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讨论话题:钻石真的是21世纪全球最精彩的营销骗局吗?真的没有价值?
商业真灼见:钻石真的没价值?


回答1:(来自 知友Warren,钻石贸易商)
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的钻石贸易商,我想说的是,天然钻石作为石头,它的工业用处实在是越来越少,可以说,如果没有戴比尔斯,天然钻石不会有今天。

钻石按功用分有工业钻和首饰钻,按来源分有天然和人造两种。一般老百姓一讲钻石指的都是天然首饰钻。最早人们发现钻石并没有觉得特殊,只是觉得硬度指标这个特性可以在工业上有点用处,于是玻璃刀,拉丝模等金刚石制品被应用到一些领域中。可是1955年GE通过高温高压获得人造金刚石的技术后,天然金刚石的最后一点工业价值也失去了。现在除非是一些高规格高精度工艺需要,天然金刚石没有特别大的用处。因为人造的成本越来越低。我国在人造金刚石原材料方面占了全球的90%左右。

不过戴比尔斯跳出来了,告诉你女人离不开钻石,钻石稀有,璀璨,拥有不可限量的价值,一颗钻石成就一段人生,一块破石头就是婚姻的见证。戴比尔斯在钻石文化上做的一些努力可以去百度,实在是太多了。

从业者会告诉你,钻石会保值,升值。刚才讲过了,钻石除了工业上最后一丁点用处,没有任何价值,现在炒到这个价格,是因为戴比尔斯等最上游对行业绝对的控制。天然钻石是很特殊的行业,是属于供应端为主的行业。戴比尔斯从建立之初就创造了很多概念,告诉你钻石有价值,他们怎么控制呢?这个世界超过一半多的钻石矿是属于戴比尔斯的,在早些年间,戴比尔斯所占的更多,甚至超过90%。是钻石出货的绝对控制者,戴比尔斯们只要稍微收缩一下出货量,市面上的钻石价格就升高了。

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是戴比尔斯们向下游从业者分配货物的站点,早年没有实力,在安特卫普是拿不到好货的,现在也是这样,只不过好一些,因为俄罗斯白熊进来了,戴比尔斯们做梦也没想过,西伯利亚那个破地方钻石储量这么大,而且品级很高。这就直接破坏了戴比尔斯的模式。所以近几十年,戴比尔斯们也在做出改变,调整以前那种控制上游,有矿就收购的方式,转而面向消费端,也开始建立自己的钻石品牌。但是整体来说,上游还是被控制着,甭管世界上钻石储量有多大,消费者永远都不可能拿到低价钻。

就算价格会涨,但是钻石因为以下致命的先天缺点,不肯能像黄金一样变成有规模的交易市场,随时套现。


回答2:(来自 知友甘震)
你可以说这是“骗局”,但不能说没有“价值”。无论你是相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还是奥派的“主观价值论”,钻石都是有“价值”的。如果要说“骗局”,黄金也是“骗局”,不过是Au元素;蒙娜丽莎也是骗局,不过是一副油画,连钱都是骗局,不过是纸和棉。即使黄金、货币这些一般等价物,价值也并不固定,会有涨跌,会有通货紧缩通货膨胀,而且并是不简单的量增多少价值就降多少,很多时候取决于人对其未来“价值”的预期。“价值”不仅仅是经济学问题,也是心理学、社会学的问题。

何况,你不能说审美和炫耀不是一种“效用”。“效用”是难以衡量的,需要通过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来解释。经济当事人通过交换实现了需求的满足,怎么能说没有“效用”?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角度来说,一件东西要有价值,除了效用之外,还必须稀少,因其数量有限以致它的得、失成为物主快乐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钻石是完全符合有“价值”的要求。

至于说"控制供应",石油也的产量也被欧佩克“控制”的。这也确实会“控制”到价值。


回答3:(来之 知友黄靖昀)
1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谈,价值的评判是主观的,可以人为扭曲的。谈钻石有没有价值,不能从它的化学属性来谈,而应从使用它在社会中所彰显的财富地位来谈。

2钻石的风行,最初确实是犹太商人的一个营销伎俩,通过广告将“恒久的幸福”与“拥有钻石”联袂在一起,不知不觉就植入了人的内心。


3钻石,放在灯光下显得熠熠生辉,这种物理属性非常有助于钻石的销售,让爱美的女性难以割舍,同时经过钻石行业广告的发酵,最后购买钻戒成了婚姻仪式中必需的道具。

4钻石本身的稀缺属性。作为碳元素的一种形态,其产量被一家公司垄断,更是推高了钻石的价值。


网易 2013-04-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