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生了阿亮溺水的事《連結:阿亮過世》,老婆問我:『如果看到人家溺水,你會下水救他嗎?』
我回答,我不會下水,因為依經驗來說,即使水性良好的人,也常被溺水者拖入水中而溺斃,從而造成更大的悲劇,但我會在岸上儘可能地施救,例如找竹竿、丟浮板給對方。不過,如果溺水者是我的家人,而現場又無法從岸上施救,那我會下水。
這不僅出於感性,也出於理性。主因就是,我不願明知有機會下水救家人,卻沒有行動而終身悔恨。更重要的是,我本身並沒有很畏懼死亡,相反地,我很畏懼『活在悔恨中』。所以在「光榮地死」與「苟且的活」這二者中,在我個人的理性裡,會選擇光榮地死。
我知道這似乎不太符合社會主流觀點,因為現今社會告訴你『生命』高於一切,但我認同的是『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而對於我來說,生命的價值(人生的意義)就是要活得快樂,活得沒有悔恨。
所以針對老婆的問題,我的答案是:『如果看到人家溺水,我會盡全力施救,但不會下水,但若是家人溺水,在岸上又無法施救,那我會下水。』人家與家人,對我而言,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啊~
連結:峰仔的二性觀點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