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加盟商年賺100萬,員工全款買房!喜姐掀起“連鎖新變局”…
出處:餐企老板內參 2023-04-20

 

1  第一季度再簽700+店  狂飆的喜姐,進擊的炸串

2600+門店的喜姐炸串,還在狂飆。

2023年第一季度,喜姐又新簽約700+家店,而且,這其中有30%的加盟商開2店及以上,最高紀錄是1個加盟商開出25家店。

持續開店的信心,來自餐飲行業整體的復蘇,也來自喜姐疫情期間的逆流而上:截至2022年底,在全國擁有2個自營工廠,3個大區,13大分公司以及13個分倉。員工人數達到426人,已開門店年度營業額達到16.5億。

不僅如此,門店端屢創新高的經營數據也讓人振奮:杭州某店,今年1月份做到了642307元營收,2、3月份也保持在50萬+的數據。

此外,不滿足於現狀、不斷叠代的喜姐,新店型4月21日於南京丹鳳街店正式開業:增加炸雞、卷餅等超級性價比的飽腹性產品,讓小小的炸串店,去滿足80%客戶的80%需求,消滅掉一天中的門店“淡季”。

真正做到不挑位置、不吃流量,成為覆蓋全時段、全人群、全價格、全場景的超級單店模型。試營業期間,在不上外賣、不做活動的情況下,裸跑出單日實收7015.75元的傲人成績。

1 傲人成绩.jpg

 

這個穿越了疫情三年周期的品牌,不僅在時間的洪流中證實了模式的抗風險力,更是隨著連鎖化的加速,不斷探索更符合時代的新型加盟關係。

喜姐只是逆流而上的品牌之一。事實上,從2018年到2022年,中國餐飲市場連鎖化率從12%提升到19%,其中小吃快餐穩居第一,占比超過51%。

連鎖化加速,萬店時代正在來臨,也悄然改變中國餐飲。

最明顯的變化是:傳統的“主僕”關系不再,品牌和加盟商、甚至品牌和員工之間進入“專業考量”階段,“共同創富”才是這個格局下的重點。

在一個健康的生態下,加盟商和員工,既是萬店連鎖的建設者,也是萬店連鎖的受益者。

這一點,喜姐正在身體力行地探索中。

 

 

2  讓1000名加盟商年賺100萬  喜姐要做“陪跑”教練

經歷的3年重創後,餐飲企業在拓店問題上越發理性,不再一味追求數量,由攻轉守成為普遍趨勢。這一點,喜姐炸串早已布局,創始人王寬告訴內參君:基於現有的加盟商團隊,接下來品牌的重點更多是“陪跑”,通過一系列扶持,吸引專業加盟商,同時培養專業加盟商。

2 专业加盟商.jpg

 

舉個例子來說,某連鎖品牌福建區域的加盟商戴建港,也開始參與喜姐炸串的加盟事業,而且一年時間內開出了十幾家店,速度很快。這主要是源於他有成熟的管理團隊、豐富的連鎖管理經驗,以及“眼光毒辣”的項目挑選經驗。

戴建港原本就是“專業加盟商”,因看好喜姐炸串而投身其中,屬於“相互奔赴”。而王寬的目標,則是幫助單店小老板做“職業規劃”,培養更多“專業加盟商”。

再如廣東東莞地區的加盟商張榮,在連續創業失敗後,2020年開始加入喜姐團隊,現在已開出門店11家,簽約門店25家,年利潤200多萬。不僅摘掉“連續創業失敗”的帽子,更是組建了屬於自己的組織團隊。

目前,喜姐平均1個加盟商開出1.66家門店,現在共有1000個加盟商。在研究了絕味鴨脖、蜜雪冰城的加盟商占比後,王寬發現,連鎖“帝國品牌”大多是1個加盟商開3個門店,1:3是良性的黃金比例。

喜姐的目標是,五年內開出1萬家店。那麽意味著,將有3000名左右加盟商屆時與品牌一同迎接萬店的突圍。

假設門店平均是20-30㎡,按照現有的營收情況來看,一個單店可實現全年營收120萬,凈利潤20萬。未來的1000名加盟商中,70%的人開出5-6家門店,可實現年賺100萬的目標;20%的人開10家店,可實現年賺200萬的目標;而“塔尖”10%的人開20家店,甚至可以實現年賺300-400萬的目標。

3 实现年赚300-400万的目标.jpg

 

“開一家店和開10家、20家是完全不同的狀態。如果說前者還像個夫妻創業小項目,後者則完全是一個成熟的餐飲公司了。在喜姐的這顆大樹下,我們希望每個加盟商都能搭建起自己的團隊,並給社會、給他們的員工創造更多價值。”王寬坦言。

同時,喜姐總部也會從加盟政策、店鋪開發、營運幫扶等方面,扶持優秀的加盟商。“並不是簡單的放出加盟,而是尋找、培養長期的合作夥伴。公司的目標也不只是為了讓加盟商賺夠錢,更重要的是,打造受人尊敬的事業和團隊。”

對此,嘉禦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衛哲評價道:創業者能夠找到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品牌,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喜姐的目標,是百城萬店的連鎖,這是創始團隊的夢想,也和加盟商息息相關。如果公司沒有開萬店的計劃,只停留在2000家門店,那麽加盟商也沒有機會去開20個店、30個店。

 

 

3  讓20名員工財富自由  100名員工全款買房

共富時代,喜姐炸串考慮的不只是加盟商,還有員工。

王寬曾經說過:餐飲品牌的壁壘,最核心的就是組織力。很多品牌能夠抓住風口快速做起來,但做不長久,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重視組織力。而喜姐有一個重要的發展原則,就是“組織優先戰略”。依靠專業團隊和人才,為供應鏈、數字化運營、市場賦能。

比如負責信息化系統建設的負責人是原海底撈信息化總監。大區總監、供應鏈總監、市場總監分別來自蜜雪冰城、吉祥餛飩、金拱門……專業人才匯聚,成本雖然高,但王寬舍得“下血本”。

除了“用人”,“留人”也顯得格外重要。畢竟,在商場制勝,武器就是技術,鐵軍則是組織力。而喜姐的留人方式也較為獨特:不只是給予員工一個工作崗位,更用“期權”激勵優秀人才,和品牌一起成長共富。

王寬對比了現有上市公司的店鋪數和市值後推測:未來喜姐炸串發展至10000 家店,將是 200-300 億市值。

4 市值.jpg

 

這個數據並非空穴來風:餐飲行業供應鏈平均凈利率為15%,假設喜姐炸串取最低值10%來算,10000家門店✖60萬供應額/店/年✖10%凈利潤,公司的年凈利潤為6億元。按照PE“30-50-70 倍”來換算,喜姐炸串的市值約為:180-300-400 億。

200 億市值時,期權池價值 20 億。王寬做了個一個大膽的舉動——在內部開展期權激勵,拿出10%,也就是1000萬股,分給公司 100 個員工,平均每人 2000 萬。

這其中包含各職能副總、營運總監、各部門總監、各分公司經理等,按崗位、貢獻分配。據悉,目前已經有 50 多名員工拿到了期權,未來 2-3 年,還會有 50 人陸續拿到。

5.jpg

 

張熙韜是喜姐炸串的信息化系統建設負責人。他曾經在海底撈僅有50家店時入職,“當時還用紙筆記賬,完全沒有信息化,我帶著110人的隊伍從0開始,做了6年多,算是全程見證了海底撈整個信息化的建設過程。”

在海底撈1500家店時,張熙韜離職來到喜姐炸串。他看好喜姐穿越疫情周期的強大生命力,以及可以實現財富自由的期權。“做高級打工人,無論賺多少錢依舊是打工人。不如把財富自由的可能性掌握在自己手里,成為一份事業的合夥人。”

 

 

小結

在最新公布的“2022年品牌連鎖門店數占餐飲大盤門店數比例”中,5000-10000家門店區間的漲幅最高,同比增長45%,且以休閒餐飲為主。

一切信號都是向好。而在小吃賽道,疫情寒冬中上演“超跑”配速、2年2000家店並連獲2輪共計3.7億融資的喜姐,早已布局完善,並在賽道爆發前夜搶跑!按照喜姐目前的年漲幅來看,5000家店的目標將在3年內實現,而5000-10000家店的過程,必將如同“滾雪球”一樣,實現量和質的雙向飛躍。

而那一天,將有1000個加盟商年賺百萬,至少100個員工全款買房,至少20名員工實現“財富自由”。

至於再往後會怎樣?王寬笑著回答:5 年後,公司再拿出 5%股份,分給下一波 10000-20000 家店、市值 200-400 億的戰士。 

 

出處:餐企老板內參 2023-04-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