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純潔”的佛教是不可能的,即便一時可能,也不可能延續下去。

哈耶克在這個問題上給出過一個非常精闢的見解:“在過去兩千年的宗教創始人中,有許多是反對財產和家庭的。但是,只有那些贊成財產和家庭的宗教延續了下來。”

越是深邃的思想越難抵禦現實主義的狂潮。追求真理還是迎合大眾,這兩者之間很難取得一個妥善的平衡。

我們就看同在盛唐時代的兩位高僧——

唐僧的佛學修養堪稱舉世無雙,從小就下過苦功,成年以後又有一段豐富的留學經歷,精通梵文,主持譯經無數,而唐僧的唯識宗玄理精妙,充滿著複雜的邏輯思辨和概念辨析,就算用最通俗的語言介紹出來,也足以讓本科以上的讀者大呼頭痛,結果,唯識宗很快就無聲無息了。

而慧能處處和唐僧相反:

唐僧是第一流的高知,慧能卻是第一流的文盲;

唐僧精通梵文,慧能卻連漢語也沒多高的水準;

唐僧是海龜,慧能是土鼈;

唐僧精通當時一切宗派的經典與教義,慧能只聽人念過很少的幾部經書而已;

唐僧搞的是最複雜的東西,慧能提供了最簡捷的成佛法門;

唐僧的佛學研究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慧能走的是大眾路線,把佛學的概念與理論任意解釋。

結果,慧能禪宗發揚光大,以至於後來“禪”幾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詞。

學術和大眾永遠是一對天敵。大眾需要斬釘截鐵的結論,不需要審慎的論證過程;需要那些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不需要那些雖然真實卻不為人所喜的東西;渴望速成的捷徑,不喜歡下功夫、花力氣;喜歡簡單接受,不喜歡深入思考。

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市場是無情的,唐僧失敗了,慧能成功了。

 

 

羅輯思維 2015-05-21/熊逸



在《思辨的禪趣》裏,熊逸還說了幾句意味深長的話:

1、教義的天敵往往就是它自己的信眾。

2、幾乎任何一種信仰,一旦走入大眾,都只會變作同一個樣子:儀式化的偶像崇拜和一廂情願的消災祈福。

3、幾乎任何一種思想,一旦走入專制權力,也只會變作同一個樣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