人。如果他還是彬彬有禮,他對他們還是很尊重的話,你就嫁給他;反之,你就不要嫁給他。今天,他對你很尊重,他對你窮追不捨,是因為你的美貌,是因為他有求於你。」

 

這個例子其實揭開了一個人間的秘密。

一個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標的時候,無論是表現神勇,還是表現笨拙,都不是真實的自己。要觀察他真實的心智模式,你得看他在面對和目標無關的、尤其是弱勢的人的時候的表現。

《菜根譚》里說:「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惡;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這裡的小人,指的是社會地位遠遠不如自己的人,你面對他們的時候,想要做到嚴格不難,難在對他們不惡。

為什麼呢?因為有一個「增強迴路」在我們心裡起作用。

你看,每個人在面對壓力和挫敗的時候,內心都難免焦慮。問題在於你怎麼處理這些焦慮?一部分人的辦法是,提高自己的水平啊,把壓力克服掉就是了。看起來簡單吧?但是請注意,這並不會啟動「增強迴路」。面對每一次挫敗,我們都要回到自己內心尋找勇氣和耐力,都要損耗心理能量的。所以,真能每次都這麼做這麼想的人,其實非常了不起。

那還有一條路呢?就簡單了。那是典型的「增強迴路」。

這種思維方式簡單概括就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否定問題。我失敗,我無能,我卑微,我又沒辦法改變,那咋辦?想辦法把其他人解釋的和我一樣,不就行了嗎?只要能在其他人身上找到一樣的失敗、無能和卑微,我的問題就被否定掉了啊。世界重新又安好了。

找到別人的問題當然不難。一旦找到,心裡馬上就有一種釋然的感覺。小小的快感誕生了。請注意這個快感,一個增強迴路也就因此啟動了。有了快感,你就會不自覺加大劑量,尋找更強的快感。

剛開始是否定別人。大家喜歡那個人,是因為他善於拍馬屁。那個人有錢,肯定是因為通過不正當手段啊。那個人長得好看,恩,一定是頭腦淺薄。

那再加大劑量呢?就是攻擊別人。在網上,你肯定看到過形形色色的鍵盤俠。

為什麼他們這麼有勇氣呢?在網路的虛擬環境,會讓人進入一個幻覺,就是不用面臨任何危險、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在《魔鬼詞典》里,對勇氣有一個定義:勇氣是男人們在沒有危險的時候,最願意表現的精神氣質。還有一句俏皮話說的是,一隻老鼠敢於挑戰貓,一定是因為它背後有一個洞。

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在網上惡狠狠地攻擊他人,不管他攻擊的是誰,也不論他講的是不是有幾分道理,只要他的用詞是激烈的,情緒是亢奮的,感嘆號用的是頻繁的,那很可能這就是一個loser。為啥呢?因為這個情緒本身,就是他在不用負責任的情況下,表現出來的那個「快感增強迴路」轟隆隆轉動出來的狀態。他生來不見得是壞人,但是因為長期享受快感,不斷增大劑量,最終無力擺脫。他既然用這種方法解決自己的焦慮,他還能有什麼力氣通過改善自己,獲得成功,應對自己的焦慮呢?

你可能會說,情緒這個東西誰都有,誰都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不要說的那麼嚴重。

還真不是。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一個母親,輔導孩子作業,孩子很笨,母親氣急敗壞對他大吼大叫,這個很常見吧?你能說這個母親對孩子有什麼惡意嗎?當然不是,這就是情緒失控。其實不然。你就想一個情況,如果這個時候,孩子的班主任突然給這個母親打來一個電話,母親接電話的時候還會繼續情緒失控嗎?不會。你放心,她會立刻重整心情,換一個笑臉,儘可能給班主任一個好印象。

對,這轉瞬間就能發生的事情,你怎麼能說情緒不受控制呢?說一句誅心的話,還不是因為母親在孩子面前,絕對強勢,沒有風險,可以任意收獲攻擊對方帶來的快感嗎?

想明白這一點,其實有助於我們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生活中對弱勢的人,在網路上對陌生人任意攻擊,真的是在傷害別人嗎?不是。最直接的效用,其實是給自己製造了一點點快感,解脫了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一點點責任,更重要的是,啟動了一個不斷強化的增強迴路。越來越靠這種快感,來紓解焦慮,心理重歸平衡,當劑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就解脫不出來了。那個時候,我們就只能承認,自己從裡到外都是一個loser了。

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是為了讓我們成為一個好脾氣的人,而是為了讓我們成為一個對壞的增強迴路有警惕的人。

【出處】羅輯思維 2019-07-04

【峰語】鍵盤俠通常是 Loser/2020-02-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