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etImage  

原以為《思考的藝術》會是今年看過最好的書,沒想到大哥介紹的這本,由 Peter Thiel 所寫的《從零到壹》更為出色。

峰仔本身看書比較久,除了會劃重點與標注心得外,另外就是對於書中許多觀點我常會停下來思考。此外,我通常還會看第二遍,因為此時仍常有些新的想法出現。我認為在這樣「精讀 + 停頓思考」的狀況下,才有辦法從一本書獲得最多,思考也能提升最多。

所以當我聽到有人一年能看三、四百本書(也就是扣除睡覺、工作、玩樂的時間後,平均一天能看一本書),我會認為這樣的速讀容易淪為讀淺層的資訊,較難內化成自己的系統知識,雖然能提出很多別人的觀點,卻不一定有自己的見識。

以李敖為例,和這類學者談事時,你會發現即使道理再對,也辯不贏他,因為他總能引經據典講得你啞口無言,不過若再觀察深入一些,會發現李敖雖然很有學識,卻似乎無法解決問題,所以倒底是大師?還是學痞?這有賴個人的價值判斷。

再往遠古推去,較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戰國時代的趙奢趙括父子,趙王以通曉兵書、能言善道的趙括代替不善言辭的廉頗,終於鑄成大錯,以致長平之戰被白起坑殺了四十萬的趙軍。相反地,韓信也是熟讀兵書,但會有自己的思考,所以能打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經典戰役。所以,除了要多讀書外,更重要的,是要能思考,以免落入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此外,也要避免被那些能言善道的人所矇蔽。

結論是,下次再有人跟你說他一年能唸三、四百本書時,也能談得頭頭是道時,千萬別因此被唬弄住,重點還是要看他是否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做成過那些事。

博客來鏈接:從0到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